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上市,1000億神話背後的真相,你學會了嗎?


海底撈上市,1000億神話背後的真相,你學會了嗎?

很多人吃著吃著就胖了,吃著吃著就把人家吃上市了。未來海底撈的擴展之路,還會這麼平坦嗎?

市值突破千億港元后,海底撈的股價又跌至接近發行價17.80港元。

9月26日,海底撈在港交所上市,開盤價18.8港元,隨後大漲,上午9:40前後,海底撈股價報19.58港元/股,衝破千億港元市值。隨後,股價走低,截至下午16:57,海底撈股價報17.82港元/股。

儘管海底撈選擇上市的時間比較尷尬,但不盡如人意的大市情況下並沒有嚇退投資人,相反,海底撈的認購情況不錯,甚至比一些互聯網企業都漂亮。

海底撈上市,1000億神話背後的真相,你學會了嗎?

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海底撈為什麼還是做得很好?它做對了什麼?

海底撈屢次被爆出衛生方面問題被關停,但顧客仍然排長隊捧場;即使加價20%,還是需要排隊,原因何在?

海底撈,以“萬能的服務”著稱,口口相傳。

就連小米創始人雷軍都要向海底撈學習,並說出來一句非常漂亮的話,“學口碑,把市場營銷全部幹掉。”

因為海底撈的所有營銷都是從服務出發,是由底層服務人員跟消費者進行溝通產生的。

馬雲以海底撈為例,說:“我有時候開玩笑,大家說海底撈是服務業還是製造業?

未來沒有純製造業和純服務業,未來的製造業一定是服務業,而未來的服務業一定是製造業。

大家記住,純製造業的時代可能過去了,純服務業的時代也過去了

。”

海底撈成功的要素,難道僅僅是一流的服務嗎?海底撈如何理解自身、看待市場,從而制定戰略,發展組織的?

一、海底撈做對了什麼?

知名廣告人王小塞在做冰桶挑戰的時候,發現沒有冰,很多有冰的店鋪都不提供,他跟旁邊的海底撈服務人員說我們需要一桶冰。

然後服務人員說:“慢,等著,只要十分鐘,我給你造一桶冰出來。”然後真的十分鐘以後,對方拿來一桶冰。

它的口碑傳播這麼牛、這麼好,因為它把傳播聚焦到它最有價值的部分:服務,由它的底層服務人員去創造。

海底撈上市,1000億神話背後的真相,你學會了嗎?

一個朋友的忠實粉絲開玩笑說,你除了會吃海底撈還會吃什麼?她說就是覺得要回饋那個店員。

“一定不要花很多腦筋去設計那些服務方案,應該花很多精力去理解員工,讓員工理解顧客,這就是服務的真諦。

只有員工有這種創意,有這種對顧客的理解,有這些美好的感受,特別是他有顧客的心時,這些事情才能做得出來。

很多人認為服務要用很多東西設計,總是希望設計出來的服務給顧客意外的驚喜,但它是沒法設計的。

不要一味將資源用在所謂服務設計身上。服務最重要的是行動,這個行動應由員工來做。

多放些關注在能讓員工理解顧客和理解服務真諦的啟發上。

如果你的服務真的要給大家帶來意外驚喜,就一定要把一線員工激活。”

海底撈上市,1000億神話背後的真相,你學會了嗎?

在行業裡,用戶埋怨和投訴,是一種通病。

現實生活中很多消費者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消費過程中總是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不滿意之處。

即使提出來也不會得到積極的反饋和正面的解決,所以就會想著:與其找那個不痛快,還不如不說。

但是這種不言明的抱怨,對創新而言才是非常重要的靈感來源,海底撈就是通過發現不言明的抱怨,然後加以改善,提高顧客的用餐體驗,大受消費者歡迎。

通過海底撈的服務,可以看到“三級服務體系:滿足-超出-感動”:

當用戶對產品或服務有需要的時候,滿足的機會就到了;當用戶有個性需求時,超出用戶期望的機會就到了;當用戶有困難需要幫助時,讓用戶感動的機會就到了。

雷軍曾說過,感動,你不能把它掛在嘴上。首先感動的應該是你自己,感動你的同事,感動第一批發燒友。

雷軍最初創辦小米的一年半里,非常的低調,沒有任何的報道,而且是絕密的。

他們在網上是以秘密形式出現的,就是想試一試,不用雷軍這個名字,能不能做一點事情,讓一小批人感動。

服務的本質,是用戶思維。而服務的保障,是組織能力。如何確保服務的持久持續?

二、服務背後的組織能力


1、考核指標:員工滿意度和顧客滿意度

讓人一時感動容易,讓人經常感動,這樣的服務精神是如何做到的?

