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是王耀武的老部下,他們二人的關係如何?

大不列顛的帝王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張靈甫就是一匹千里馬,而幸運的是碰到了王耀武這個伯樂。

都出自黃埔,王耀武是張靈甫的學友

眾所周知,黃埔軍校在中國大陸辦了二十三期,其中,前六期質量非常高。

王耀武是黃埔三期的,而張靈甫是名聲赫赫的黃埔四期。

出自黃埔本來就是兩人關係的加分項,但巧的是兩人都在國民革命軍第一師(王耀武先進去的,張靈甫後調入的),王耀武是營長,張靈甫是連長,這讓兩人關係更加不得了。

本來就是一個學校的,再加上是一個部隊的,因此王耀武對張靈甫作戰勇猛的特點非常瞭解,對張靈甫的才華和做人也很認可。

有了這個基礎,王耀武在抗戰時期對張靈甫就格外的信任了。

正是這種信任,成就了張靈甫,也成就了王耀武。


為了讓張靈甫上位,王耀武做過很多努力

王耀武和張靈甫都很厲害,雖然大家起點差得不多,但中原大戰後,王耀武升遷更快一些,到抗戰前夕已經是51師的師長了。

而張靈甫1933年是一師獨立團團長,之後的三年基本沒升官。同時生活中發生了幾件大事,娶妻、生子、殺妻、坐牢,享受過甜蜜,也品嚐了痛苦。

抗戰爆發後,所有軍人,只要不是罪大惡極之人,國民黨政府就給戴罪立功的機會。於是,張靈甫的生活又有了希望,因為又可以重新進軍營了。

張靈甫先給老師長鬍宗南發了信,希望能抱住這個大腿,可是胡宗南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回信。

於是張靈甫想到了王耀武,雖然此時的王耀武沒有胡宗南職位高,但為人很大氣仗義,因此張靈甫又給王耀武發了份信。

這一次回覆很快,因為王耀武一直很欣賞張靈甫的軍事能力以及人品,經過短暫的和上級溝通後,王耀武就邀請張靈甫來51師。

是從新開始嗎?當然不是,王耀武讓張靈甫官復原職任團長。


上面有王耀武的關係,自己又作戰勇猛,因此張靈甫升職很快,1938年升到了旅長,1941年已經是74軍58師師長了。

問題還是來了,王耀武要升集團軍司令了,那麼74軍軍長讓誰來繼任呢?按道理來講,副軍長李天霞是第一人選,但王耀武更看好張靈甫,於是王耀武來了個曲線救國,先調走李天霞,再調來過度軍長施中誠,1946年,張靈甫升任74軍軍長兼南京衛戍司令。

王耀武的目的達到了,讓自己的這個得力下屬成了抗日鐵軍74軍的軍長了,但同時因此事惹翻了李天霞,為後來張靈甫的全軍覆沒埋下了伏筆。

李天霞是誰?是王耀武三期的同班同學。可想而知,王耀武對張靈甫的欣賞程度。

張靈甫死的前後,王耀武悲痛不已


無論是抗戰,還是內戰,死人是很常見的,犧牲一些軍官也是正常的事情。

在孟良崮戰役最後時刻,張靈甫給老領導王耀武打了個電話,進行人生的道別。鐵血漢子王耀武聽到後,悲痛不已,泣不成聲。

知道愛將已是必死無疑,自己卻無能為力,這是何等的痛苦。


其實,王耀武比張靈甫還要小一歲,但卻一直充當著老上級、伯樂、兄長的角色,張靈甫從來也都是尊敬有加,從不直呼其名,而是言必稱“佐公”,可見其尊重。

一個疼惜、欣賞下屬,一個尊重、敬佩上級,真是難得的上下級。

王耀武和張靈甫的關係,像師徒,又像兄弟,像上下級,又像朋友,可以說張靈甫最好的朋友就是王耀武了,最欣賞他的也就是王耀武了。
可惜,國民黨內部矛盾重重,在粟裕將軍率領的軍團重重包圍張靈甫的整編74師時,李天霞和黃百韜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沒有進行有效支援,導致74師全軍覆沒,張靈甫被擊斃。
如果是王耀武的軍團在附近的話,張靈甫率領的74師全軍覆沒是不可能的。
當然,沒有如果,在這裡,對他曾經的抗日英勇舉動,只能致以深深的敬意!



