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旅遊助力鄉村振興,需關注五個問題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形成了今後五年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政策框架。新時代下,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鄉村振興成為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宋瑞: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需关注五个问题

鄉村振興要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必須選擇具有持續增長性、綜合帶動力、城鄉協同性和廣泛包容性的產業作為支撐,而旅遊顯然是其中一個重要選擇。自上世紀80年代萌芽至今,鄉村旅遊在促進農業產業升級、實現農民生活富裕、優化鄉村生活環境、提升鄉村生活品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三十多年來,我國的鄉村旅遊已從早期的“吃農家飯、住農家院”發展到包括現代農業、休閒農場、鄉村酒店、主題民宿、藝術空間、鄉村營地、農業莊園、鄉土博物館、古村落以及由外國人在鄉村經營的“洋家樂”和藝術家、文人經營的“藝家樂”等在內的複雜體系。截至2017年,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各類經營主體已達33萬家,營業收入近5500億元。當然,值得注意的是,鄉村旅遊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鄉村城市化、發展空心化、產品同質化、類型單一化等。值得關注的是,受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農村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疊加的影響,目前如火如荼的鄉村旅遊發展熱潮中要特別注意以下五個問題。

宋瑞: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需关注五个问题

其一,要將三農作為一個整體,避免單一化利用。鄉村是兼具生產性、生活性、生態性、社會性、行政性的載體,在食品生產、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社會治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發展鄉村旅遊,既要關注對鄉村資源和鄉村空間的利用,更要關注農民內在素質和外在生活的改善,以及對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的帶動。目前不少地方的鄉村旅遊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僅僅表現為城市資本和城市人群對鄉村資源和鄉村空間的利用和消費,既沒有帶動農產品生產和加工,也未能提升農民的自主發展能力。未來,要通過農業與旅遊的融合發展,以旅強農,使旅遊發展為農業生產和農產品銷售注入新的活力;要引導農民更深入地參與甚至主導鄉村旅遊,以旅富農,通過旅遊發展促進農村社會發展、提升農民整體素質;要通過鄉村旅遊發展,同時帶動農業生產方式、農村生活環境和農民發展能力的現代化。

其二,要培育農村發展主體,避免外源型發展。鄉村首先是當地人的生產空間和生活空間,其次才是治理空間、投資空間和消費空間。鄉村振興既是政府的重要工作,更涉及全體農村居民的世代生活;旅遊發展既需要政府、企業、投資者、旅遊者的共同努力,更依賴於當地人的參與狀況,並決定了他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因此,不管是鄉村旅遊的發展,還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於農民自身。目前不少地方的鄉村旅遊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政府和外來資本聯袂演出的舞臺,而忽略了本來的主角——當地農民。未來,要通過各種方式,提升當地農民參與鄉村治理、集體經濟、旅遊發展等的自覺意識、自主能力,提升其自我成長、自我發展和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要設計合理的機制,使在資本、知識、信息、社會資源、綜合能力等方面處於不同水平的當地農民,都能夠共同參與、公平受益、同步發展;要充分利用好“新鄉賢”或“新村民”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其在鄉村振興中的綜合作用。

宋瑞: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需关注五个问题

其三,要壯大村集體經濟,避免散沙式發展。由於各種歷史原因,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狀況總體欠佳,不少地方缺乏集體經濟的管理主體,集體資產很少甚至負債,造血功能不足。村級集體經濟是保證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經濟保證。不管是早期成名的成都“五朵金花”,還是近期走紅的陝西袁家村,其發展實踐都說明,強有力的村集體經濟,能夠在組織機構、社會結構、管理制度、分配方式等方面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有力而持續的保障。未來,要把發展鄉村旅遊與壯大村集體經濟緊密結合;要壯大並依託於村集體經濟,著力營造發展集體經濟的整體氛圍,為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要提高村幹部開拓創新能力,擴大村集體經濟來源,規範村集體資產的管理。

其四,要突出地方旅遊特色,避免同質化發展。旅遊是一個高度競爭、市場性強、商業特徵突出的行業。不管是目的地之間的競爭,還是同一目的地內部不同景區、主體之間的競爭,都非常激烈。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旅遊開發很容易走向單一化、同質化的道路,從而陷入低價競爭的泥沼。就鄉村旅遊而言,從早期的農家樂、古村落觀光熱,到後來的鄉村民宿熱、田園綜合體等,不少地方產品缺乏創新,競爭模式單一。未來,要依託各自不同的產業資源、歷史文化、區域特徵、區位優勢,深入研究、系統挖掘、科學設計,開發出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旅遊產品和業態模式,形成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多元化供給,避免高度同質化和過度商業化。

宋瑞: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需关注五个问题

其五,要秉承久久為功理念,避免運動式發展。鄉村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鄉村變遷也是綜合性的和漸進性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鄉村振興必然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任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在以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需要既著眼長遠目標,又立足當前實際,既尋求發展規律,又尊重地方個性,既尊重鄉村演進規律,又遵循旅遊發展規律,要避免盲目跟風、一哄而上、簡單複製、運動式發展。

END

原文刊登於《中國旅遊報》2018年9月24日

作者:宋瑞,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