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员生死瞬间(下)太空火警

16点43分,作为我国第一个、世界第354个出舱行走的航天员,翟志刚把第一条安全索固定在舱外的安全扶手上,并慢慢爬舱。

16点44分,他把上半身探出船外挥手,并对地面指挥中心报告: “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历史揭秘|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员生死瞬间(下)太空火警

接下来,翟志刚把两个安全系绳的挂钩全部改挂到右侧的扶手上,全身飘出了飞船。这一刻,飞船正好位于祖国上空。

但是,正当翟志刚取下第二个挂钩转身挂在同一个白色扶手上时,却出现了一个最危急的情况——飞控中心大厅的电子屏幕上,突然显示出一行令人心惊肉跳的警示语句,并随着电视画面直播到了全世界面前:

轨道舱火灾!

翟志刚镇定自如地转身抓住最上边一层扶手,双脚飘离舱体,离舱体角度越来越大。紧接着,在返回舱内值守的景海鹏也迅速报告:

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未检查。

轨道舱内的报警声不断重复,冰冷残酷,刺耳。

历史揭秘|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员生死瞬间(下)太空火警

地面上,电视画面一下子变成了五颜六色的马赛克,音视频同时被卡住,断断续续,正在收看直播的所有电视屏幕充满了如同雪花一样的噪点。

如果说之前的打开舱门已经让人浑身紧张、焦虑不已了,那这时候的火灾报警则让所有人都双眼目瞪、胆战心惊。因为这预示着可能会出现最坏的情况,而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美国第一个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怀特就是被舱内大火给烧死的,他和另外两名航天员后来在阿波罗飞船登月发射前,舱内发生了意外,充满纯氧的环境瞬间便化作一团大火。

地面自动接收到的遥测参数警报和景海鹏主动报告轨道舱有着火点,令飞控中心异常警惕,随即提醒轨道舱的01和02注意,检查起火点。

北京飞控中心: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请长城检测。

景海鹏随即发出口令:02请检测。

刘伯明报告:没有火花。

景海鹏再次要求02检测,刘伯明稍停了一下,回答道:没有找到火点。

翟志刚这时随口插了一句:真空哪来的火啊。

其实,在火警发出时,翟志刚心里也是一阵紧张,但他很快判断出,应该是仪表误报了。他曾经是国家一级飞行员,对仪表有着天然的信任,几乎不会相信仪表会出错,就好像一般人从不会担心自己的亲人会对自己不利一样。但是,面对闪烁不停的警报信号时,心里的压力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历史揭秘|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员生死瞬间(下)太空火警

这时,由于开舱时间过长,“神七”已经飞出了马林迪测控区,地面与“神七”失去了音视频联系。

刚刚报了火警,怎么突然就没信号了?图像没了,声音也没了,天上到底出了什么事?

北京飞控中心,飞船系统总指挥赶紧走出大厅,来到指控大厅旁边的飞船控制室一看,原来是一个感烟探测器失效了,传感器发出了高电频信号,误报为“出现火警”。

呼!原来是虚惊一场啊!

为什么会出现轨道舱火灾报警?

有人分析,可能是“神七”轨道舱火灾报警采用的是温度传感器,当舱门打开,阳光直射到舱内时,可能会直射到传感器上,从而导致传感器误报。

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误报,这在美苏的航天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当年美国发射第一艘试验载人飞船的时候,因为试验用的老鼠撒了一泡尿,传感器报出数据:湿度100%,结果即将点火的火箭马上叫停。另一种原因,火灾检测可能是通过分析舱内氧气浓度的大小,若其浓度低于某值就判断出现火灾,因为火灾会消耗舱内大量氧气,而开舱门泄压的结果也导致舱内氧气浓度下降到某值,因此导致火灾的误报警。

历史揭秘|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员生死瞬间(下)太空火警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打开舱门后的一段时间,太空中的高能粒子、宇宙射线、射频干扰等等可能远远高于地面,以前卫星虽然上天很多,但大部分都在屏蔽之内,现在舱门一开,这些干扰因素也许应该在考虑之中。

在失去画面几十秒之后,传来了飞控中心要求长城汇报飞船情况的声音,景海鹏报告说, “神七”状态正常。

这让所有人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这时候,从太空传下来轨道舱内两位航天员充满英雄气概的对话:

刘伯明:坚持,反正任务我们继续。

翟志刚:明白。

刘伯明:着火我们也来不及了,不管了。

翟志刚:成。

勇者无惧。这是 “神七”航天员在奔赴发射场前所说的话。

历史揭秘|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员生死瞬间(下)太空火警

从“神七”第一次报告仪表显示着火,到地面回复“神七”飞船状况正常,用了整整4分钟。

短时间没有直播信号,是由于出舱过程中连续测控通信依靠的是地面各站、船的USB统一测控系统接力,在不同测控段的交接过程中,如果“神七”飞船飞出某个测控站的范围,就会失去那段视频信号。在失去图像大约一分半钟后,从南亚传来报告,已经捕获目标,既而双捕成功。

这时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两名航天员的身影,刘伯明半个身子探出舱外,翟志刚显然是刚从刘伯明手中接过国旗,这面在发射场由各大系统科技人员通过十字绣一针一线绣织而成的五星红旗,沐浴着温馨瑰丽的阳光,在太空中飞舞飘扬,无比鲜艳。

在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中,翟志刚飞过了9165公里。在这一时刻,人们看着刘伯明似乎也要出舱的镜头,心里都盼望着他也能浮出舱外,与翟志刚一同飞行。但这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航天员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限制,他们每一个动作都必须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来执行,这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你想你就能的事。

待翟志刚顺利完成舱外预定任务后,指挥中心传来返回轨道舱的命令。就在翟志刚准备回到轨道舱时,那根保证生命安全的白色电脐带,恰好夹在了他的两腿之间,一时间竟然对他的安全形成了威胁。

历史揭秘|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员生死瞬间(下)太空火警

有些人可能会奇怪,不过是一根绳子的位置不对而已,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吗?如果看过电影《地心引力》的朋友就会知道,在太空的失重环境下,人的姿态非常重要,一不小心你就会被荡到不知道什么地方。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你在环绕地球以每秒10公里左右的速度运行,手枪子弹出膛的速度不过是每秒400米左右,杀伤力如何对比一下你就知道了。

好在这一点已经在地面多次设想过,也做过多次训练。刘伯明在飞船发射前曾说,太空行走中电脐带和安全系绳发生缠绕会很危险,但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所以我们平时训练时也特别注意。果然,翟志刚没用多久,他就手脚并用地把电脐带拨弄到了一边。

绝不要小看这个看上去无比简单的抬腿动作。如果不是训练有素,翟志刚要想摆脱这一点小小的缠绕,也并非容易。

16点58分,翟志刚完全返回轨道舱。

17点整,舱门完全关闭。

17点01分,仪表显示轨道舱关闭正常。

至此,中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圆满完成。虽历经波折,但雨后彩虹。

向航天英雄们致敬!向无数的中国航天人,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