藍風破曉


在張靈甫半生的軍旅生涯之中,王耀武是他最重要的一個貴人。在沒有正式成為王耀武手下悍將之前,他險些被埋沒。其實兩人剛開始不過是最普通的同事關係。北伐戰爭之後,張靈甫在第一師中擔任六團第九連連長,而王耀武則是在第五團擔任營長,王耀武官職比張靈甫高,但是並不是直系上司,更何況後來王耀武離開了第一師。
張靈甫還沒有混出名堂,卻因為殺妻之罪進了牢房。1937年,他的同僚四處周旋,將張靈甫保釋出來。張靈甫不甘心就這樣賦閒在家,他寫了一封信給了王耀武。王耀武手下的51師正在用人之際,任命張靈甫為上校團長。後來的十年,張靈甫忠心耿耿跟著王耀武,一榮共榮。

1939年,王耀武升任74軍的軍長,一手將74軍錘鍊成國民黨的第一王牌軍。整個抗日戰爭之中,74軍幾乎參與了所有的重大戰役,成為了王耀武的發家部隊。而張靈甫也一直跟在王耀武左右,參與了所有的戰鬥,並且屢立戰功。他在戰鬥之中的重傷次數可以說是國民黨將領之中最多的,可見每場戰役他都拼了全力並且帶頭衝鋒陷陣。只有這樣的悍將領頭,才能將手下的兵力培養成虎狼之師。直到後來張靈甫甚至在民間的大名已經蓋過了王耀武,大有成為國民黨第一名將的趨勢。王耀武對張靈甫十分欣賞也是信任有加,從他最後將74軍交給張靈甫就可以看出,兩人在戰場之上結下的戰鬥情誼非常深刻,絕不簡單。但凡王耀武有升職,張靈甫一定會緊隨其後。王耀武對張靈甫有知遇之恩,他對張靈甫的影響在張平時的治軍之中也能看出來,兩人相似之處很多,都是賞罰分明以身作則的優秀將領。
在私下的交往之中兩個更是交心的好友。王耀武和張靈甫同為國民黨的王牌將領,自信驕傲且爭強好勝,私下裡其實性格有著微妙的互補關係。張靈甫為人處世上沒有王耀武圓滑,許多時候還需要王耀武給他打圓場。張靈甫性子更加激進,直言不諱,對於錢財也不善於打理。而王耀武參軍前曾經經商,處世圓滑,在北伐戰爭之後他還開闢了第二份職業,做起了餅乾的生意,在功成名就的同時也有了一大筆財富。以致後來張靈甫手頭上緊張的時候,還開口去找老上司王耀武借錢。

王耀武對張靈甫身上的這些缺點倒是不在乎,他唯一看中的就是張靈甫的才幹和拼勁。對於張靈甫的作戰,王耀武曾經讚美他就是一條具有秦隴古風的血性漢子。在張靈甫因為老蔣的獨裁而最終死在孟良崮之後,王耀武親自在濟南為他舉行了盛大的追悼儀式,對於這個左右手的亡故,他十分痛心。

歡迎歡迎,祝你幸福。

以上


木劍溫不勝




雖然王耀武很粗獷,張靈甫很英俊。

但是王耀武很欣賞張靈甫。

俞濟時與王耀武皆任過74軍軍長,但是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的名氣竟然不如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這便難免引發聯想,難道是張靈甫從王耀武手中搶走了74軍?

