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訊網之父正投身的「網際網路去中心化」事業,目前仍有這幾大難題

萬維網之父正投身的“互聯網去中心化”事業,目前仍有這幾大難題

本月初,去中心化網絡峰會(The Decentralized Web Summit)在美國舊金山舉行。與會的不僅有一眾互聯網名人——“萬維網之父”Tim Berners-Lee、美國非營利性科技組織“互聯網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的創始人 Brewster Kahle,以及 TCP/IP 協議和互聯網架構的聯合設計者之一、現 Google 副總裁兼首席互聯網顧問 Vinton Cerf,還有像分散式文件系統 Tahoe-LAFS 的創始人 Zooko Wilcox 這樣的數字貨幣先驅,以及眾多區塊鏈應用開發者和學界人員。

當然,這種場合也當然少不了微軟、谷歌、Mozilla 等公司派來的代表,在他們一邊的則是伺機而動的一群風投人士。福利視頻:19plus.me

互聯網去中心化的幾大難點

此次峰會的主題是破除互聯網目前嚴重中心化的態勢“中心化”是指現在的網絡高度依賴於集中式服務器集線器和數據中心,從而形成了“誰手裡的服務器多、數據多,誰權力就大”的局面。由此導致的數據掌控權分配不均,也促使數據資源豐厚者“肆意”開發基於這些數據,但限制用戶對個人數據自由支配,

且威脅用戶個人信息安全及隱私權的應用

因此,會議的主旨就是將數據從這些集中式的貯藏庫中解放並將它們還給用戶,但同時要保留目前互聯網簡便、易用的特點。

根據會上各界人士的討論,目前來看,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攻克幾個難點。其一,就是將數據從強制用戶共享信息的應用中分離,從而讓用戶能自主選擇將個人數據儲存到何處,以及選擇將其中多少授權給在使用的應用。Tim Berners-Lee 的 Solid 平臺,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它將用戶數據分納入多個“容器”,以此實現用戶對數據歸屬的精確控制

另外一個難點是身份驗證,即在用戶真實身份保持私密的情況下,保證數據是屬於且僅屬於本人的

要實現這點,網絡的建立應該是用戶到用戶(peer-to-peer)而非從中心輻射(hub-and-spoke)的

。為了保證一定的冗餘度和吞吐速度,文檔的副本也應以用戶普遍熟悉的、基於種子(torrent)的文件共享模式,來儲存在不同的設備上。福利視頻:19plus.me

此外,最重要的是,在實現上述兩種功能的基礎上,這個模式還要保證網絡的低延遲,同時提升操作的簡易度及對應用開發者的友好度。

上屆去中心化網絡峰會於 2016 年舉行,組織這兩屆峰會的 Internet Archive 的商業合作總監 Wendy Hanamura 表示,Internet Archive 的主要工作是定期收錄並永久保存全球網站上可抓取的信息,目前數據總量已超過 40PB。為了合理存儲這麼龐大的數據量,Internet Archive 正積極試驗多種去中心化技術,其中包括 WebTorrent、 DAT 和 IPFS 等存儲協議,GUN 數據庫,以及 P2P 協同編輯器 YJS。

與上屆相比,此次會議湧現出了更多能實際工作的代碼。Hanamura 表示:“目前很多相關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去中心化’真正成為主流還要很久。不過,Firefox、Chrome 和 Brave 等知名瀏覽器團隊正在開發的應用,已能在保證性能的基礎上,有效提升用戶體驗。Mozilla 在此次峰會上還展示了一套針對分散式系統的 Firefox API。”Hanamura 發現,峰會上有關瀏覽器的對話已經不再牽扯到服務器。她認為,這是個很好的跡象。

此外,Hanamura 指出,去中心化技術領域裡,經常有多個小團隊在做高度相似的工作,因此互相協調並抓住潛在的合作機會是很重要的。她表示:“這次在峰會上見到許多團隊敲定了合作事宜,這對整個產業的擴張大有裨益。”福利視頻:19plus.me

據很多與會的公司創始人透露,行業內目前出現的另一難題是對人員的管理。理想條件下,一個團隊內所有人都應保持一個目標一條心。兩年前,業內普遍面臨缺錢的困境,而數字貨幣通證的流通成功地緩解了局勢。大量資金流入了去中心化技術領域,比如 Filecoin ICO 時進賬的 2.3 億美元,以及開發去中心化瀏覽器的區塊鏈初創公司 Blockstack 拿到的 5 千萬美元。而恰恰是橫流的資本,讓一些人心有旁騖,從而拉低了團隊的凝聚力。因此,如何維護初創團隊的完整性,避免人才流失,成為了很多新生企業需要關注的一大問題

一旦建立,去中心化網絡會帶來哪些隱患?