資深HR老蘇說:“在於指標值的制定。”

指標的制定是科學。

海底撈初期設置的過程服務指標,例如,杯子裡的水不能低於多少,客人戴眼鏡一定要給眼鏡布,否則扣0.05分。

效果呢?

既有好的反饋,也有非常不好的反作用。客戶說我不喝豆漿了,不用加了。不行,必須加上。

最好笑的是手機套,有的客人說不用,結果他趁你不注意時,偷偷給你套上。因為不這麼做要扣分。

再後來,海底撈開始考核間接指標,考核翻檯率。翻檯率高就證明你的服務滿意度高、賺錢多。

結果翻檯率上來了,卻也遭到了客戶投訴:不訂,絕對沒位置;訂了座,晚去幾分鐘,也沒位置!

最後考核指標是顧客滿意度。

雖然可能沒辦法用指標直接去描述,但是可以感知,讓副總或區域經理組織神秘人去考核,然後把店分成ABC三級:

A級是要表彰的,B級你就在這兒待著,C級需要輔導。

在輔導期內,不會扣錢,但超過輔導期依然幹不好,店長就要被淘汰了。

績效考核指標是指揮棒,是整個績效管理的核心中的核心。根據西方績效考核的假設:

第一,你考核員工什麼行為就跟到哪兒。第二,任何指標本身都有陰暗面。第三,考核什麼就需要配合什麼資源。

一個壞的指標,讓企業走向萬丈深淵;一個好的指標,讓企業執行力和戰略落地效果倍增。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自己說,考核店長就兩個指標,員工滿意度顧客滿意度。員工不滿意,顧客就沒法滿意。

2、獨立核算,股權激勵

當然,除了績效的指標設定,海底撈全員激勵,因為每個店長有份額,員工有股權激勵,他們做自己的事情,心態當然會不一樣,員工是發自內心在做事。

張勇在公司內部實現阿米巴(將組織分成小的集團,實現“全員參與”的經營方式)核算,拆分小組織相互搶活,內部核算自負盈虧,而且核算的規模越小,員工的動力越強。

3、組織環境

方正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謝克海對海底撈做了更進一步思考:

很多企業會把人員區分為ABCD四類:

A類員工是企業和市場中的優秀人才;

B類員工能夠較好地滿足企業的要求;

C類員工略低於市場平均水平;

D類員工則不能勝任工作。

如果我們把一個A類人才放到一個C級的組織,放到一個三流的平臺當中去,我認為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是一個資質一般的普通人,這裡強調的是他在入職前的資質平平。

如果我們把這樣的人放到一個A級的組織當中,可行嗎?

海底撈,它的員工受教育程度一般,在入職前,不比我們強,大多沒有表現出特別優秀的特質。

但是經過了組織的培訓與鍛鍊

,他們後來普遍表現出了非常高的職業素養,從而也造就了海底撈的成功。

成就海底撈最重要的成功要素是什麼?

它打造了一個非常優秀的組織。

所以,應該說,優秀的組織能夠造就普通人、成就平凡人。

如果站在員工的視角,它一定是做事所需要的環境。因此,組織環境非常重要。”

海里撈的服務精神,背後有著強大的組織環境和組織能力。這是海底撈你學不會的。

4、人力資源體系

都說中餐餐飲上市難,難於上青天,制約的核心就是:規範化、標準化。

因為財務規範,去年,A股證監會內部報告中停止一切餐飲企業上市。

因為不知道你錢收了多少,也不知道你的錢出了多少。

海底撈選擇了中餐裡最不依賴廚師的品類,通過標準化的料包+淨菜,讓海底撈可以保證每家店的口味一致性,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的企業運營上。

在解決規範化、標準化問題之後,海底撈通過提供更關注用餐人性化的服務、強大的供應鏈網絡管理和運營,逐漸建立自己的餐飲帝國。

都說服務是海底撈的企業戰略,是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力。

但張勇自己的解讀卻不是。他認為,海底撈之所以強大、所向披靡,核心競爭力是他自己獨創的、能夠激發員工創意、熱情、積極性的一套海底撈人力資源體系。

這是海底撈自己摸索嘗試出來的,也是餐飲行業所獨有的。在他看來,服務態度是最後的。

張勇一直強調的是人力資源體系。看得見的是服務,看不見的是組織能力。

張勇說,他很少定一些具體的目標,因為餐飲行業的特點是它的KPI指標很難真實反應顧客的滿意度和員工的付出,所以非要定一個具體的指標,比如店數要達到多少個,很容易讓整個公司走形。

