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當區深化院地合作助力脫貧攻堅

乌当区深化院地合作助力脱贫攻坚

近些天,在烏當區六個低收入困難村之一的楊梅村,一批生態豬養殖項目開始實施,來自貴州科學院的技術人員正在指導農戶如何科學養殖,併為豬進行體檢,確保養殖的科學、生態。幾個月後,經過嚴格檢測認證後,這批生態豬將貼上可追溯生長環境、養殖環節、安全檢測結果的二維碼出欄上市。

這個養殖項目,是烏當區與貴州科學院深化合作的落地項目之一。近年來,貴州科學院與烏當區開展院地合作,利用貴州科學院的技術優勢和烏當區的產業優勢,搭建科技創新平臺,讓更多科研成果落地,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助力烏當區產業扶貧工作取得突破。

乌当区深化院地合作助力脱贫攻坚

選準產業

特色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楊梅村村民周興富參加了生態豬養殖項目,“這豬可不是普通的豬,是用生態養殖方法和專業養殖技術進行養殖。出欄後,還會貼上溯源二維碼,消費者可以吃得放心。”周興富說,等這幾頭豬出欄,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周興富是楊梅村的低收入困難戶,以前靠種包穀為生,家裡的經濟狀況一直比較緊張。而楊梅村由於位置偏遠,交通不暢,造成發展滯後,是新場鎮發展最為緩慢的村。

今年,新一輪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開始以來,楊梅村駐村工作組與村支兩委努力尋找產業發展的突破口。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而選準產業,是產業扶貧的關鍵一招。”貴州科學院科技與經濟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烏當區委副書記、楊梅村第一書記瓦文龍說,為了選準產業,他們對楊梅村情況作了全面地瞭解和分析,針對楊梅村的地理和自然資源狀況,決定發展生態豬養殖項目。

在駐村工作組的對接下,貴州科學院出資10萬元用於發展生態豬養殖項目。隨後,貴州科學院又派出技術人員對養殖戶進行培訓,先後培訓100餘人次。

為幫助打開市場,貴州科學院還計劃利用技術優勢,用大數據技術建立生態豬可追溯體系,讓生態豬養殖環境、餵養飼料等信息皆可追溯。

如今,在貴州科學院派遣駐村隊員的烏當區20個村寨,辣椒、折耳根、茶葉、紅香米等高效種植業正逐步取代玉米、水稻等傳統種植業,農業產業結構得到調整,激發出發展新活力。

技術支撐

扶貧產業惠及更多群眾

在烏當區百宜鎮拐比村,數千畝茶園鬱鬱蔥蔥,成為一道美麗風景。茶園邊上,一個近2000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廠正抓緊安裝設備,下個月將正式投入使用。

“加工廠建成投產後,將有75萬公斤的年產量,將帶動更多的村民參與到茶產業中來。”貴州天貴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盧波說,目前,拐比村茶葉種植面積達3000餘畝,直接帶動茶農330戶,輻射帶動茶農900戶。

然而在數年前,拐比村還沒有任何產業,如今的茶園那時還是一片荒地,村民靠天吃飯,很難看到致富的希望。

乌当区深化院地合作助力脱贫攻坚

2014年,貴州科學院派駐拐比村的第一書記李文翥經過深入走訪調研,請教相關專家,發現拐比村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非常適宜種植茶葉。經過多方協調,拐比村成功引進貴州天貴茶業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茶產業。

為了讓拐比村的茶產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貴州科學院幫助其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讓消費者在

“食品安全雲”網站上就能夠查看茶葉的規格、品種以及質檢報告等,還可以直接在網站下單購買。

“有了貴州科學院的技術幫助,茶產業肯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盧波說。

深化合作

轉化科研成果共促發展

“貴州科學院作為全省唯一的綜合性科研機構,在人才、技術方面具有優勢。”瓦文龍說,“在與烏當區合作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科學院的科研成果更加有效地轉化落地,讓科技人員的成果、論文,不再只停留在黑板上或實驗室裡。”

8月10日,貴州科學院和烏當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 明確雙方將建設烏當區農產品生產主體信息庫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化平臺和追溯平臺,推動烏當區優質綠色農產品銷售;


  • 打造烏當區藥食同源項目和健康藥食材品牌,推動健康產業的交流與合作;


  • 共建烏當區健康藥膳養生園田園綜合體、特色綜合科技園,推動烏當區大旅遊、大健康產業協調健康持續發展,推動烏當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如今,貴州科學院的一項項科研成果正在烏當轉化落地。在科技的強力支撐下,烏當區產業扶貧正呈現強勁勢頭。

來源丨貴陽日報

烏當區深化院地合作助力脫貧攻堅

歡迎掃碼 關注我們

黔中秘境 生態烏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