說到底,網絡的去中心化為什麼這麼難實現呢?

“互聯網之父”Tim Berners-Lee 曾在 1998 年表示:“如果互聯網技術當初是所有制,而且全部歸我本人控制,那它可能永遠都不會普及。有關互聯網的決定從一開始就是讓它成為一個公用的開放式系統。當你要保證這種公用性時,你就不能將它攥在自己手上。”

而這個承載著全面公用性願景的產品,現在已經被提供中心化服務的科技巨頭們掌握了實際控制權。它們通過推出數字媒體、搜索引擎以及社交網絡等產品,並輔以高質的使用體驗,成功地將用戶“綁定”。同時,快速積累的用戶數據和日漸高效的廣告投放,保證了這種商業模式的完美運行。

要與這些巨頭競爭、解除這種牢固的用戶黏性,去中心化技術首先要建立一套性能同等,甚至更優的系統,能讓用戶搜索、互聯,並完成一切中心化網絡能實現的商業行為。接下來,它需要迎來一個網絡用戶廣泛瞭解,並選擇接受去中心化概念的奇點。不然,在如今高度壟斷化的互聯網格局下,中心化的態勢可能永遠都不會被撼動。

近年來不斷湧現的數字貨幣產品和小額付款應用,也讓去中心化技術成功佔得市場的一席之地。不過,Blockstack 的 Patrick Stanley 直言,這些產品和應用遠非主流。要想真正撼動市場,就需要開發一種“新式的、不再依賴廣告投放和用戶數據收集的商業模式”。

在系統層面,建立無 Hub 架構的方法也需反覆考量。這裡最大的問題就是怎樣實現信息的統一:網絡中的不同節點看到的是不同版本的“事實”(發生了什麼事件,按怎樣的順序?),那怎樣才能讓這些版本在一個沒有參考基準的情況下,得到統一,並防止系統內其他“壞節點”對統一的結果產生影響

而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充分滿足用戶的需求。在使用一個去中心化應用前,用戶真正關注的點是自主、隱私、安全還是替代型經濟?對一個用戶群,這些因素所佔的分量各是多少?還有,怎樣協調針對這些因素的不同研發策略?

致力於用去中心化儲存平臺取代數據中心的 MaidSafe 公司的 CEO David Irvine 堅信,

多方合作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MaidSafe 的代碼就是完全開源的。David 表示:“我們曾經體會過開發獨立功能的苦處,所以現在我們正積極與其他公司展開合作,來打造凝聚多方特色和功能的高級產品。”福利視頻:19plus.me

一旦建立,去中心化網絡會帶來哪些隱患?

在將用戶數據分散儲存,提高對隱私和安全的保護的同時,去中心化網絡也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的溫床,因為他們的溝通和交易將變得更隱蔽。創建星際文件系統 IPFS 的 Protocol Labs 公司的 Matt Zumwalt 表示:“我們應充分考慮,有哪些方式能侵入、破壞,或將惡意 API 植入這個新建的去中心化系統,並提前準備應對措施。”

現在,我們調轉目光,來了解一下幾家去中心化技術的成功應用者——Blockstack、OmiseGo 和 MaidSafe——的進程。

Blockstack

作為一家初創公司,BlockStack 的目標是普及去中心化網絡中的私人 ID以及將個人數據與應用完全分離

。在 Blockstack 的系統中,每個用戶有自己獨有的去中心化 ID(Decentralized ID,DID),由此登入網站和應用時就無需第三方的介入。DID 在區塊鏈中註冊後,會形成一個公鑰。用戶能以公開這個公鑰的形式來授權其他用戶或應用獲取他的個人數據

同時,用戶的數據只與 ID 綁定,而非與應用綁定。應用扮演的角色僅僅是用戶分享數據的界面,而非主動控制這個過程的程序。用戶數據是被分散式地儲存於一個名為 Gaia 的系統中的。

