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轉奶」,不懂這些寶寶易遭罪!

粉哥導讀:最近,後臺“轉奶”的諮詢排行又是NO.1,看來這段時間很多爸媽們開始摩拳擦掌準備給寶寶換奶粉了。每年秋季,有關轉奶的問題也比其他季節多,因為很多人認為秋季更適合換新奶粉。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投稿:[email protected]

秋季”轉奶”,不懂這些寶寶易遭罪!

其實,秋季適合轉奶是有一定道理的

夏季天氣炎熱,寶寶體內消化酶分泌下降、鋅流失增多,使寶寶食慾下降,夏季換奶粉不僅在口感難以接受,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轉奶難度。

而秋季天氣轉涼,環境變得更舒適,孩子的食慾隨之增強,這個季節給寶寶嘗試新食物的味道時更易接受,所以被人們認為是轉換新奶粉,或斷奶的好時節。另外,春季與秋季氣候相似,選擇在這個季節轉奶也不錯。如果並不是非要換奶粉,可以延遲到更舒適的春秋季進行。

當然寶寶何時換新奶粉,並沒有嚴格的季節之分,在寶寶狀態良好的情況下進行都是合適的。無論母乳過渡到奶粉、不同段位之前的轉換,還是品牌之間的轉換,都需循序漸進,逐步以新替舊。

秋季轉奶注意這3點,讓轉奶事半功倍!

1、季節交替時不宜轉奶

夏秋交替之際,即在立秋的頭一個月,氣候不穩定,易出現忽涼忽熱、多雨溼悶的氣候特點。寶寶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本弱,此時嘗試新奶粉,更會降低對新食物的適應能力。最好在季節交替後一個月,氣候更穩定時開始嘗試轉奶,這樣可以減少影響寶寶轉奶的不利因素。

2、易腹瀉寶寶別輕易轉奶

秋季是各種胃腸道疾病,如秋季腹瀉、痢疾、瘧疾等的高發時期,若你的寶寶剛剛腹瀉恢復或胃腸功能較差,對目前的奶粉也比較適應。就算是食慾增強了也別輕易更換奶粉,以免適應困難引起消化不良,更易遭受致病菌的侵襲。

3、寶寶愛生病別急著怪奶粉

寶出生後6個月從母體中獲得免疫物質消耗殆盡,自身免疫系統又發育不完善,所以6個月後的寶寶更容易生病。醫學上將寶寶6個月-6歲期間免疫力差的現象稱作生理上的“免疫功能缺陷期”。

所以,感冒、呼吸道疾病、腹瀉等疾病最易在這年齡段發生,一年生病十幾次都是常事。而入秋以後,生病更加頻繁。對於正在吃奶粉的寶寶來說,爸媽們很容易認為是所吃奶粉不好。如果你也這樣認為,並

在病期就冒然更換奶粉,易造成嚴重的消化異常更使營養不良,反而降低了寶寶免疫力,那就得不償失了。

轉奶不當很傷娃,快看正確轉奶法

牛奶和羊奶之間如何轉奶

秋季”轉奶”,不懂這些寶寶易遭罪!

轉奶時遇到這些問題怎麼辦?

1、轉奶時拉肚子了怎麼辦?

轉奶期遇到拉肚子的主要原因有:

①轉奶的速度過快,使代謝負擔加重引起消化不良。

②轉奶時正好遇到氣候不佳,影響了適應效果。

③環境衛生欠佳,使病從口入,產生了胃腸炎。

不管是以上哪種情況,第一步應該是減慢轉奶速度。以混合轉奶法為例,可先回到能適應的比例,等大便正常了再開始增加新奶粉的比例。若大便次數多,現水樣稀便,就暫停轉奶。腹瀉會降低乳糖耐受力,可吃一段時間無/低乳糖配方腹瀉粉,消化正常後再用腹瀉奶粉過渡到新奶粉,並同時補充益生菌改善消化異常,助順利轉奶。

2、轉奶時不吃怎麼辦?

嗅覺和味覺敏感的寶寶,可能對新奶粉的氣味或味道暫時不喜歡。對味道不喜歡,可能你要做好持久備戰的準備,這可能比腸道適應更難。因為,對味道的接受更具有主動性,關鍵取決於寶寶的喜愛程度,而腸道適應性多是被動的。

首先應該準備寶寶接受度高的奶嘴,硅膠和乳膠材質都試試。對味道排斥的寶寶,首推混合轉奶法,這種方法意在用舊奶粉中和新奶粉的味道來提高接受度。

轉奶方法確定後就別總更改,因為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也別頻繁換奶粉,因為你也不知道下款奶粉的味道寶寶是否就喜歡,換太多也容易拉肚子。我們要做的就是,比較有規律地給寶寶進食,不吃也彆強迫,更別馬上用其他食物來替代。

3、換段位時寶寶不適應,怎麼辦?

這主要體現在消化方面的不適應,由於是同品牌同類型奶粉,可以排除過敏的可能,味道差異也不會太大,當然若是對味道不喜歡就採用以上第2點提到的方法。當已經採用了正確的轉奶方式,適應情況仍無進展的,說明寶寶對高段位的奶粉還不適應。

為滿足寶寶成長需求,高段位奶粉的總蛋白含量增多,有的奶粉酪蛋白比例也會增高,當寶寶消化功能的發育沒有跟上年齡時,就可造成不適應,你可以換回低段位奶粉吃1-2個月再轉為高段位。

4、第一次吃奶粉必需從1段開始嗎?

每個段位都是根據寶寶消化吸收能力及營養需求配製而成,每個段位都有適應的年齡段,所以不一定非從1段開始進行。

不過,考慮到1段奶粉中乳清蛋白含量高,相對好消化吸收。胃腸功能不好且首次吃奶粉的寶寶,其月齡段在6-8個月的,選擇1段奶粉更能適應。1歲以後消化系統發育更加成熟,從3段開始嘗試也能順利適應。

為了讓寶寶適應新的食物,真是方法用盡,我們也不斷在實踐中總結出更多能幫助各位爸媽解決育兒難題的方法。不過,每個寶寶都是特別的,在餵養的過程中,爸媽們也可以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寶寶的育兒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