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以惡意揣度別人的人,活得都不快樂

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一些喜歡以惡意揣度別人的人,這樣的人往往自以為是,先入為主,好像任何人的所作所為都不符合他的想法,都在與他作對,不管掩飾得多麼巧妙,他們活得都不會快樂。

喜歡以惡意揣度別人的人,形形色色,各有不同。

喜歡以惡意揣度別人的人,活得都不快樂

有的人,身上有被迫害妄想症,隨時會對周圍人產生惡意的猜測,以為別人的任何舉動都是有害於自己的。這樣的人,心裡對自己非常不自信,儘管很多時候他是一個既得利益者,卻總把自己放在一個受害者和弱者的位置,別人爭取正當權益的舉動,在他看來往往是對自己的威脅。於是,依據自己的惡意揣測,他對人家或態度冷淡,做敵對狀,或風言風語,信口開河,無端詆譭,好像周圍的人都是施害者,就他是無辜者。有被迫害妄想症的人,表面上給人一副正直善良的感覺,骨子裡卻小氣下做得很,他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且時不時對他所惡意揣測的人施以顏色,讓別人感覺莫名其妙。

喜歡以惡意揣度別人的人,活得都不快樂

有的人,嫉妒心強,看到別人某些方面比自己強,不是見賢思齊,而是惡意揣測別人得了潛規則的便宜。在職場,這樣的人很常見,他們自己不努力,別人努力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便心理失衡,妒火中燒,惡意揣測隨之而來。在他看來,那些取得成績的人,一定不是通過正當途徑得來的,是不是抱了某位領導的大腿?或者和上司有親戚?對一些能力比自己強的女同志,他們更是惡意揣測,把人家想象成和領導關係曖昧,你說虧心不虧心?

喜歡以惡意揣度別人的人,活得都不快樂

有的人,因為曾遭受不公正對待而對別人產生嚴重的戒備心,遇到事情心理防範機制即時啟動,生怕別人不能公正對待自己,嚴格意義上說,一定的戒備心算不上惡意揣測。這樣的人,我是懷著深深的同情的,畢竟人家曾經受到過傷害,受過傷害的人哪能輕易忘記疼痛呢?魯迅先生在《紀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中寫到:“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當年,年輕學子的慘死,讓魯迅先生髮出這樣的憤慨,沒有人覺得有什麼過分的地方。時過境遷,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公,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心存戒備還是情有可原的。至於那些因為遭到不公正待遇而受傷害的人,他們心懷惡意揣度別人只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再受傷害 ,我想與人是沒有什麼害處的。這個世界上的人,不都是好人,但也並非所有人都像你惡意揣測的那麼懷。

喜歡以惡意揣度別人的人,活得都不快樂

有的人,天生賤態,沒事琢磨人,不管與自己有無關係,總是以自己可憐的認識惡意揣測別人,意淫自足。現實中常見這樣的人,他們不好好工作、生活,卻專門盯著別人,對他人的一舉一動特別感興趣,而且,拿自己的認知來揣測別人,憑著臆想,做出評判,甚至時不時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他人說三道四,指手畫腳,最可惡的是,他們經常搬弄是非,興風作浪,然後作壁上觀。如果被他們惡意揣測的人諸事順利,他們就很不自在,一旦人家倒黴了,他們就會幸災樂禍。

無論什麼情況,喜歡惡意揣度別人的人,其實都是可憐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