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年頭,還有多少人會去寫詩?既不能掙錢,又矯情,似乎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了…

可這部韓國電影,主人公從頭到尾都在寫詩。別誤會,這不是一個曲高和寡的文藝故事:《詩》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2010年,韓國,某小鎮。

65歲的楊美子,是一名鐘點工。她和15歲的外孫生活在一起,每天,美子會給外孫備好早飯,然後出門工作。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如果你在路上和美子相遇,一定會覺得,她是一個有錢老太太。

她化著精緻的妝,穿著花裙子,搭配漂亮的帽子、絲巾,舉止優雅,說話輕聲細語,看上去至少比實際年齡小10歲。

在這個破舊的城鄉結合部,她太時髦了,跟周圍格格不入。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可是一到僱主家裡,她立刻被“打回原形”:換上廉價的衣褲,顧不得什麼髮型妝容,挽起袖子洗衣服、打掃房間,伺候半身不遂的老頭洗澡…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美子的日子其實過得很拮据。

早些年,女兒離了婚,把孩子扔給美子,就不管了。美子領著政府救濟金,再加上微薄的鐘點工工資,既要養活自己,還要負擔外孫的學費和生活費。

更要命的是,她最近還被證實患上了阿茲海默症…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雖然日子難過,但美子沒有自怨自艾,她每天都會精心打扮之後才出門,另外,她還有一個和窮困生活不太相稱的愛好:寫詩。

她報了一個寫詩培訓班,為了寫出一首完美的詩,她仔細觀察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路邊的花草蟲鳥、家裡的鍋碗瓢盆、街坊鄰居的表情動作…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鄰居問她:你為什麼抬頭看著樹?

美子說:我要認真聽它說什麼,我要記錄下一切美的東西。

她認為,生活充滿詩意,只要用心觀察,一定能寫出美妙的詩句。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有一天,一通電話打破了美子的平靜生活:外孫和五個同學,強姦了同校的一名女生,女孩不堪侮辱,投河自盡。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另外幾個男孩的父親找到她,他們決定,找女孩的母親,花錢私了…

美子又害怕又生氣,她不知道如何面對那個痛失女兒的母親,不知道到哪裡籌錢賠給她,更不知道如何面對外孫的罪行…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詩》,由韓國導演李滄東執導,2010年在韓國上映,豆瓣得分8.4,獲得第63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第32屆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有網友評價:電影充滿透明而熾烈的感染力,導演不露一絲說教的功力令人折服。在窘迫現實面前,這個患老年痴呆的老太太,對真善美近乎稚純的追求顯得無力和荒唐,也因此更加純粹。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很多觀眾,尤其是西方觀眾,當年在影展上看完這部電影時,都疑惑不解:為什麼這個老太太不把外孫犯罪的消息告訴女兒,而是選擇獨自面對,自己承受?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在得知外孫的罪行後,美子生活照舊,每天依然是給外孫準備三餐、照顧中風的老頭、上寫詩班…唯一的變化,不過是在衛生間洗澡的時候,故意開大水龍頭,藉著水聲偷偷抽泣。

大多數時候,東方人排解痛苦的方式,是壓抑和沉默。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外孫闖下的大禍,恐怕是美子人生中碰上最大的難題,一開始,她選擇了逃避。

在男孩家長們的商討中,她始終沉默不語,甚至中途退場;她瘋狂的參加詩歌分享會,拼命的記錄寫作素材,想借寫詩暫時忘卻現實的煩惱;面對女孩的母親,她不敢表明身份,落荒而逃…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她本以為自己也能像那些男孩家長一樣,冷靜的談論案件、商量賠償金額、研究談判對策,然後等事件慢慢平息,就像輕輕擦去粉筆字一樣。

可是時間越久,她的愧疚感卻越強烈,終於她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心安理得做壞事。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詩”在美子的生活中,是對美好的嚮往,是熱愛生活的體現,她希望藉助詩,在庸常瑣碎的生活裡,留住一點美好。

可是案發之後,她發現,寫不出詩了。

當她看到,幾個強姦犯的爸爸,在提及孩子犯下的錯時顯得雲淡風輕,甚至還要吃飯慶祝事情終於搞定了,當她看到,外孫對被害女孩的遺照無動於衷,還能心安理得的看電視…

美子意識到,對惡的容忍和縱容,和美好的詩句,沒有任何關係。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當至親的人犯下大罪,致人性命,並且毫無悔改之心...你會如何選擇呢?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大義滅親”的故事。但尹靜姬的表演,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老奶奶在對親外孫的護短,與作為一個有道德、有負罪感、有羞恥感的老人,在兩個角色之間的糾結與掙扎...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美子終於決定,勇敢面對現實。她去參加女孩的告別儀式,去學校看女孩被強姦的實驗室,去看她生活過的地方,去看她跳河的那座橋…她想了解這個女孩,生前到底經歷了什麼。

為了籌到賠償金,她甚至出賣自己的肉體…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最終,她把外孫送到了警察手中。

她用自己的方式道歉、補償,完成了自我救贖,也終於寫出了自己滿意的詩。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在那一刻,她明白,在寫詩這件事上,什麼技巧、靈感、經驗,都不如一顆純淨的心來得重要。

這部韓國電影,西方人看不懂,可卻能戳中每個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