實則不然。

我只要簡單說說王耀武於張靈甫之間的兩件事,便可以知道他們的關係如何了。



1933年張靈甫升任第1師獨立旅第1團團長,這年他與吳海蘭相識,然後結婚。

1935年張靈甫回家探親時槍殺了吳海蘭。

對於張靈甫“古城殺妻案”有兩種說法,一是吳海蘭沒忍住寂寞,給張靈甫戴了綠帽;一是吳海蘭偷了張靈甫的機密文件。

這件事通過張學良和于鳳至傳到了宋美齡的耳朵裡,然後又到了蔣介石的耳朵裡,同時吳海蘭的孃家人又通過媒體制造輿論,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影響,於是蔣介石迫於社會壓力便隨口判了張靈甫10年徒刑。但是,張靈甫的運氣很好,1937年抗戰爆發後,張靈甫被調服軍役,並且保留原有軍銜。

張靈甫原想回到胡宗南麾下,結果胡宗南因為此前的事沒有接受他,張靈甫站在路口不知走向何處。

這時,有個人站了出來。

王耀武當時佔了51師的番號,處於擴編、急需軍官的狀態,在看到張靈甫碰壁後,向他伸出了援手,讓他當了51師的參謀,隨後任305團團長。

張靈甫在戰場上所表現出來的“悍”讓王耀武欣賞不已,張靈甫也跟著51師屢獲戰功,積累了升官的資本。

如果沒有王耀武的招攬,便沒有日後意氣風發的張師長。



1941年10月58師師長廖齡奇因“臨陣脫逃”被蔣介石槍斃,張靈甫升任58師師長。

1944年被任命為74軍副軍長。

1944年3月王耀武升任第24集團軍總司令,隨後由施中誠接手74軍。1945年抗戰勝利後,74軍被調到南京駐防,成為所謂的“御林軍”。1946年施中誠升為第20集團軍副總司令後,74軍軍長的位置又空了出來,74軍作為蔣介石的寶貝疙瘩,蔣介石會讓誰來帶74軍呢?

為此,蔣介石找到了俞濟時,問他應該由誰接手74軍,俞濟時作為蔣介石侍從室侍衛長及第1處副主任,也知道蔣對張靈甫很欣賞,於是便推薦時任74軍副軍長的張靈甫。

蔣介石聽完俞濟時的答案後點點頭,想了想又去問了王耀武。王耀武也想了想,張靈甫自1937年加入51師後便一直跟著他,是難得的悍將,他確實很欣賞他,當然作為張靈甫的老領導,對於蔣介石對張靈甫的欣賞他也有所察覺,於是也毫不猶豫地推薦了張靈甫。

於是張靈甫當上了74軍軍長或者說整編74師師長。

張靈甫也自此走上了他軍事生涯的巔峰。

你猜,王耀武與張靈甫的關係如何?


吾與吾國


張靈甫是王耀武最信任以及最喜愛的部下,至於王耀武為什麼會喜愛張靈甫,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第一個就是張靈甫打仗非常勇猛,雖然現在很多人對張靈甫的抗日功績褒貶不一,但是張靈甫作戰的勇猛卻是無論如何都否認不了的,相對於王耀武總攬全局的大將風範,張靈甫更多的還是他敢死隊急先鋒的形象。


王耀武在是一名師長的時候張靈甫只是他手下的一名團長,當王耀武升為74軍軍長的過程中,張靈甫也慢慢被提拔為了師長。

74軍幾乎是打遍整個抗日主戰場的,這也為74軍在抗日戰爭結束後成為國民黨的五大主力奠定了基礎,如果說五大主力中的其他四大主力晉升還有著其他種種原因考究的話,那74軍完全就是靠自己的戰功鑄就這巨大的名聲以及輝煌成就的。

張靈甫親身士卒的勇猛以及戰鬥英雄形象

在這個過程中,張靈甫的貢獻是不容小覷的,雖然張靈甫在抗日戰爭中的戰功並不足以使他被評為抗日名將,但是他抗日英雄的名號總是免不了的。

在現代的戰場上,炮光彈影危險之極,一不留神就很可能會失去生命,所以很多將官都是遠遠躲在部隊後面遙控軍事大局的,很少有將官投入到戰火的第一線。


但這並不是說明他們怕死,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要顧全大局,因為將官和士兵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的謀略以及指揮,這些任務就是一個重擔,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承擔得起的。

而衝鋒陷陣卻相比容易了很多,如果將官加入了衝鋒陷陣中,固然會提升士氣,但是如果一不小心被流彈所打死了呢?那接下來該怎麼辦?雖然有著預備的軍官可以暫時接替位置,但是突然間的接替總該有個磨合的時間吧?

