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这些牙齿问题,父母要当心!

孩子遇到这些牙齿问题,父母要当心!

“带孩子去了一趟牙科,感觉精疲力尽,孩子看见那些仪器,就开始撒泼打滚……”一位妈妈在朋友圈感叹看牙医之难。

据调查,中国约有6-7亿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其中以患龋病为最多,人均有2颗龋齿以上,全国约有20多亿颗龋齿;牙周疾病患病率高达80%。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孔祥波主治医师提醒,预防重于治疗,如果小朋友们常遇到以下几种口腔问题,家长们可要多加留心。

乳磨牙龋坏不容小觑

一位8岁的女孩来医院口腔科找孔祥波医师看牙。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来看牙了,3年前,她刚满5岁时就来看过牙。当时已经有好几颗烂牙,其中一颗乳磨牙已经龋坏得极度接近牙髓腔。

孔祥波医师介绍,“乳牙的矿化程度比恒牙低,更容易被腐蚀。第一乳磨牙靠近牙龈的位置(牙颈部)又有一个明显的缩窄,比牙冠部细。于是第一、第二乳磨牙之间的缝隙就非常容易有食物残渣嵌入,这个位置发生龋坏的概率很高,也会很容易发展成牙髓炎”。如果乳牙牙髓炎不治疗,继续发展就可能造成牙龈“脓包”,继而影响恒牙的萌出。

许多孩子看牙时不听话,是因为怕疼。孔祥波医师说道:“虽然不打麻药直接开髓会疼,但是10秒左右就能完成;打麻药的话,虽然麻药生效之后不疼,但是注射麻药的那半分钟也很疼,很多孩子打了麻药之后,被那种疼痛吓着了,反而会疯狂哭闹、反抗,导致治疗无法完成。”孔祥波医师提醒各位家长,每天务必帮助孩子刷好牙,别让宝宝再因看牙而流泪了。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换牙的阶段,许多家长认为“乳牙”迟早会换掉,对它们的龋坏不重视。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家长把第一恒磨牙,也就是俗称的“六龄齿”,误认为是“乳牙”,对其龋坏不管不顾,以致于延误了治疗。

一位小男孩的左下第一恒磨牙烂得太厉害,发生了牙髓炎,到了医院后,医生告诉他的父母,需要做根管治疗。孔祥波医师介绍:“根管治疗,首先要把发炎坏死的牙髓清理干净,然后把根管预备成符合要求的形状,消炎以后把根管和龋洞充填起来。牙髓坏死以后,牙齿失去了牙髓的营养支持,会变得脆弱、容易折裂。”

如果是成年人,磨牙根管治疗之后需要常规做一个牙冠保护牙齿。可是孩子们都还在生长发育的阶段,如果现在就做了牙冠,随着将来的生长发育,牙弓会变长变宽,现有的牙冠可能就不适合以后的咬合情况,所以需要待成年以后再做牙冠。

孔祥波医师介绍:“第一恒磨牙大概在6岁左右萌出,因此被称为‘六龄齿’,是口腔中咀嚼力量最大的一组牙齿。‘六龄齿’位于整个牙弓的中部,是牙弓的主要支柱,对于保持上下颌牙齿正常的排列,维持正确的咬合关系以及对保证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家长把它们误认为是‘乳牙’,对它们的龋坏不重视,不积极进行治疗,往往会造成严重龋坏。”

一位开学就升4年级的女孩来到医院,她告诉孔祥波医师,自己是来做窝沟封闭的。

孔祥波医师介绍,孩子牙齿发育的过程中,在咬食物的那个面,会形成一些凹陷的窝和沟纹,叫作窝沟。窝沟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导致烂牙。窝沟封闭是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口腔的致龋细菌和食物残渣不能再进入,从而达到预防窝沟龋的目的。

窝沟封闭不会产生疼痛,小姑娘完全放松地躺在牙椅上,乖乖听孔祥波医师指挥,四颗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轻松愉快地完成了。

“这位带孩子来做窝沟封闭的妈妈很有智慧,值得郑重表扬。” 孔祥波医师表示,预防重于治疗,提前做好窝沟封闭能帮孩子有效预防烂牙。

孔祥波医师提醒家长:“孩子的牙齿健康不是小事,家长务必每天督促孩子刷好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爱护牙齿健康,做到提前预防、及早治疗,才能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好牙。”

文/本报记者 杨淑梦 通讯员 张阳 刘文琴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孩子遇到这些牙齿问题,父母要当心!
孩子遇到这些牙齿问题,父母要当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