據 Blockstack 發展部主管 Patrick Stanley 表示:“去中心化也有個明顯弊端,那就是會拉高協調費用(coordination costs)。不過,高費用換來的充分協調意味著確保了所有利益相關者間意見的一致性。這也是去中心化普及的重要基礎之一。”

OmiseGO

OmiseGO 是亞太地區 fintech 公司 Omise 的子公司。與 PayPal 類似,Omise 的主產品是交易法定貨幣的移動支付平臺,而 OmiseGO 則想把 Omise 的業務擴展到數字貨幣。

OmiseGO 的服務建立於 OMG 區塊鏈之上,而 OMG 則建立於以太坊之上。其中,OMG 利用了 Plasma 技術,來給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交易提速。

萬維網之父正投身的“互聯網去中心化”事業,目前仍有這幾大難題

圖|OmiseGO 團隊(來源:computing.co)

據負責 OmiseGO 生態鏈發展的 Althea Allen 解釋,OmiseGO 的長遠目標是為那些無法接受銀行服務的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

她認為:“目前的互聯網有太多的‘中間方’而其中有些中間方對特定的用戶群體並不是 100% 公正,從而導致他們的權利更易遭到弱化。因此,我們希望能打造一個能確保代理機構公平辦事的去中心化網絡。這樣所有互聯網用戶就都能實現對個人信息、財產和網絡自由的自主掌控。我們也清楚,這樣的產品不僅要有強大的功能,而且要確保不會大幅改變用戶以往的使用習慣。”

與前文提到的 David Irvine 一樣,Allen 也認為業內的互幫互助將成為關鍵:“打造這樣的產品一定需要多方協作。我們目前就與以太坊平臺緊密合作。良性競爭往往會給一個問題引入多個解決的思路。”

就市場近況,她也提出警示:“區塊鏈本質上並不一定是去中心化的,

它也可以是專有的。許多機構,不論新舊,紛紛表達了要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意向。但其實在實現了表面上的去中心化後,它們本質上還是會維持原有的中央控制的模式。這種換湯不換藥的行為,對我們所關注的去中心化改革是毫無作用的。”

MaidSafe

MaidSafe 於 2006 年成立,旨在建立一個全球範圍內任何人都可以訪問的去中心化儲存平臺。目前互聯網的運作模式可以用名為 OSI 的七層模型(見下圖)概括,而 MaidSafe 主推的 SAFE Network 網絡就是要通過替代其中的 Transport、Session 和 Presentation 層,來實現在安全性、隱私性和自主性方面的提升

萬維網之父正投身的“互聯網去中心化”事業,目前仍有這幾大難題

圖|OSI 七層模型(來源:computing.co)

如前文所說,CEO David Irvine 是合作理念的堅定踐行者。MaidSafe 已將其 PARSEC 一致性算法(consensus algorithm)做開源處理,並邀請其他項目加入,來完善對 PARSEC 的開發。福利視頻:19plus.me

“我們已和 Tim Berners-Lee 爵士的 Solid 項目商議合作,此前也有很多其他應用的開發者在我們的平臺上發佈了自家產品。”

MaidSafe 的成立甚至早於區塊鏈的出現。當被問到公司的信條時,David 說:“誠信當下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圈子裡有種不理智的狂熱,而我們一直在努力與它保持距離。互聯網的革新不是一朝之功,而我們作為先驅企業,有責任把市場中被誤導的一方拉回正軌。”

我們再把視線拉回本文第一位出場的人物——“互聯網之父”Tim Berners-Lee。在 2016 年的去中心化網絡峰會上,他曾表示,有時會為自己當初的發明發展之迅速而感到驚訝。“伴隨著網絡的膨脹,出現了一些通過定位來時時‘監視’用戶,並能控制用戶進出網站權利的公司。如果它們收斂數據的腳步得不到約束,

那可以說它們即將實現對用戶個人生活的高度控制。”他說。

不過,他對今年不斷湧現的新互聯網應用表示期待:“新社交網絡 MeWe、開源項目 DTP(data portability project)、和我自己開創的 Solid 項目等等,都是在讓應用擺脫對用戶數據的依賴。同時,作為互聯網用戶,我們在維護現實中的人身自由時,也要不忘追求在數字世界中的全面解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