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角度,解讀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

作為一個正經的品牌專業號,今天我們來聊聊愛情怎麼談?,不,品牌愛情怎麼談!這不正經的輸入法。

美國耶魯大學著名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愛情由親密、激情、承諾組成。

愛情角度,解讀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

“親密” 是愛情的第一元素,是在情緣中能心心相印,靈犀相通的因素。

“激情” 愛情另一要素。它是一種渴慕與對方結合的心態,是一種強烈的渴望與需求。

“承諾” 是愛情第三元素,是維繫愛情關係的基礎,並且是愛情長期存在的決定。

三者之間的關係,如同一個三腳架一樣,三者不能缺一。相愛的人願意排除萬難,培養親密感和激情。反過來有親密感和激情的關係亦使承諾更能持久。

這麼說來,品牌和消費者之間,像不像也是在一場戀愛?因為它要贏得消費者的青睞(關注)、獻身(購買)和忠誠度(偏見決定偏愛)。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品牌擁有了更多的主動權,所以更像是一場老謀深算的愛情。

愛情角度,解讀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

既然是老謀深算的愛情,則更需要步步為營。那麼我們基於對愛情的三要素,從而對品牌愛情需求做一個更細緻的解構:(親密、激情、承諾)

1、 親密(品牌理念)

2、 激情(品牌產品)

3、 承諾(品牌傳播)

現在讓我們靜心下來,回過頭觀察下這個貌似十分簡單卻暗藏玄機的三角形,幾乎可以用這三要素解讀所有關於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行為。而通過這個要素我們更能推斷出真正屬於品牌和用戶之間的品牌密碼!

愛情角度,解讀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

1 、如果品牌吸引力夠強,但是卻沒有獲得性強產品的屬性。

那麼就很類似稀有奢侈品。價格會讓品牌和用戶之間好像隔著一萬光年元。

經濟景氣的情況下,或者自身腰包夠的話,會買一兩個,但是除對奢侈品有強烈願景的人,往往不會買齊這個品牌所有系列的所有產品。

有那麼幾個可以滿足自己的心情就好了。

2、如果品牌傳播力強,但是卻沒有獲得性強產品屬性。

如果只有長期的誘導消費,而沒有實質的獲得性的產品,那麼這種商業邏輯只要嚴重了就會被叫做非法集資。

商家只需要提供負責誘導消費,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進入,而最終並未給到消費者相關的產品,那麼這就傳銷。

就像人人盡知的 安利 。它在營銷的時候,只會告訴你補充充分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美妙事情以及缺乏這些礦物質的要發生的可怕後果。

但是他們永遠不會告訴你均衡的飲食就可以補充足夠的營養成分。而你只需要簡單的補充足夠食物就可以了。

3 、如果只有產品、理念。沒有品牌傳播,消費者對品牌的重視度的可能性又不大。

如果你作為一個新產品,你所有的錢都由來研發新產品,而沒有任何的品牌吸引的動作,別說曝光宣傳產品,甚至連試用產品你都沒有預留出來,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品牌和你的用戶便只能是互相打個照面,互相都不認識的狀態。

4 、如果品牌產品有傳播,但是投入不高,且沒有長期的品牌理念。

如果你的產品和消費者之間都互相有吸引,消費者也喜歡你的商品,但是你對於你的品牌吸引建設很低,即品牌與顧客之間的情感紐帶很弱,那麼這種商業模式,往往依賴於品牌方對消費者做出的種種返利行為,並不穩固,品牌升級難度大。例如電商平臺隔三差五送優惠券。

因為你的品牌並未給用戶帶來強大的價值認同感。再例如你是個文藝青年喜歡用網易雲音樂聽音樂,但是五月天的歌只能在QQ音樂聽,在你想聽QQ音樂的時候你會下載QQ音樂,但是等你不想聽了,你絕對不會讓QQ音樂還繼續存在你的APP列表中。

5 、如果品牌產品擁有吸引,且品牌擁有實質的產品且定位,最終不斷的通過品牌完成品牌誘導轉化消費。那麼才是一個穩固且優秀的品牌。

只有當你的產品定位清晰,且品牌是可以通過品牌吸引力原則不斷的升級品牌調性,例如李寧,在前期的時候曾經是中國的運動品牌的霸主,但是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品牌低迷,通過國際秀場,繼而轉型品牌成功完成升級。

在這裡,我們還要談一談一些特殊情況:定位偏差

品牌定位失敗

給大家講一個案例,你們知道體育明星姚明曾經出過一款葡萄酒嗎?

愛情角度,解讀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

定價3800一瓶。在目前的葡萄酒市場,絕對屬於一款超高端的消費。而高端葡萄酒的群體自然是富豪群體、社會名流、達官顯貴。而姚明的粉絲大部分屬於熱愛體育的人士。

我們想象一個環境、一個場景去體驗一下,當一群高端商務人士正在為重要的商務事情溝通,或說是一群金領女性正在聚會。

服務員走過來詢問,請問喝點什麼酒,答:來瓶姚明。

這會是一種什麼效果、什麼體驗、什麼感覺?品味感蕩然無存,彆扭感油然而生,規避感隨之即來。如果一個尊貴的客人需要送禮,送點什麼呢,答:送瓶姚明。總感覺有點不是滋味。

愛情角度,解讀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怎麼去做調整,這款產品由於定位的失敗,則導致了品牌的失敗。品牌和消費者談的這場戀愛一開始也就輸了。

那麼,綜上所述,一個品牌的發展路徑就基本浮出水面了!

第1步 :讓你的產品一開始就找準消費者需求。

第2步 :不斷以你的產品的品牌價值增值放在前置位。越是在品牌和用戶中投入越多,則用戶與你品牌之間的品牌關係定位則越清晰。用戶和品牌之間的聯繫就會越來越緊密。

隨之而來你的品牌和用戶之間會不斷的產生新的交集,從而你的產品會更加適合於市場。

第3步:用商業的角度來平衡品牌和用戶的關係,品牌即價值。

你一定要相信,很多時候品牌就像是鏡子一樣,你對他表現出了什麼態度,他就返還給你什麼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