磨合的過程總是很不順心應手的,這個過程也必定會對整個戰局造成影響,這個時候如果戰敗了,那後果誰負責?

所以這就是將官很少會投入衝鋒陷陣中的原因,但是張靈甫卻反其道而行,他每次帶兵打仗總是要身先士卒的,雖然他的身上受到了無數的戰火傷害,但他也總是能在千鈞一髮之際保住自己的性命,可以說得上是非常幸運的。

而因為有著張靈甫這位大軍官的帶領,他手下的士兵們士氣都會猛然高漲起來,張靈甫所帶領的部下也總是能拔下難以攻打的敵軍要寨,立下別人想也不敢想的戰功、留下別人拼死一輩子都獲得不了的英雄形象。



張靈甫的悍不畏死在當時是被媒體打造成了英雄形象的,因為張靈甫不怕死的精神在當時的抗日戰場上非常可貴,所以張靈甫的每次受傷都會被國民黨宣傳,這對鼓舞抗日戰場上的士氣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張靈甫雖然在大局上沒有太過於巨大的戰功,但是他的行為卻足以讓他成為一個人們所矚目的戰鬥英雄,可以說張靈甫就是74軍面對媒體公眾的一個戰鬥標杆,面對如此英勇的下屬,沒有哪一個長官是不喜歡的,王耀武如此,蔣介石也是如此。


張靈甫的廉潔以及與王耀武的親密聯繫

第二個原因就是王耀武對張靈甫知根知底,他們二人曾經在北伐戰爭中呆在同一個陣營裡,有著比較深入的接觸,後面要不是張靈甫因為殺妻被關了起來,他可能早就被提拔到更高的高度了。

所以在抗戰爆發後,王耀武對自己這位曾經相識過的黃埔同學有著很深的印象,所以這才把張靈甫招入了自己的部隊中,從這方面來說,王耀武對張靈甫有提拔之恩,而張靈甫對王耀武的提拔重用也非常的感激,從這方面來看,張靈甫其實早已經成為了王耀武的心腹,面對心腹,王耀武自然是要照顧有加的。



還有張靈甫本身非常的廉潔,在是74軍英勇標杆的同時,也兼任著74軍道德的標杆。

張靈甫曾是北大的高材生,又非常的喜歡書法、書畫,可以說得上是十足的儒將,平常不嫖不賭不抽菸,雖然王耀武並算不得是一個廉潔的人,但卻並不代表他不喜歡廉潔的人,對於張靈甫的廉潔他還是很喜歡的,因為張靈甫可以為他掩蓋掉軍中的其他不足之處,從這方面來說,張靈甫受到王耀武的重用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李天霞、張靈甫和施中誠

所以在王耀武的心目中,他是將張靈甫當成是自己接班人的,在抗日戰爭後期,王耀武因為戰功巨大不得不上升到集團軍副司令時,他為了幫張靈甫鋪開一條道路,將當時74軍中除他之外戰功最大的副軍長李天霞排擠走了。


在抗日戰爭中,李天霞的戰功絕對是要大於張靈甫的,只不過因為他的心沒有向著王耀武,而且少了很多張靈甫身上吸引人的特質,所以就被王耀武將他從74軍中踢了出去,給他擔任了一個普通軍的軍長,然後從另一個軍中調來了施中誠擔任74軍的軍長。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說一下施中誠這個人,相信關注民國史的人都知道民國女俠施劍翹為父報仇槍殺孫傳芳的事情,當時施劍翹為了幫自己的父親報仇,她把希望寄託在了自己的堂弟施中誠身上,為此她還專門帶著施中誠去會見了自己父親的老上司張宗昌,給施中誠安排了一個潛力巨大的職位,這才使得施中誠的未來有了可能。


