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這些牙齒問題,父母要當心!

孩子遇到這些牙齒問題,父母要當心!

“帶孩子去了一趟牙科,感覺精疲力盡,孩子看見那些儀器,就開始撒潑打滾……”一位媽媽在朋友圈感嘆看牙醫之難。

據調查,中國約有6-7億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其中以患齲病為最多,人均有2顆齲齒以上,全國約有20多億顆齲齒;牙周疾病患病率高達80%。廣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科孔祥波主治醫師提醒,預防重於治療,如果小朋友們常遇到以下幾種口腔問題,家長們可要多加留心。

乳磨牙齲壞不容小覷

一位8歲的女孩來醫院口腔科找孔祥波醫師看牙。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來看牙了,3年前,她剛滿5歲時就來看過牙。當時已經有好幾顆爛牙,其中一顆乳磨牙已經齲壞得極度接近牙髓腔。

孔祥波醫師介紹,“乳牙的礦化程度比恆牙低,更容易被腐蝕。第一乳磨牙靠近牙齦的位置(牙頸部)又有一個明顯的縮窄,比牙冠部細。於是第一、第二乳磨牙之間的縫隙就非常容易有食物殘渣嵌入,這個位置發生齲壞的概率很高,也會很容易發展成牙髓炎”。如果乳牙牙髓炎不治療,繼續發展就可能造成牙齦“膿包”,繼而影響恆牙的萌出。

許多孩子看牙時不聽話,是因為怕疼。孔祥波醫師說道:“雖然不打麻藥直接開髓會疼,但是10秒左右就能完成;打麻藥的話,雖然麻藥生效之後不疼,但是注射麻藥的那半分鐘也很疼,很多孩子打了麻藥之後,被那種疼痛嚇著了,反而會瘋狂哭鬧、反抗,導致治療無法完成。”孔祥波醫師提醒各位家長,每天務必幫助孩子刷好牙,別讓寶寶再因看牙而流淚了。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換牙的階段,許多家長認為“乳牙”遲早會換掉,對它們的齲壞不重視。更讓人擔心的是,有些家長把第一恆磨牙,也就是俗稱的“六齡齒”,誤認為是“乳牙”,對其齲壞不管不顧,以致於延誤了治療。

一位小男孩的左下第一恆磨牙爛得太厲害,發生了牙髓炎,到了醫院後,醫生告訴他的父母,需要做根管治療。孔祥波醫師介紹:“根管治療,首先要把發炎壞死的牙髓清理乾淨,然後把根管預備成符合要求的形狀,消炎以後把根管和齲洞充填起來。牙髓壞死以後,牙齒失去了牙髓的營養支持,會變得脆弱、容易折裂。”

如果是成年人,磨牙根管治療之後需要常規做一個牙冠保護牙齒。可是孩子們都還在生長髮育的階段,如果現在就做了牙冠,隨著將來的生長髮育,牙弓會變長變寬,現有的牙冠可能就不適合以後的咬合情況,所以需要待成年以後再做牙冠。

孔祥波醫師介紹:“第一恆磨牙大概在6歲左右萌出,因此被稱為‘六齡齒’,是口腔中咀嚼力量最大的一組牙齒。‘六齡齒’位於整個牙弓的中部,是牙弓的主要支柱,對於保持上下頜牙齒正常的排列,維持正確的咬合關係以及對保證頜面部的正常發育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很多家長把它們誤認為是‘乳牙’,對它們的齲壞不重視,不積極進行治療,往往會造成嚴重齲壞。”

一位開學就升4年級的女孩來到醫院,她告訴孔祥波醫師,自己是來做窩溝封閉的。

孔祥波醫師介紹,孩子牙齒髮育的過程中,在咬食物的那個面,會形成一些凹陷的窩和溝紋,叫作窩溝。窩溝容易滯留食物殘渣,導致爛牙。窩溝封閉是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齒的窩溝填平,使牙面變得光滑易清潔,口腔的致齲細菌和食物殘渣不能再進入,從而達到預防窩溝齲的目的。

窩溝封閉不會產生疼痛,小姑娘完全放鬆地躺在牙椅上,乖乖聽孔祥波醫師指揮,四顆第一恆磨牙的窩溝封閉輕鬆愉快地完成了。

“這位帶孩子來做窩溝封閉的媽媽很有智慧,值得鄭重表揚。” 孔祥波醫師表示,預防重於治療,提前做好窩溝封閉能幫孩子有效預防爛牙。

孔祥波醫師提醒家長:“孩子的牙齒健康不是小事,家長務必每天督促孩子刷好牙,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小愛護牙齒健康,做到提前預防、及早治療,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好牙。”

文/本報記者 楊淑夢 通訊員 張陽 劉文琴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孩子遇到這些牙齒問題,父母要當心!
孩子遇到這些牙齒問題,父母要當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