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若是他當上了中國的皇帝,八國聯軍根本不敢踏進北京半步!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人就是恭親王——奕訢,他是道光皇帝的六兒子,說起他的聰明智慧在整個愛新覺羅王室中都是出類拔萃的,他不僅經歷了道光、咸豐年代,而且也經歷了同治、光緒一共四個朝代,然而每一次在朝堂之上都能發揮著無與倫比的作用。

當初若是他當上了中國的皇帝,八國聯軍根本不敢踏進北京半步!

道光非常器重他這個兒子,據說當年咸豐、恭親王一起去打獵,恭親王都是獵物最多的,而咸豐箭法太差一隻都沒有,當道光考查他們的治國方針時,恭親王也總是一氣呵成 、行雲流水的回答到,而咸豐總是跪在地上哭訴著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糊弄道光。因此道光很是賞識恭親王,曾一度決定把地皇帝的位置傳給恭親王的,可不曾想到道光稀裡糊塗的傳給了奕詝。

當初若是他當上了中國的皇帝,八國聯軍根本不敢踏進北京半步!

奕訢主張自強不息,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大力支持李鴻章辦洋務,趕超洋人。然而就是這樣一心為了大清命運社稷的恭親王,經常還被一些庸俗之輩的王室所迫害,更有甚者在背後攻擊奕訢“以夷變夏”,罵他是“鬼子”、“鬼子六”等,罵他主管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鬼使”。

當初若是他當上了中國的皇帝,八國聯軍根本不敢踏進北京半步!

奕訢辦洋務與眾不同的是,不像李鴻章這些人都是在創辦新式工廠,或購買一些先進的船隻、機械、武器而已,恭親王則是從根本上著手,著力整頓清朝的朝政,想改變清朝傳統的統治理念,比如他主辦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就跟他的理念相一致。

當初若是他當上了中國的皇帝,八國聯軍根本不敢踏進北京半步!

奕訢主張洋務的同時,也主張削弱地方勢力,引起了湘軍等勢力的不滿,也受到一些頑固派的排擠,但是由於權力有限,不能滿足侵略者的要求,列強開始對他不滿。慈禧便利用奕訢,給予他巨大權力。隨後奕訢地位聲名鵲起,又引起了慈禧的不安。慈禧就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排擠他,使奕訢一直浮浮沉沉。

當初若是他當上了中國的皇帝,八國聯軍根本不敢踏進北京半步!

總體來說,恭親王是精通東方外交藝術的老手,在皇族中對付列強侵略者遊刃有餘。假如當時恭親王當了皇帝,以他高傲又謙和,粗魯又文雅,坦率而有節制的能力,清朝壓力要小得多,外國列強也就不會那麼放肆,更不用說慈禧一手遮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