不過在施中誠發展到一定的地步後,他卻違背了當初的誓言,放棄了為伯父的報仇,在施劍翹槍殺孫傳芳的事情廣為人知後,施中誠受到了很多人的指責,不過後來因為輿論的變向,施中誠才從罵名中擺脫了出來,至此開始平步上雲天。

不管怎麼說,張靈甫都是王耀武心目中最合適的接班人,所以在王耀武的提攜以及蔣介石的看重下,張靈甫才能在抗日戰爭結束後,接替整編七十四師師長的位置,成為了這支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控制者,最後也因為他將自己在74軍年代的猛攻全盤帶入了自己的整編師長位置上,最終導致七十四師折損在了孟良崮上,鑄就了他的死亡。

所以說張靈甫和王耀武的關係是非常親密、親切的,他們既有著同學的情誼,也有著王耀武對張靈甫的提攜之恩和對優秀下屬的看重,中國自古到今都是一個人情社會,不論王耀武再如何的戰功勳赫、再如何的威猛無雙,總是避免不了中國自古就有的人情圈的,就算有著再強大的能力,如果受不到上司的歡心、得不到上司的認可,那道路也終將會非常的難走,這是中國職場的怪圈。


孤客生


兩人可以說是惺惺相惜,麼有王耀武的支持,張靈甫不見得能坐上整編74師師長,要知道張當時還有個競爭對手李天霞,他可不是像紅日電視劇中演的那麼不堪,還是有一定本事和能力的,不然也不會去爭這個師長,在黃埔比張靈甫資歷還老,張靈甫是沒有優勢可言的。74師原是74軍,頭兩任軍長俞濟時、王耀武都是國民黨中公認能征善戰的將軍。

74師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抗日戰爭的重大戰役都離不開74師的影子,是在戰場中成長起來的,而張靈甫在抗日戰爭中也是屢建奇功,受到了王耀武的賞識,才一步一步走上了師長的位置,在74師王耀武是張靈甫的直系領導,兩人接觸的機會是很多的,張靈甫的一舉一動都在王耀武的眼中,在戰場上一往無前的張靈甫的軍事才能逐漸受到重用,對於向王耀武的精英知道繼承人的重要性,74師這個嫡系王牌師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怎麼會交到一個庸碌無為的人手裡,而張靈甫和王耀武兩人雖為上下級,但實際以兄弟相稱,74師在國民黨軍隊中的位置相比不用多說就知道,五大主力之一,全美式裝備王牌師,後來在消滅74師的時候是付出了重大的代價。

張靈甫也是人中之龍,憑藉自己的本事在加上王耀武的支持一舉坐上了74師師長的位置。而兩人在戰爭中也是共患難,戰爭年代的戰友情非同一般,是生死相依擋子彈的,所以兩人的關係是很好的,不好也不會把師長的位置給他。


周至獼猴桃直營


張靈甫能夠在抗戰後成為整編七十四師的首任師長,掌握國軍中王牌的王牌,絕對離不開王耀武的提拔!尤其是在李天霞和張靈甫的競爭中,最後張靈甫能成功上位,也離不開王的支持,所以,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絕對是槓槓的。

王耀武絕對比張靈甫的抗戰功勞高

問答上有一道題說,為什麼感覺王耀武沒有張靈甫出名?其實,有這種錯覺的人,就是歷史讀少了,關注史論縱橫天天給你嘚不嘚。

整編七十四師之所以名聲在外,不是因為張靈甫帶的好,而完全是因為這隻部隊的前身七十四軍在抗日戰場上的表現,然而,整個抗戰時期,七十四軍前期的軍長是蔣介石的心腹愛將俞濟時,後期的軍長則是王耀武。

很多人在評價張靈甫的時候會把整個七十四軍的抗戰功勞都歸功到張靈甫身上,其實這是有失偏頗的,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時,張靈甫還是一個上校團長,到1944年才升任副軍長,抗戰結束後1946年才升任軍長,然後進行改編,到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戰死,也就一年的軍長,死的時候才四十四歲。

