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福區建起一座「黨建聲音館」,用往昔的真情感動激勵今日奮然前行

开福区建起一座“党建声音馆”,用往昔的真情感动激励今日奋然前行

日前,開福區清水塘街道四季花城社區“紅色搖籃”黨建聲音館創建啟動式在湖南烈士公園舉行。黨建聲音館召集普通市民、黨員、專業朗誦者一起,將製作100期“革命英雄人物”有聲讀物,用有溫度、有激情的聲音,把紅色基因傳播到社區每一個角落,讓長沙傳統的紅色文化地標烈士公園更加令人敬仰。

激揚紅色精神 激勵奮鬥熱情

开福区建起一座“党建声音馆”,用往昔的真情感动激励今日奋然前行

“‘紅色搖籃’黨建聲音館是跨越地理空間的一個展館,我們希望每一位走進四季花城社區的居民群眾,都能感受到黨的力量,緬懷黨的光輝歷史。”四季花城社區黨支部書記韓東武向記者闡釋了黨建聲音館的構想,“有圖片看、有聲音聽、有文字讀,我們希望大家能以最便捷的方式瞭解到英雄人物的故事。”

开福区建起一座“党建声音馆”,用往昔的真情感动激励今日奋然前行

由黨史研究專家選題,媒體工作者做故事文案,電視臺專業主播做聲音指導,經驗豐富的專業錄音師錄音……從今年7月至12月,“紅色搖籃”黨建聲音館邀請黨員志願者、退休老同志、在校學生等,共同製作100期“革命英雄人物”有聲讀物。

开福区建起一座“党建声音馆”,用往昔的真情感动激励今日奋然前行

四季花城社區主任李斯琪告訴記者,社區正在建設黨建聲音錄音間,為所有參加錄製的黨員群眾提供專業化的錄音服務。所有錄製的故事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絡電臺等渠道發佈,社區將在戶外宣傳空間張貼一批“紅色搖籃”有聲黨建系列的宣傳畫,每一位走進四季花城社區的人,都可以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隨時收聽到這些有聲故事。

开福区建起一座“党建声音馆”,用往昔的真情感动激励今日奋然前行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烈士公園等都在清水塘街道內,湖南最有底蘊的寶藏珍藏在博物館裡,黃興、蔡和森、夏明翰等近百年來76000多位烈士的名冊珍藏在烈士公園中,紅色文化和人文資源薈萃,成為清水塘經濟社會發展的‘軟實力’。”

清水塘街道黨工委書記曾亮告訴記者,2018年是長沙的“城市基層黨建年”,“紅色搖籃”黨建聲音館是社區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嘗試,清水塘街道將有計劃地建立一條特色展示街區,把湖南烈士公園、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展覽館、長沙市一中、長沙市黨史館等全部用“紅色有聲故事”連接起來。

品讀質樸家書 品味激情歲月

开福区建起一座“党建声音馆”,用往昔的真情感动激励今日奋然前行
开福区建起一座“党建声音馆”,用往昔的真情感动激励今日奋然前行

“意映,我的愛妻,見字如面,今天,我用這封信與你告別,寫信的時候我還是世間的一個活人,你看到這信的時候,我已經成為陰間的鬼。”朗誦者劉洽讀著《與妻書》,將年輕的英雄林覺民對家人的牽掛、為國赴死的無畏演繹得淋漓盡致。

开福区建起一座“党建声音馆”,用往昔的真情感动激励今日奋然前行

“《與妻書》原版文白相雜,在傳播時往往有障礙,今天我用更平實的話,把這個100年前的故事讀給大家聽。”劉洽告訴記者,作為聲音工作者,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把好的故事用更好的方式講述給大家,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1998年7月,長江流域連降暴雨,“7月27日凌晨1時35分,部隊接到搶險的命令,高建成不顧因訓練中暑而連續幾天的高燒,主動請戰……”朗讀者周青梅在臺上讀著抗洪英雄高建成的故事,臺下四季花城社區居民張萬德默默流下了眼淚,對於72歲的張萬德來說,那些暴虐的洪水不僅僅是存在於紙上的文字,他對此有著更深的體會。

开福区建起一座“党建声音馆”,用往昔的真情感动激励今日奋然前行

為了錄製一批高質量的作品,四季花城社區分批次邀請一些專業的聲音工作者為錄製者提供培訓。啟動式現場,5位專業聲音工作者被授予聘書,來自瀟湘詩會的一批朗誦者走上舞臺,精心設計的舞臺背景、完美貼合的配樂,傾情演繹的誦讀中,百年來的英雄心緒就在這方寸間迴盪。瀟湘詩會總策劃胡述斌說:“傳承紅色基因,是每一位藝術工作者的追求。”

开福区建起一座“党建声音馆”,用往昔的真情感动激励今日奋然前行

“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後來人能夠享受到現在的生活,要特別感謝先烈們的付出。”四季花城德雅老年書畫協會的6位成員對“黨建聲音館”的想法讚不絕口,他們說,用聲音、圖片等更豐富的形式,能夠更好地傳播先烈們的故事,讓紅色基因更好地融入每個人的血脈中,讓更多的人記住、傳承這種精神。

傳承優良傳統 傳播文明新風

信仰的力量滲入靈魂和血液,黨員先鋒的服務輝映街巷。紅色文化傳承和黨建引領創新,不僅提振了清水塘人的精氣神,更是通過黨員先鋒的創新服務,解決了街坊鄰居們生活的一系列痛點、難點。

“社區幹部帶我跑了一天,坐車、吃中飯、醫院全套體檢費用全部由他們出。”清水塘街道便河邊社區困難居民湯國華申辦殘疾人證,社區“鄰里店小二”全程陪他到醫院體檢,不僅支付該他個人支出的體檢費用,還包攬餐費、路費,400多元的開銷全部由“鄰里店小二”支付。

开福区建起一座“党建声音馆”,用往昔的真情感动激励今日奋然前行

利用開福區在湖南省首設的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資金,清水塘街道在便河邊社區創新推出“鄰里店小二”便民服務站,為居民提供“四色菜單”服務:

1

社區“鄰里店小二”便民服務站為流動黨員提供“紅色菜單”服務,引導流動黨員報到,並組織黨員參與學習教育、組織生活會,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文體活動,對困難黨員進行幫扶;

2

為行動不便的退休人員、低保戶、高齡老人提供“綠色菜單”服務,辦理退休人員認證、高齡老人補貼發放、登記、低保戶低保金髮放;

3

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老年人提供“藍色菜單”服務,辦理殘疾證、老年證(65週歲以上)、愛心IC卡;

4

為全體社區居民提供“金色菜單

”,提供鄰里矛盾糾紛調解、法律援助、低償家政服務。

在黨建引領創新的推動下,全街道32支紅色志願服務隊、28個幫幫團、22支非公組織志願服務隊全部活躍在街巷,開展零距離服務,傳播厚德文明新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