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階的演化歷史

音階的演化歷史

前面的文章我們已經研究了人們是如何用五度相生律構造出7音階的過程,並知道這7個音分別是:{1, 1.125, 1.265625, 1.333, 1.5,1.6875, 1.8984375},它們對應的音名是:{C, D, E, F, G, A, B}。後來人們不斷的改進音階的生成方式,並增加純八度音程內的音數,直到十二平均律這一黃金律制產生。今天我們就來研究7音階是如何演化為12音階的。

隨著製作工藝的不斷進步,樂器的音準越來越高,人們慢慢意識到五度相生律產生的7音階與理想曲線相比誤差實在是太大了。我們現在知道,當相鄰的音都為等比關係時,音階才最平滑。而原始7音階中的第3個音和第7個音看起來是那麼突兀,這樣構造出來的音樂確實不夠好聽。後來有人提出"純律"學說,但究竟是誰最早提出的至今還存在爭議。有人認為純律和五度相生律都是畢達哥拉斯提出或整理的,也有人認為純律在中國2400年前的戰國時代就已開始應用,還有人說是古希臘學者亞理斯托森努斯發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純律在2000多年前就已被人類所掌握。純律構造音階的方法與五度相生律不同,它是由純五度(2:3)和大三度(4:5)為素材確定7音階的律制。純率生成的7個音的頻率分別是:{f, 9f/8, 5f/4,4f/3, 3f/2, 5f/3, 15f/8}。確實比五度相生律的那些巨大的分數簡單多了,那他的平滑度怎麼樣呢?請觀察圖1。

音階的演化歷史

圖1 五度相生律音階(藍),純律音階(綠)和理想音階(橙)對比

好是好點,不過就那麼一點點而已,而且還打破了五度相生律產生的內部協調性。此外7個音也開始顯得不夠用了,人們希望通過變調使得音樂更加豐富,看來還得繼續探索。

之前人們為了計算第7個音,就要計算2/3的5次冪,這對於2000多年前的計算水平來說確實有點難了。然而數學的發展又一次給音樂帶來了新生。人們通過計算發現,2/3的12次冪約為129.74634,約等於基準頻率f上面的第7個八度音的頻率f×28=128f,那麼可否繼續應用五度相生律再產生一些音呢?看下錶:

由這些倍率產生的12音階為(用倍率除以它下面的第一個2n而得):{1, 1.0679, 1.125, 1.2014, 1.2656,1.3515, 1.4238, 1.5, 1.6018, 1.6875, 1.802, 1.8984},把他們畫在座標系中,請觀賞圖2。

音階的演化歷史

圖2 五度相生律產生12音階(新產生的五個音為綠色)

震驚了嗎?多麼平滑的一條折線,而且新產生的音都被"均勻"地安插在了原先的7音階中間。我們不得不驚歎造物主的神奇,這也是音樂是世界上唯一通行的語言的原因吧!由於之前的七個音和它們的音名{C, D, E, F, G,A, B}已經非常流行了,且新產生的音都可以看作是用原7音階中的某個音升半音而得,因此這5個新產生的音就被叫做{C#, D#, F#,G#, A#},這也正是為什麼E和F、B和C之間是半音的原因。

看起來已經很完美了,還有改進的空間嗎?答案是有的。儘管五度相生律生成的12音階已經相當平滑了,但仍然不是理想的"等比"音階,這樣就會導致一個潛在的問題。我們舉例來說,大家都在KTV唱過歌,應該知道有些KTV的點播機有升降音的功能,當伴奏比較高而人聲又吼不上去時,可以用降音功能把伴奏的音高統一降低一些,這樣聽起來仍然是非常自然的。比如一首歌原先的音的序列是,降低半音就是:。聽起來仍然非常自然的原因在於這一序列內部的音程比例關係沒有變。在音樂術語中,這個過程叫做轉調。然而要在五度相生律生成的12音階系統中進行轉調就會產生偏差,因為它內部的音程比例關係不是固定的。設想一群樂師給皇帝演奏曲目,樂器的音準都是預先調好的,結果皇帝一時興起想高歌兩句但又唱不上去高音,就命令樂師低兩個音演奏,結果聽到的伴奏完全不是剛剛那麼回事了,這是多麼尷尬的一件事。

音階的演化歷史

圖3 至今仍有一些古老的樂器難以實現轉調

後來人們又想出了各種修正的辦法,比如構造一些等差數列來修正每個音與理想曲線的誤差等等,但這些方法既複雜又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時整個音樂界都在急迫的等待新律制的誕生。直到公元17世紀的明朝人朱載堉提出十二平均律,並由利瑪竇帶到西方,才拯救西方音樂界於水火之中。雖然十二平均律看起來那麼完美,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有人認為十二平均律破壞了純四度和純五度的協調關係,也就是說我們之前講的F音應該是C音頻率的4/3=1.33333倍,G音應該是F音的3/2=1.5倍,而在十二平均律中它們的倍率分別是:1.33484和1.49831。其實所差無幾,不是嗎?在通常的演奏音域範圍內,人耳幾乎是不可能聽出這些區別的,這也是十二平均律沿用至今而五度相生律和純律都已遭淘汰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