所以,在抗戰中,七十四軍的功勞其實大部分都是王耀武打下的,張靈甫的確也厲害,在戰場上也立了很多功,可以說是王耀武比較倚重的一個人,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二人的主次地位。

張靈甫的發展絕對離不開王耀武的提拔

張靈甫的名聲在當時並不怎麼好,當時張靈甫槍殺自己的妻子,被送上法庭,後來傳到宋美齡的耳朵裡,當時宋美齡在做婦女方面的工作,一聽這事,那還得了,就給蔣介石吹風,你的黃埔學生殺了媳婦,這事怎麼辦。

老蔣一生最聽宋美齡的話,因此要求法辦。

1937年全面抗戰的時候,張靈甫剛從監獄出來,想回到胡宗南的第一軍系統,胡宗南當時迫於壓力,沒給信,後來張靈甫就寫信給王耀武,總而言之就是要王耀武“拉兄弟一把”。

於是王耀武要張靈甫到七十四軍任高級參謀。

從此開啟了張靈甫開掛式的升遷履歷,先是上校團長1938年任旅長,1940年任副師長,1941年任師長,1944年任副軍長,1946年任軍長。九年時間,一個黃埔四期生,從一個團長做到王牌軍的軍長,尤其是張靈甫這樣“劣跡斑斑”的人,王耀武可謂是一片苦心啊。

相比於王耀武另一個同事兼好友,並且是黃埔同期生的李天霞,張靈甫剛到74軍的時候,李天霞就是副師長,比張靈甫的履歷早了三年。到抗戰結束後,兩人同時授予少將軍銜,可見王耀武對張靈甫的抬愛。

王耀武為何最終選擇了張靈甫

至於王耀武為什麼最後選擇了張靈甫而不是李天霞,在縱橫看來,李天霞是自己的同窗兼好友,並非自己的嫡系,如果將來有什麼事的話,李天霞未必會站在他這一邊,尤其是七十四軍這支王牌軍。

張靈甫就不一樣了,張靈甫無論是在黃埔的資歷,還是在軍中的資歷,妥妥都在王耀武之下,就像快樂大本營一樣,何炅和維嘉雖然關係好是同事,共事多年,兩個人像兄弟一樣,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何炅捧的還是杜海濤,杜海濤更像是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學生。

王耀武和張靈甫在在個性上,也有不少共同點,兩個人都很有一些國民黨王牌將領的氣質:驕傲自信,豪爽直率,固執倔強,爭強好勝,而且難得的是,兩個人的私生活都稱得上嚴謹;尤其是在治軍方面,兩個人都是賞罰分明,恩威並用,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王耀武會選擇更像自己的張靈甫。

得知張靈甫在孟良崮被包圍後,心裡很是著急,張靈甫身亡後,王耀武是老淚縱橫啊!在濟南為張靈甫舉行了盛大的追悼儀式後,並親自主持編制了《追悼大會紀念冊》,發誓要為愛將張靈甫報仇。

結果後來王耀武不但沒能替張靈甫報仇,自己也成了階下囚。

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沒有王耀武,就沒有張靈甫,離了張靈甫,王耀武也不行!


史論縱橫


中國人講究朋友圈,王耀武和張靈甫都是黃埔軍校畢業的,自然就成為了師兄弟關係。加之二人曾經都在天子門生胡宗南手下混過,交情自然非同一般。張靈甫也非常爭氣,王耀武交給他的任務都完成得很好。王耀武升任第74軍軍長之後,為了能牢牢掌握第74軍,王開始培養自己的親信,張靈甫就是培養的對象。



張靈甫抗戰初期是黃埔三期(與王耀武是同學)畢業李天霞的手下,短短几年時間就和他平起平坐了。資歷高於張靈甫的李天霞認為第74軍軍長非他莫屬。豈料,和李天霞為同學的王耀武非但沒有提拔同學,反而調至第100軍當軍長,讓自己的鐵桿張靈甫去陸軍大學將軍班深造,接任第74軍軍長。王耀武之所以不讓李天霞接任第74軍軍長有好幾個原因。一是李天霞剛愎自用不服從指揮;二是喜歡投機取巧,善於溜鬚拍馬(後臺是錢大鈞);三是經常嫖娼,個人品性和作風不太好。李與張爭奪第74軍軍長失敗,也為孟良崮戰役時張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歷史軍魂


