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力量共繪教育藍圖 北岸東埔鎮多措並舉打造教育強鎮

匯聚力量共繪教育藍圖 北岸東埔鎮多措並舉打造教育強鎮

發放獎教助學金

匯聚力量共繪教育藍圖 北岸東埔鎮多措並舉打造教育強鎮

調研梯吳學校操場建設

嶄新的課桌椅,寬敞明亮的教室,塑膠跑道的操場……如今,走進東埔鎮的各所學校時,呈現人們面前的是全新的景象。 近年來,北岸東埔鎮黨委政府把教育作為首要民生工程來抓,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加大教育經費投入,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全鎮教育事業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勢。

齊聚力量 改善辦學條件

近日,記者走進西山小學,只見大門旁一座嶄新的綜合樓特別顯眼,恰逢放學時間,家長們正在門口等待著接孩子。

據西山小學校長李凡介紹,為了改善農村教學環境,2016年下半年,社區公益基金會投入300萬元建起這棟綜合樓。綜合樓一樓是青少年活動室、電腦室、幼兒園教室和停車場,二樓配套建社區衛生所和健身房,三樓、四樓為教師宿舍。五樓設會議室和學生室內體育室。西山社區還給學校統一購買並安裝浴霸、熱水器、抽油煙機、實木床等,用實實在在的行動來關愛農村教師。

校園的“全面升級”,不僅讓師生受益,對提升學校教學質量也有著直觀的效應。李凡表示,自從教學樓和綜合樓新建後,改變了之前老是僅憑黑板和粉筆上課的模式。如今,老師們運用多媒體平臺進行講課,能夠更直觀的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學生也能夠更深入的體會課本上的知識,掌握相關重要知識點,極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西山小學是近年來東埔鎮加大投入,著力改善辦學條件的一個縮影。

北岸俗稱“界外底”,許多青年都外出經商,留下老人、婦女和兒童。“留守兒童常缺乏家庭教育,因此在學校的教育尤為重要,而老師的教育也更加繁重。”東埔鎮黨委書記潘國樹告訴記者,農村教師常因教學條件艱苦等因素調離,如何留住好教師,提高教師積極性,讓留守兒童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是關鍵。

安居自當樂業。為此,東埔鎮黨委政府多渠道籌集資金用於改善辦學條件,讓教師們有一個舒適的辦公環境。

鎮中心園和文華幼兒園的食堂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東埔中心小學塑草操場建成並投入使用;度下小學擋堵牆修復加固;梯吳僑臺學校學生教學樓及教師樓改造,添設辦公設備和生活設施;塔林小學附屬幼兒園建設及教師宿舍樓改造……2010年以來,學校在政府校安工程(總投入1200萬元)基礎上,鎮、村充分發揮地域民間資金的優勢,共籌措了2020萬元用於學校教學樓、配套工程、基礎設施、功能室等建設和完善,使東埔各基層學校的辦學條件日臻完善。

獎教助學 提升師資隊伍

除了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育環境,如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也至關重要。

“老師不但要留下來還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安心地紮根農村教育,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潘國樹介紹說。

為此,2016年底,潘國樹開始籌劃建立東埔鎮陽光獎教助學協會,協會匯聚了鄉賢的愛心,在全鎮掀起了一股獎教助學的熱潮。鄉賢和社會成功人士踴躍參與支持發展教育事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立之初就籌集了善款270多萬元。

協會成立後如何運作才能真正的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呢?帶著問題,潘國樹邀請各個學校的校長、教師等共同商討併到城區的一些名校徵求意見,多方諮詢、探討,最終制定了獎教助學方案。方案對資金管理,獎教助教、獎學助學等都做了明確的規定,並制定成書,每個教師人手一冊。

“方案很關鍵,如果沒有制定好,不但不會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反而會打壓他們的積極性。”潘國樹說,方案會隨著資金的充實適時調整獎勵標準,每年教師節,鎮裡會召開專題會議,表彰獲獎師生,鼓勵上進、弘揚正氣,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協會規模發展至今,已收到404.3萬元善款。今年教師節,協會共發放獎教助學金60多萬元。其中,獎教220人,發放獎教金492280元,東埔中學吳君福老師獲得最高的11443元獎教金;獎學464名,發放獎學金88850元;助教5人,發放助教金3400元;助學34人,發放助學金1.7萬元。

此外,該鎮掛村領導、各村(居)主幹還經常走進學校,實地瞭解各校困難,多關注貧困教師、貧困學生、留守兒童等,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他們還經常與各校管理層溝通交流,共商學校發展大計。

此舉有效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東埔中學教師劉開集告訴記者,教學環境改善,尊師重教氛圍濃厚,教師們就會覺得受到重視,大家就會更用心、安心的工作了。

煥發活力 教育碩果累累

俗話說,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如今,這句話在東埔鎮得到了全面的體現。在該鎮黨委政府的重視下,該鎮中小學、幼兒園的校園及周邊環境和辦學條件獲得了很大改善,優質學位逐年增加,教學質量也穩步提升。

2017-2018學年度,東埔中學相繼獲得福建省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及福建省教學改革示範校,在全市中學五類學校中與擢英中學、南門學校等一同被列為第一類學校。2018年中考,一級達標校錄取44人,一級達標校上線率錄取率同比增長約5個百分點。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平均分全區第一。東埔中心小學參加各級組織的競賽成績同樣驕人:國家級個人獎項11人次;省級集體獎項1隊次,個人獎項2人次;市級集體獎項3隊次,個人獎項19人次;區級集體獎項4隊次,個人獎項37人次。

“學校管理日趨規範,辦學條件逐步改善,教師隊伍不斷優化,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許多家長紛紛把孩子轉回當地讀書。”東埔鎮宣傳委員黃淑斌告訴記者,東埔中心小學、東埔中學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教師出走的現象逐漸減少。

“東埔的教育前景令人憧憬。”已在東埔鎮任教35年的老校長陳文國說,東埔的學校、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寄居到擁有、從簡陋到精美、從粗糙到精細、從低效到有質。這些都離不開東埔鎮歷屆黨委、政府和民營企業家的關心支持以及接力般的投入,離不開廣大教師忠誠教育的仁心,愛崗敬業、立德樹人的愛心,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匠心。(湄洲日報記者 傅梅香 通訊員 林勝奕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