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VS國際品牌,未來十年酒店業誰主沉浮?

改革開放至今,中國酒店業的發展過程中,國際品牌曾經在國內酒店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憑藉成熟的品牌、酒店管理以及資本運作等方面的競爭優勢,國際酒店品牌不斷加碼中國市場。而高昂的品牌加盟管理費用,國際貿易摩擦中的潛在風險和不夠“接地氣”的市場策略,也使得國際品牌在日益白熱化的酒店市場競爭中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在剛剛過去的“2018中國酒店品牌高峰論壇”中,酒店業的下個十年裡,酒店品牌在中國的發展趨勢究竟是更趨於國際化還是民族化無疑是論壇中的重要議題。


民族品牌VS國際品牌,未來十年酒店業誰主沉浮?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酒店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 2017年底,國內高端酒店品牌的拓展速度首次超越國際高端酒店品牌,客房增長率達到6.6%。

此次國內高端酒店品牌客房增長率領先國際高端酒店品牌,釋放出市場回暖信號,也印證了中國民族品牌的快速發展。而談到民族品牌的崛起,我們不得不提的是在今年的“高參獎”頒獎典禮中,榮登榜單獲得“中國最佳服務設計酒店”的上海靜安崑崙大酒店。


民族品牌VS國際品牌,未來十年酒店業誰主沉浮?



2018年1月1日,原上海希爾頓酒店品牌正式更換為靜安崑崙大酒店。作為首批進入中國的外資品牌酒店之一,它已屹立於繁華的上海靜安寺區域三十載,見證了這三十年上海乃至中國酒店業的蓬勃發展,也為中國酒店業培養了一批批職業經理人。

酒店的品牌更換,從一個角度看,或許是順理成章。這份順理成章,來自於市場。國際品牌走進中國有其歷史原因,改革開放初期需要更多國際品牌服務各國賓客。如今,無論酒店業主、客源、職業經理人都已逐漸以中國為主,中國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結合高端、現代生活方式潮流創新體現中國文化、中國服務,也是必然。


民族品牌VS國際品牌,未來十年酒店業誰主沉浮?



而令人欣喜的是這家已經開業30年備受好評的酒店在經歷品牌更換的華麗蛻變後表現更加優異。靜安崑崙大酒店不僅在換牌後第一百天就迎來了首個滿房日,更在貓途鷹等國內外預訂平臺上都收穫了入住賓客的一致好評。

很多酒店的忠誠客戶發現,品牌的更換不僅沒有影響酒店的品質,他們熟悉的服務團隊不但大多繼續留任,酒店更從各項產品細節設計入手,進一步提高了服務品質與產品質量,酒店客人的獲得感甚至比以往更高。


民族品牌VS國際品牌,未來十年酒店業誰主沉浮?



不僅如此,靜安崑崙大酒店還於近日榮獲了國際安全酒店聯盟頒發的最高級別安全認證。作為中國首家獲得最高級別認證的酒店,靜安崑崙大酒店在保障賓客安全上發揮了極高的主動性。

民族品牌VS國際品牌,未來十年酒店業誰主沉浮?


在提供安全住宿環境的基礎上,酒店也圍繞著中國特色、高端品牌這一思路,不斷完善賓客服務水平,在維持高標準服務的前提下又融入新的中國文化體驗。中國傳統的待客之道與傳統禮儀被很好地融入到酒店的對客服務中,“中國最佳服務設計酒店”可謂實至名歸。

曾經的上海希爾頓換牌為靜安崑崙大酒店,展示了民族酒店品牌正在向高端創新發展的蓬勃之勢。中國酒店業是否將從此翻開新的篇章,民族酒店品牌即將在中國市場上創造出的絢爛未來,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