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揭祕|我國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員生死瞬間(下)太空火警

16點43分,作為我國第一個、世界第354個出艙行走的航天員,翟志剛把第一條安全索固定在艙外的安全扶手上,並慢慢爬艙。

16點44分,他把上半身探出船外揮手,並對地面指揮中心報告: “神舟七號”向全國人民、向全世界人民問好。請祖國放心,我們堅決完成任務。”

歷史揭秘|我國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員生死瞬間(下)太空火警

接下來,翟志剛把兩個安全繫繩的掛鉤全部改掛到右側的扶手上,全身飄出了飛船。這一刻,飛船正好位於祖國上空。

但是,正當翟志剛取下第二個掛鉤轉身掛在同一個白色扶手上時,卻出現了一個最危急的情況——飛控中心大廳的電子屏幕上,突然顯示出一行令人心驚肉跳的警示語句,並隨著電視畫面直播到了全世界面前:

軌道艙火災!

翟志剛鎮定自如地轉身抓住最上邊一層扶手,雙腳飄離艙體,離艙體角度越來越大。緊接著,在返回艙內值守的景海鵬也迅速報告:

儀表顯示軌道艙火災,未檢查。

軌道艙內的報警聲不斷重複,冰冷殘酷,刺耳。

歷史揭秘|我國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員生死瞬間(下)太空火警

地面上,電視畫面一下子變成了五顏六色的馬賽克,音視頻同時被卡住,斷斷續續,正在收看直播的所有電視屏幕充滿了如同雪花一樣的噪點。

如果說之前的打開艙門已經讓人渾身緊張、焦慮不已了,那這時候的火災報警則讓所有人都雙眼目瞪、膽戰心驚。因為這預示著可能會出現最壞的情況,而這樣的事情並不是沒有發生過!

美國第一個太空行走的航天員懷特就是被艙內大火給燒死的,他和另外兩名航天員後來在阿波羅飛船登月發射前,艙內發生了意外,充滿純氧的環境瞬間便化作一團大火。

地面自動接收到的遙測參數警報和景海鵬主動報告軌道艙有著火點,令飛控中心異常警惕,隨即提醒軌道艙的01和02注意,檢查起火點。

北京飛控中心:儀表顯示軌道艙火災,請長城檢測。

景海鵬隨即發出口令:02請檢測。

劉伯明報告:沒有火花。

景海鵬再次要求02檢測,劉伯明稍停了一下,回答道:沒有找到火點。

翟志剛這時隨口插了一句:真空哪來的火啊。

其實,在火警發出時,翟志剛心裡也是一陣緊張,但他很快判斷出,應該是儀表誤報了。他曾經是國家一級飛行員,對儀表有著天然的信任,幾乎不會相信儀表會出錯,就好像一般人從不會擔心自己的親人會對自己不利一樣。但是,面對閃爍不停的警報信號時,心裡的壓力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歷史揭秘|我國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員生死瞬間(下)太空火警

這時,由於開艙時間過長,“神七”已經飛出了馬林迪測控區,地面與“神七”失去了音視頻聯繫。

剛剛報了火警,怎麼突然就沒信號了?圖像沒了,聲音也沒了,天上到底出了什麼事?

北京飛控中心,飛船系統總指揮趕緊走出大廳,來到指控大廳旁邊的飛船控制室一看,原來是一個感煙探測器失效了,傳感器發出了高電頻信號,誤報為“出現火警”。

呼!原來是虛驚一場啊!

為什麼會出現軌道艙火災報警?

