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輛車「爭」七個停車位!太原人實現錯時停車咋這麼難?

百辆车“争”七个停车位!太原人实现错时停车咋这么难?

據測算,假定每輛車每年行駛2萬公里,時速50公里,則全年的動態交通行駛狀態只有400小時,而靜態停放狀態達8000多小時,佔95%以上。可見,“停車”是擺在每一個車主面前的最大問題。

繁華鬧市寸土寸金,一邊是停車一位難求,另一邊卻是車主開車上班,私人車位上鎖“睡覺”。如何盤活這些閒置車位,解決停車難問題?錯時停車,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讓私人、公共停車位在閒置時段“醒”來共享,讓停車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

然而實際中,錯時停車卻並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容易。車主、物業、單位,雖然認同錯時停車但也有其顧慮。車輛停放如何管理、如何確保不影響車主利益……9月26日,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百辆车“争”七个停车位!太原人实现错时停车咋这么难?

百輛車“爭”七個停車位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機動車走進千家萬戶,太原市已經快速步入汽車時代。截止到2017年底,太原市常住人口達到437.97萬人,機動車保有量突破145萬輛,平均3.02人擁有一輛機動車,高於周邊同等省會城市平均水平,接近北上廣的平均水平。

據山西公安交警網不完全統計,2013年太原市平均每天上戶機動車達392輛,全年淨增長10.3734萬輛。2014年機動車上戶量更是達到了高峰,平均每天有521輛上戶。以日均上戶量500輛計算,太原每月新增機動車超過萬輛,年增長達15萬輛。

然而,隨著太原市機動車保有量呈井噴式增長,機動車停車位缺口過大的問題日益突出。截至2014年底,太原市便道、院內、地下、立體及路內停車位共計61190個,僅為機動車保有量的6.2%。目前每百輛車“爭搶”七個停車位,要達到國家每百輛車20個車位的標準,太原市的停車缺口約為12萬個。

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範》(GB50220-95)第8.1.1條的規定,城市公共停車場用地面積按規劃城市人口每人0.8-1.0平方米計算。這部分公共停車位用地不包含公共建築和居住小區配建的停車場(庫)用地。按照太原市常住人口437.97萬,停車場面積應該為341.6-427萬平方米,而太原市現有停車場面積為136378平方米,僅佔應設置面積的4%-3.19%。

百辆车“争”七个停车位!太原人实现错时停车咋这么难?

停車“潮汐”現象明顯

既然停車位數量緊缺,那麼,在不斷完善城市停車設施的同時,有限的停車位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和週轉?

在太原市朝陽街有一個大型立體停車場,山西晚報記者走訪發現,大多車主將車停在一二層,除了固定租用的車位外,其他車位乏人問津。管理人員告訴山西晚報記者,平時停靠率大概只有60%,有些車主覺得取車時不方便,就不願停靠。而在停車場外的路邊,隨意停放的車輛不勝枚舉,讓本就擁堵的道路更加“捉襟見肘”。

9月26日10時許,山西晚報記者走訪太原市橋東街附近的居民區,多數小區的停車位只零星停著幾輛車。“白天車都開走了,停車位就空下來了,到了晚上院裡又被擠得滿滿當當,”小區的工作人員說。山西晚報記者走訪發現,多數小區禁止外來車輛駛入停放,而小區外道路兩側卻有不少違停車輛。“繞了一大圈都找不到停車位,附近單位、小區禁止外來車輛停放,就只能臨時將機動車停在路邊,”開車來橋東派出所辦事的王先生說。

隨後,山西晚報記者來到太原市新建路,這裡單位集中,各單位均建有專門的停車位,但門口都標明“外來車輛禁止入內”。“不讓外來車輛停放,也是出於場地和管理的考慮,”一家單位的工作人員說,白天時,單位停車位甚至無法滿足本單位車輛停放。

省城大多小區、單位均存在類似的停車“潮汐”現象。而不少公共場所的停車場,使用對象同樣受到限制。山西晚報記者採訪發現,不少酒店建有停車場,但多數並不對外開放,只有客戶或來訪人員才能使用。

百辆车“争”七个停车位!太原人实现错时停车咋这么难?

