雄安新區發展一年多,爲何不見大動作?

2017年4月1日,對河北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地區進行託管,設立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雄安新區發展一年多,為何不見大動作?

消息對外發布後,首當其衝的就是各地的炒房團殺入雄安,但這一次他們打錯了算盤。2017年4月6日,官方發佈:要嚴格控制雄安新區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用“合理的速度開發”雄安新區,雄安新區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和非法建造應被禁止。

同時,全國工商總局對外發布《關於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對於"雄安"字樣在企業名稱核准將被特殊保護。

隨後好消息陸續頻發,雄安新區啟動區30平方公里規劃設計面向全球招標;北京四中、宣武醫院落戶雄安;騰訊、阿里巴巴、京東入駐雄安。

雄安新區發展一年多,為何不見大動作?

2017年年底,北京語言大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平面媒體中心發佈“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中,“雄安新區”排名十大流行語第四位。

根據百度搜索趨勢分析來看,全國關注雄安新區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為:北京、保定、石家莊、上海、天津、深圳、杭州、廣州、鄭州和成都。

而對於雄安新區的關注話題中,“雄安新區規劃”和“雄安新區房價”成為了最受關注的兩個話題。

網絡上颳起了雄安新區的旋風,甚至有網友調侃道:相親就直接亮出雄安戶口,百分百成功。

而據百度搜索趨勢顯示,這一網絡熱搜現象,自2017年10月開始下降。

雄安新區發展一年多,為何不見大動作?

發展一年多 為何不見大動作?

然後一年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除了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建設啟用之外,似乎雄安還沒真正啟動大規模建設。這是為什麼呢?

雄安新區發展一年多,為何不見大動作?

對此,雄安新區規劃設計專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尹稚的一番演講給出的答案。

並不是在一個天時地利人和最好的時間成立的

深圳特區的崛起,其發展的深層次背景來源於我國打開國門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把我國被壓抑了幾十年的經濟動能在瞬間釋放出來,所以它是順勢而上。

浦東新區的崛起,當時正是我國經濟國際形勢最好的時代,內部體制機制也是最活躍的時代。1992年批覆設立上海浦東新區;1995年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決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2009年撤銷上海市南匯區,將其行政區域併入上海市浦東新區。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

以上兩個年代都與現在有很大區別,這兩年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一直在下行,傳統上我們所依賴的拉動宏觀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基本上已經全面走下坡,特別這次貿易戰開打以後。這個情況還會進一步的嚴峻,跟當年相比,國家也好,基層民眾也好,對環境質量的訴求也是水漲船高。跟當年的這些大型新城新區來比的話,雄安新區並不是在一個天時地利人和最好的時間設立的。

雄安新區發展一年多,為何不見大動作?

本體條件比較差

發展一年沒有大的動作,還有一個根本原因在於:雄安新區的本體條件比較差。

從交通上來講這塊土地並不在以往規劃的,國家級的大型交通網絡的節點上。所有大國鐵的運營網絡的調整,高速路的體系的調整,以及跟北京天津保定石家莊之間的這種大運量交通的聯繫的建立,很多是要另闢新徑的。要有全新的選址全新的技術工程的建設,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同樣這塊選址,確實沒有佔農田。但是凡是在河北省生活的人都知道,白洋淀周邊只要那塊地不是每年被淹,老百姓一定會去耕種它。三五年淹一次,只要一年的作物,本錢就能掙回來。這塊地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去耕種它?因為這塊地非常低窪,對於常年洪水位,低8到9米。

雄安新區發展一年多,為何不見大動作?

大規模開發前要率先做的三件事情

從建設時序上來講,雄安新區不會像幹新城那樣,打個格子,把土地出讓了,然後大家就蜂擁而上。從它的時序上來看,恐怕在未來的一兩年之內,有三件事會先於大規模的城市開發和建設要做的。分別是:交通網絡的重組和重建、環境治理和北京功能的疏解。

這些問題其實涉及到了雄安新區建設過程當中更為深層次的問題,它不是一場簡單的新城建設,更不是一場以地謀財的房地產開發,這裡面涉及到了我們前三四十年改革開放過程當中積累下來的非常多的體制機制矛盾的突破,和進一步深度的求解。

雄安新區的未來

雄安新區的未來還是值得期待的。雄安新區會執行中國有史以來最嚴格的綠色建築標準;雄安新區將打造智慧城市。未來雄安新區會進入一個實時化的按城市網格來報每天的各種五花八門的物理指標、化學指標,實現一個高密度細顆粒度的環境監測和監控。同時,這裡將成為一個高強度的能源物聯網的社區。從個人的基本的健康管理,到購物習慣,到方方面面,它可以使市場跟個人之間建立起一種精準的需求識別和精準化的有效供給之間的關係。那麼對於政府而言,也可以從基層社區治理,一直到大中城市治理模式的轉變當中,得到更多的技術支撐。

現在的目標分兩個階段,一個是以2035年為一個節點,一個是2050年,這跟國家藍圖的報告是完全一致的。到2035年,核心區板塊兒是一百平方公里,加上外圍板塊,一共是三百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會基本形成。

所以,既然是千年大計,就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東西,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東西,不是一個獻禮工程。它是一個逐漸要耐心,同時要有決心。因為乾的事都是改革進入深水區以後的事情,既要有耐心又要決心,要有定力。才能夠最終把雄安這個事情幹成。

(部分內容來自雄安新區規劃設計專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尹稚演講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