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能科技第三次發布技術路線圖!HJT超跑技術!

受益於政策紅利的激發與產業技術的日臻成熟,我國光伏產業累計裝機規模和新增裝機規模連續多年領跑全球。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突破53GW大關,佔據了全球裝機總量的半壁江山。其中,光伏電站33.62GW,同比增長11%;分佈式光伏19.44GW,同比增長3.7倍。

5月28日,晉能科技第三屆開發者論壇(簡稱JDF 2018)上,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博士指出:“在我國光伏行業高速發展並迎來平價上網時代的前夕,市場對高效創新技術、度電成本降低的訴求也越發迫切。一方面,我國大力推行的領跑者計劃為各家企業提供了公平競爭的舞臺,以PERC為代表的高效技術迭代升級,為光伏產業步入高效化、智能化時代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另一方面,在產業跨入平價時代的關鍵節點,業內更需超高效發電技術的加持,從而最大賦能光伏電站潛力,進一步帶動系統成本的降低和發電量的提升,而目前缺少的或許是給此類超高效技術進入市場的機會。”

從今年公佈的第三批領跑者計劃招標結果來看,PERC高效技術“鋒芒畢露”。在七大第三批領跑者基地總計33個發電項目當中,採用PERC技術的項目達22個,佔比高達66.7%。

作為業內的技術實力派,晉能科技在PERC等高效技術上已進行了豐富儲備,並先後向領跑者項目供應了一批高效組件。在技術優勢方面,晉能科技高效單晶PERC組件採用先進的ALD背面Al2O3鈍化工藝,背面採用皮秒激光開槽,降低激光對硅片的損傷;由於採用了業內先進的電池後處理工藝,晉能科技PERC組件首年光衰還低於1.5%,優於常規單晶產品,也遠遠高出業內PERC4%~10%的平均水準。

除PERC電池技術外,MWT、N型電池、HJT等一批新興高效技術產業化也在提速,而晉能科技也正以堅實的技術力量重新定義先進技術的新高度。目前,晉能科技HJT電池量產平均效率達23.27%,量產最高效率可達24.04%。在未使用半片、MBB等組件提效技術前提下,量產60片單面組件最高功率達到332.6W,組件雙面性達89.61%,並有望在2018年年底實現24%的電池量產平均效率。自2017年7月HJT實現批量出貨以來,產品良率始終保持高位水平。今年3月份測試分選顯示,HJT良率已突破97.42%。

由於具備雙面發電的特性,在草地、水泥地面、雪地、反光布等場景下,組件背面可產生10%-30%額外發電量。功率溫度係數低達-0.27%/℃,相比普通多晶組件,晉能科技的異質結組件在75℃工作溫度下可挽回34%的發電量損失。在晉能科技位於山西晉中的實驗電站中,相同佔地面積,HJT組件發電量較常規多晶組件發電量增益25%-40%。隨著盛夏的來臨,HJT的溫度係數優勢將更加明顯。

歷經多年對高效技術研發與應用的潛心投入,楊立友在本屆JDF上也發表了他對HJT異質結技術發展趨勢的預判:隨著超高效異質結量產規模的擴大,未來生產成本將大幅下降,突破性降低光伏發電度電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