老有人拿王耀武和張靈甫對比,其實他倆或者說張靈甫根本沒法和王耀武比,為什麼呢?因為是上下級關係,關係還行吧。

1937年8月,王耀武奉命率51師從漢中開赴上海參加淞滬戰役,開始了74軍抗日的第一場血戰。 張靈甫此時遠在武漢,沒有隨王耀武參戰。退一步說,即便張靈甫隨軍到了上海,僅僅是高參虛銜而非實兵指揮,作用和戰績也將極其有限。 戰後的1937年10月,51師所屬的153旅新組建了第305團,王耀武任命張靈甫為團長。張靈甫此前沒有參加過抗日戰事,這一團長之職得來是因為有了王耀武早已內定的實缺,而非所謂“因功”。

隨後,王耀武率51師參加為期6天的南京保衛戰,張靈甫生平第一次接觸日軍。因整個戰役中國軍隊一方部署紊亂,指揮錯誤,最終被迫匆忙撤退,釀成民族永久的傷痕——南京大屠殺。此時的張瘸子(張靈甫)和王佐民(王耀武)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其表現更談不上什麼英勇! 1938年7月,國民黨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嶽指揮74軍等部10萬餘人,在江西德安萬家嶺巧設“口袋陣”,斃傷日軍近萬人,史稱萬家嶺戰役。 這一戰役中,74軍軍長俞濟時奉命負責核心陣地張古山戰場。率51師參加後期戰鬥的王耀武下令各團機關槍集中使用,同時指令張靈甫部攻打張古山,帶隊衝鋒的也另有其人!


李三萬的三萬裡


1944年2月,抗日鐵軍第七十四軍軍長王耀武升任第24集團軍總司令,下轄第七十三、七十四和第一零零軍,該集團軍幾乎就是專為王耀武而設,蔣介石對王耀武的信任也達到空前的程度,特許王耀武可自行決定集團軍內團以上軍官的人事升遷。

既然軍長位置出缺,副軍長李天霞無論以資歷還是戰功接任似乎都順理成章,王耀武居然私下徵求第58師師長張靈甫的意見,張靈甫關鍵時刻坑殺李天霞:“歡迎施軍長回來領導七十四軍”,王耀武居然也這麼辦了!

(蔣介石、陳誠和王耀武)

這關係就不一般了,儘管張靈甫肯定有私心,因為他暫時還夠不著軍長職務。

王耀武黃埔三期畢業,起家部隊是補充第一旅和後來的第51師,1937年他任該師師長時,剛剛被釋放的張靈甫前來投奔學長,原因是兩人曾經都在胡宗南的第一師混過世界,互相是比較瞭解的,所以儘管51師暫時沒有團長實缺,王耀武還是給了這個熟悉的學弟以師部上校參議,這算收留之情和知遇之恩,同時也應該注意到,黃埔四期張靈甫正是出自王耀武的基本部隊,這對後來第七十四軍的人事影響是蠻重要的。



萬家嶺大捷後,王耀武升任七十四軍副軍長兼第51師師長,而張靈甫因為“夜襲張古山”作戰勇敢被提升為該師153旅旅長,成為王耀武左膀右臂式的人物,一個著力提拔,一個玩命表現,自然關係匪淺;

到1940年,俞濟時調離,王耀武轉正,高安腿傷傷愈的張靈甫歸隊,隨即被師兄保舉為七十四軍58師副師長,這就算邁進師級門檻了,距離張靈甫因“殺妻案”被釋不過三年光景,已經連蹦正團、副旅、正旅、副師四級。