他還是特別關注顧客滿意度和員工的積極程度,但是這兩個指標又特別難量化,這也是他在管理上的挑戰。

三、海底撈最成功的要素:海底撈式管理

中歐四大名師、騰訊獨立董事楊國安教授,他的判斷非常言簡意賅:海底撈的組織能力是服務。

他說:“人是決定戰略執行好壞的關鍵,公司足夠龐大的時候,有好的領導還不夠,還需要靠文化、體制、流程確保大團隊凝聚在一起。

組織能力。

為什麼?因為它依賴於人和時間。”

一個企業發展到某一定階段,就會遇到組織能力的瓶頸。

“好的組織能力,專注於兩三個突出的能力,然後覆蓋到整體公司,而非部門。

組織能力,是建立企業整體的戰鬥力。

組織能力聚焦在核心業務部分,但不代表其它部門不重要,它貫徹到所有部門,都是圍繞同一個戰鬥力。

既然組織能力很重要,那麼什麼叫組織能力?

它代表著一個團隊整體發揮的戰鬥力。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團隊之間的競爭。

戰鬥力就是能否為用戶提供更多服務和價值,它不是一個人發揮出來的能力,是一個團隊發揮的能力。

好的組織能力,你做出來的東西是能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比競爭對手更好的、可持續的、沉澱根植在團隊的。”

服務,就是海底撈的組織能力。這就是現象級的“海底撈式管理”。

其本質是發心,真正利他的思維。回到那句古話,以他之心為心,得他心也。

海底撈上市,1000億神話背後的真相,你學會了嗎?

張勇說,這麼多年、這麼多地方,我們的服務口碑一直都很好,我也很奇怪。客人嘛,也沒有那麼複雜。

做餐飲最基本的就是要態度端正,我沒有刻意對於服務去做標新立異的事情,就兩個字:公平

你花錢,我給你提供安全的食品,好的服務和產品,好的環境,合理的價格。

做餐飲行業,你就應該這樣做,你會發現這樣做了之後回報遠遠大於你的想象。

服務客戶,然後賺錢,這是天經地義的。做好服務,是天經地義的。通過服務獲得好的回報,也是天經地義的。

就這麼簡單。

張勇說,海底撈到今天主要還是幸運,硬要說有什麼建議,就好好做,別去東想西想的。

因為有十個人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有九個人會去花心去做其他的,你認認真真把這一件事情做好,留下來的就是你。

要在出太陽的時候修屋頂。海底撈一直在修屋頂,現在太陽出來了。

人才管理

一.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

真正引導員工為企業理想而奮鬥的企業,一定會首先著手解決員工的金錢需求。只有員工的金錢需求得到基本保障了,他才能逼迫自己將“柔弱的身軀”跟上老闆偉大的夢想。

海底撈的一個店長能賺多少?少則月薪兩萬,多則七八萬,甚至十幾萬的都有。

為了每個員工都能看到希望,海底勞設計完善的上升通道和薪酬體系。比如店長:

店長月薪2萬,獎金是他負責的店純利潤的0.5%,如果他的店這個月賺100萬,他能拿5000塊錢的獎金,月薪2.5萬。

但其實還不夠多,怎麼讓他掙更多錢呢?

企業要發展,就要開店,而符合標準以後,店長可以開分店。店長的權利非常大,不僅能決定分店在什麼地方開,而且人事權、經營權、財務權完全集中在店長手裡。

此外,他的收入會跟分店的業績掛鉤。如果他當了五年或者八年店長,他的收益會非常高。當他收入足夠的時候,他就可以買房,在城市安家。海底撈有很多初中畢業的員工通過這個體系,逐步升遷到包括副總在內的管理崗位上。

社會的金字塔階層結構,註定每個行業都有數量最多的“基層員工”,服務業是個典型,而餐飲業更是典型中的典型,從業者大多數來自農村,多數都只上過初高中,受過大學教育的很少。

但正是這樣一群人,在海底撈“雙手改變命運”的價值觀下,在完善的晉升通道和薪酬體系下,個個都變得勤奮、聰明,成為同行眼中最值得挖牆腳的人才。

別人都喜歡挖店長、挖經理,有個老闆專門去挖人家服務員,他說:“店長我挖不動,海底撈的服務員腦袋也靈活,來我們餐館可以直接做領班”。

這個老闆去吃了幾次海底撈,每次無論怎麼挑剔,也愣是挑不出毛病。有一次,老闆帶去的經理跟海底撈服務員說要把一盤羊肉稱一稱,看夠不夠份量。

經過服務員不僅沒有煩,張口微笑著來了一句:哥,你是用我們廚房的秤,還是我給您到外面買個電子秤?