“錯時停車”還需更多響應

為讓停車資源有效利用和週轉,早在2016年,省住建廳就對外發布,山西將鼓勵和引導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對外開放。在公平協商的基礎上,還將對居住區與周邊商業辦公類建築推行錯時停車,鼓勵共享利用停車泊位。即,在白天居民上班期間,將社區富餘的停車位提供給鄰近公司有需要的市民停車;夜間市民返家期間,將單位和部門富餘的停車位提供給鄰近社區有需要的市民停車。這意味著,今後在不影響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機關、企事業單位、小區等,可將暫時閒置的停車位借給急需停車的司機。

而錯時停車,也一直是交警部門極力倡導的。在太原市開展的文明交通綜合治理中,也明確提出全市範圍內實施停車場位共享、車輛錯時停放的指導意見。今年4月,太原交警支隊率先將機關大院的停車場位在夜間免費向公眾開放。隨後,在交警的溝通協調下,西山煤電集團西山教育中心、西山煤電多種經營分公司、太原市衛計委等單位,相繼實現夜間錯時停車。

然而,與實際需求相比,停車位依然遠遠無法滿足。還需要更多單位、小區能夠積極響應,實現錯時停車。

百辆车“争”七个停车位!太原人实现错时停车咋这么难?

單位、小區、業主顧慮多

調查中,很多市民對錯時停車表示支持。但也有不少人表示擔憂,如何管理成為大家最擔心的問題。

“一到晚上我們這裡的車位倒是基本都空了下來,但如果借給周邊居民停車,萬一有人惡意超時停車,到了第二天上班時間也不開走,這樣肯定影響單位的運行秩序。碰上這種情況怎麼辦?位於省城府東街一家單位的工作人員表示。

不僅是單位人員,作為居民小區的住戶和物業管理方也有著疑惑。山西晚報記者瞭解到,為了緩解小區的停車難問題,目前省城不少居民小區全天候禁止非本小區居民車輛入內。“機關單位害怕放私家車進來後有人會惡意超時停車,或者出現什麼安全問題。其實我們如果放單位的車進小區,又何嘗不是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啊。”長風街某小區物業負責人表示,如果車位不能在夜間及時空下來,業主回到家停不了車,到時候必然會引起麻煩。

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單位、小區以及業主對錯時停車的顧慮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停放時間難以協調。由於單位限定了停放時間,這讓小區私家車主們感到不太自由,可如果停放超時又往往會影響單位的正常秩序。而小區方面,如遇單位工作人員加班等情況發生,停在小區裡的車輛無法及時開走,也會加重小區的停車難。二是安全負擔加重。停車資源對外共享後,單位和小區裡往來的車輛和人員增多,無形中增加了安全隱患,管理和安保的擔子變得重了。三是停車位的具體空閒時段和閒置數量難以準確掌握。空車位時刻處於動態變化中,有可能車主把車開到那裡時卻已經沒有了停車位,反倒因車進車出而造成交通擁堵。四是小區停車資源對外共享須徵得大部分業主的同意,難以達成一致。

百辆车“争”七个停车位!太原人实现错时停车咋这么难?

還需配套措施落到實處

儘管在實施過程中還面臨著這樣那樣的障礙,但杭州、無錫、北京、哈爾濱等“先行者”的實踐表明,只要把相關的配套措施落實到位,錯時停車“落地”不難。

針對惡意超時停放的車輛,有的城市採取了信用記錄的措施,即當車輛超時停放次數達到一定數量時,單位或小區可以將該車列入“黑名單”,拒絕其再次停放的請求。對於錯時停車增加了單位和小區管理難度、安全隱患的問題,一些城市的對策是增加管理、安保人員的數量,由他們負責車輛出入的秩序,同時加強內部的巡邏。

加大管理,必然會增加成本。因此,不少城市實現錯時停車的居民小區、單位都會對錯時停放車輛收取一定的停車費。以哈爾濱為例,實行錯時停車的機關事業單位,對錯時停放的車輛收取一定費用。收費標準為白天(節假日)計時收費基礎時段5元/2小時,基礎時段15分鐘內免費、不足基礎時段按基礎時段計價,延長時段1元/30分鐘,不足延長時段按延長時段計價,夜間計次收費6元/臺次。這樣一來,這些費用可以用於補貼本單位停車設備維護維修、人員管理等方面的開支。

此外,一些智能停車APP也能使需要停車的車主精準掌握停車位的信息,從而充分提高城市停車位的使用週轉率。目前,省城已有類似的APP產品上線。相信有配套措施的跟進,錯時停車“落地”將更加全面,有限的停車位資源會得到更高效的配置。

採寫: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