第七十四軍名揚天下的一戰是1941年“上高戰役”,第58師師長廖齡奇參訓未歸,副師長張靈甫代理師長大破日軍第34師團大賀茂,而倒黴的廖齡奇半年後因為擅自離隊被槍決,雖然下手的是薛嶽,但是王耀武沒有力保也是事實,張靈甫順勢轉正為第58師師長。一個殺人犯,在抗日戰場上四年完成逆襲,成為中央軍主力師長,除去張靈甫作戰賣力之外,王耀武的著力提拔也是個重要因素。



回到開篇,王耀武調走李天霞任一零零軍軍長,引施中誠回主第七十四軍,不到三個月再次擢升張靈甫為副軍長兼第58師師長,湘西會戰後火速安排張靈甫入陸軍大學鍍金。抗日戰爭結束後,1946年秋,王耀武一頓上下運作,將非黃埔出身的軍長、南京警備司令施中誠明升暗降為第20集團軍副總司令,再聯手俞濟時PK掉錢大均做後臺的李天霞,終於將陸大歸來的張靈甫送上第七十四軍軍長的寶座,整編後兼任“首都警備司令”。

歸根到底,王耀武就是想把這支精銳之師控制在自己系統裡,此乃國軍慣例。而他與張靈甫的關係,那就是穿一條褲子的老長官和老部下,用著順手,看著順心。



(陸軍大學時的張靈甫)


度度狼gg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曾經因殺妻案轟動全國,導致蔣介石“震怒”,發“手諭”將其關押的張靈甫,僅僅在監獄呆了一年,就被蔣介石以“用人之際”為由釋放。而為張靈甫求情的,就是時任第51師師長的王耀武。



王耀武出身黃埔三期,而張靈甫則黃埔四期畢業,因此,張靈甫是王耀武的師弟。早在北伐時期,張靈甫和王耀武都在第一師任職,張靈甫為連長,而王耀武則任營長。雖然沒有直接統屬關係,但兩個人也曾共事。這也許也是張靈甫修書請王耀武幫忙的原因吧。

入獄之前,張靈甫一直在胡宗南麾下,但出獄之後,張靈甫則進入了王耀武的51師,擔任上校團長。在此後的十年間,一直到1947年,張靈甫在孟良崮戰役被擊斃,他一直在王耀武麾下。也就是說,王耀武一直是張靈甫的上級,張靈甫也一直是王耀武十分看重和欣賞的部下。





國民黨軍中一直有“三李不如一王”之說,也有“寧碰閻王,莫碰老王”的說法,作為出身黃埔三期的學生,在極重資歷的國民黨軍隊內部,卻後來居上,一手帶出了國民黨五大王牌之一的74軍,並擔任國民黨山東省主席等職,王耀武的功績幾乎都是槍林彈雨中廝殺出來的。

尤其在1939年6月,王耀武升任74軍軍長以來,王耀武率領74軍始終在抗日前線,幾乎參與了所有對日作戰。王耀武率部先後參與了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上高會戰等等戰役,並取得了萬家嶺、雪峰山等多場戰役的勝利。可以說,王耀武的威名完全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



作為74軍在一名團長,作為王耀武的愛將,張靈甫也隨軍參與了幾乎所有的戰鬥,表現十分優異,屢立戰功。但是,現在網上有一股很奇怪的吹捧,幾乎將國民黨五大王牌之一的74軍所有的戰績都按在了張靈甫的頭上,張靈甫大有成為國民黨第一名將的趨勢。

這顯然是說不通的,從1939年王耀武擔任74軍軍長以來,74軍完全是在王耀武的指揮下打出來的,張靈甫作為軍官之一,當然也有其功績,但顯然不應該、也不可能將74軍的戰功都安在張靈甫的頭上。



王耀武一直是張靈甫為得意部下和愛將。張靈甫能夠在與資歷更深的李天霞競爭中勝出,最終擔任74軍軍長,也離不開王耀武的大力推薦和支持。甚至在孟良崮戰役張靈甫身死後,王耀武十分心痛,他親自主持了“山東戡亂殉國黨政軍民追悼大會”,併為《追悼大會紀念冊》親自書寫了祭文和代序,可見王耀武對張靈甫身死的痛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