有人分析,可能是“神七”軌道艙火災報警採用的是溫度傳感器,當艙門打開,陽光直射到艙內時,可能會直射到傳感器上,從而導致傳感器誤報。

各種各樣的傳感器誤報,這在美蘇的航天曆史上曾多次出現。當年美國發射第一艘試驗載人飛船的時候,因為試驗用的老鼠撒了一泡尿,傳感器報出數據:溼度100%,結果即將點火的火箭馬上叫停。另一種原因,火災檢測可能是通過分析艙內氧氣濃度的大小,若其濃度低於某值就判斷出現火災,因為火災會消耗艙內大量氧氣,而開艙門洩壓的結果也導致艙內氧氣濃度下降到某值,因此導致火災的誤報警。

歷史揭秘|我國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員生死瞬間(下)太空火警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打開艙門後的一段時間,太空中的高能粒子、宇宙射線、射頻干擾等等可能遠遠高於地面,以前衛星雖然上天很多,但大部分都在屏蔽之內,現在艙門一開,這些干擾因素也許應該在考慮之中。

在失去畫面幾十秒之後,傳來了飛控中心要求長城彙報飛船情況的聲音,景海鵬報告說, “神七”狀態正常。

這讓所有人心裡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這時候,從太空傳下來軌道艙內兩位航天員充滿英雄氣概的對話:

劉伯明:堅持,反正任務我們繼續。

翟志剛:明白。

劉伯明:著火我們也來不及了,不管了。

翟志剛:成。

勇者無懼。這是 “神七”航天員在奔赴發射場前所說的話。

歷史揭秘|我國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員生死瞬間(下)太空火警

從“神七”第一次報告儀表顯示著火,到地面回覆“神七”飛船狀況正常,用了整整4分鐘。

短時間沒有直播信號,是由於出艙過程中連續測控通信依靠的是地面各站、船的USB統一測控系統接力,在不同測控段的交接過程中,如果“神七”飛船飛出某個測控站的範圍,就會失去那段視頻信號。在失去圖像大約一分半鐘後,從南亞傳來報告,已經捕獲目標,既而雙捕成功。

這時出現在屏幕上的是兩名航天員的身影,劉伯明半個身子探出艙外,翟志剛顯然是剛從劉伯明手中接過國旗,這面在發射場由各大系統科技人員通過十字繡一針一線繡織而成的五星紅旗,沐浴著溫馨瑰麗的陽光,在太空中飛舞飄揚,無比鮮豔。

在19分35秒的艙外活動中,翟志剛飛過了9165公里。在這一時刻,人們看著劉伯明似乎也要出艙的鏡頭,心裡都盼望著他也能浮出艙外,與翟志剛一同飛行。但這都是不可能的,因為航天員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限制,他們每一個動作都必須按照事先設定好的程序來執行,這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你想你就能的事。

待翟志剛順利完成艙外預定任務後,指揮中心傳來返回軌道艙的命令。就在翟志剛準備回到軌道艙時,那根保證生命安全的白色電臍帶,恰好夾在了他的兩腿之間,一時間竟然對他的安全形成了威脅。

歷史揭秘|我國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員生死瞬間(下)太空火警

有些人可能會奇怪,不過是一根繩子的位置不對而已,有必要這麼大驚小怪嗎?如果看過電影《地心引力》的朋友就會知道,在太空的失重環境下,人的姿態非常重要,一不小心你就會被盪到不知道什麼地方。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你在環繞地球以每秒10公里左右的速度運行,手槍子彈出膛的速度不過是每秒400米左右,殺傷力如何對比一下你就知道了。

好在這一點已經在地面多次設想過,也做過多次訓練。劉伯明在飛船發射前曾說,太空行走中電臍帶和安全繫繩發生纏繞會很危險,但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所以我們平時訓練時也特別注意。果然,翟志剛沒用多久,他就手腳並用地把電臍帶撥弄到了一邊。

絕不要小看這個看上去無比簡單的抬腿動作。如果不是訓練有素,翟志剛要想擺脫這一點小小的纏繞,也並非容易。

16點58分,翟志剛完全返回軌道艙。

17點整,艙門完全關閉。

17點01分,儀表顯示軌道艙關閉正常。

至此,中國第一次太空行走圓滿完成。雖歷經波折,但雨後彩虹。

向航天英雄們致敬!向無數的中國航天人,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