然後這個經理撲哧一聲笑出來了,然後坦白說是同行,故意來挑毛病的。

結果服務員又說:是同行我們更歡迎了,因為你們做得好,也逼著我們做得更好。

看這服務員如此老練,這老闆就問她在海底撈乾了幾年了,結果服務員回答:8個月。

真的個個都是人才啊。海底撈現在被許多火鍋店抄襲的眼鏡布、頭繩、塑料手機套等創意服務,大部分都是出自這些沒有文憑的服務員,而且這些服務,又被成功複製到了每一家店面裡。


海底撈上市,1000億神話背後的真相,你學會了嗎?


海底撈的秘密:把員工當人看 把服務做到極致

開題說海底撈的核心是授權,這是其企業文化的一大核心。

海底撈的服務員,有權給任何一桌客人免單。對了,是服務員不是經理,是免單也不是免一兩個菜品。送菜、送東西之類的就更別提了。請查一下網上那些“人類已經不能阻止海底撈了”這個關鍵詞吧,段子太多了。

楊小麗是跟著張勇打天下的第一人,也是海底撈的第一副總。當年海底撈走出簡陽的第一站,是西安,店長就是楊小麗。有一天,張勇講述到,楊小麗給他打來電話,興奮的說:張哥,我們有車了。張勇問,什麼車?楊小麗說,一輛小麵包車,剛買的。張勇就傻了,一家剛剛異地開分店的小火鍋店,店長買了一輛車,竟然沒跟老闆請示。張勇卻也完全沒怪罪她,後來,這也就成了海底撈的文化。

2待遇

待遇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餐飲行業大多包吃包住,但很多餐飲企業服務員住的是地下室,吃的是店裡的夥飯。海底撈的宿舍一定是有物管的小區,雖然擠一點,但是檔次是高的。房間還有電腦,有wifi。海底撈的服務員不用自己洗衣服,有阿姨洗;吃飯也不在店裡,是由阿姨做菜。

有人說海底撈培訓好啊,先培訓標準再上崗。可你們知道嗎,海底撈的新員工培訓,包括如何使用ATM機,包括如何乘坐地鐵:買卡、充值等等。這家企業,在幫助自己的員工,多數都是農民,去融入一個城市。

這種待遇,如何不讓員工心存感激?

3真誠

海底撈真是一個奇怪的企業。作為餐飲行業最常考核的指標(KPI),比如利潤、利潤率、單客消費額、營業額、翻檯率,這些都不考核。張勇說,我不想因為考核利潤導致給客人吃的西瓜不甜、擦手的毛巾有破洞、衛生間的拖把沒毛了還繼續用。

那麼他們考核什麼?考核客戶滿意度、員工積極性、幹部培養。

這三個指標,作為一個做了很多年管理工作的人,我實在想不出他們是如何解決內部公平問題的。但是我知道,今天你看到的海底撈員工真誠的微笑,就來自於這裡。

海底撈不考核翻檯率,但是海底撈的員工比誰都重視翻檯率。回到開頭的那句話,企業文化才是魂,所有的利潤和翻檯率,都是附加的、隨之而來的、不重要的。

這種真誠,如何不讓員工有積極性?

4尊重

尊重不僅僅來自待遇,不僅僅是讓他們住得好吃得好,而是尊重每一個想法。現在被諸多火鍋店抄襲的眼鏡布、頭繩、塑料手機套,這樣的一個個的想法,竟然是出自一些沒有什麼文化的服務生。並且,這一個個點子,就如此複製到了每一家店面。

廖一梅說愛情:我這一輩子,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了解。我曾經把這句話翻譯到職場來:對於一個職業人,這一輩子,遇到高薪,遇到高職位,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老闆的尊重和了解。

這種尊重,如何不讓員工有成就感?又如何不讓員工有創造力?

5承諾

在海底撈有個說法,叫“嫁妝”。一個店長離職,只要任職超過一年以上,給8萬塊的嫁妝,就算是這個人被小肥羊挖走了,也給。

張勇解釋:因為在海底撈工作太累,能幹到店長以上,都對海底撈有貢獻,應該補償。

他說,如果是小區經理(大概管5家分店左右)走,給20萬;大區經理走,送一家火鍋店,大概800萬。

海底撈至今十幾年的歷史,店長以上幹部上百,從海底撈拿走嫁妝的,只有三個人。

這種承諾,如何不讓員工有忠誠度?

海底撈上市,1000億神話背後的真相,你學會了嗎?

一家企業能走得遠,核心靠的是人才,人才願意死心塌地留在你這裡,核心是利益的綁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