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普日|事關你我,來看看龍巖市民科學素質提升之路

9月15日至21日,我市舉行全國科普日活動,今年全國科普日的主題是“創新引領時代,智慧點亮生活。”在此期間,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眾多科普活動,為公眾獻上豐富多彩的科普盛宴。

人人做科普,人人都是科普宣傳員、信息員。近年來,龍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普工作,成立龍巖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將全民科學素質相關內容納入“十三五”規劃,各縣(市、區)、市直各成員單位積極作為,群策群力,通力協作,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形成了大科普工作格局,到2020年實現全市基層科普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力爭達到10%。

全国科普日|事关你我,来看看龙岩市民科学素质提升之路

青少年科技教育蓬勃開展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科學教育水平往往決定一個地區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前景。

2016年、2017年,市科協分別成功舉辦第九、第十屆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每屆都有近200所中小學校,約2.5萬名學生參加年度創新大賽選拔、遴選、推薦活動,共推薦約90個項目或作品參加省級以上創新大賽。在第31、32、33屆全國和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我市分別獲得一等獎18個,二等獎70個,三等獎108個,科技創意優秀獎13個,有15個項目分別榮獲盧嘉錫青少年科技創新獎與賢鑾科學教育基金專項獎勵,漳平實驗小學學生盧天南的《野外巧取中華蜜蜂巢蜜便攜式誘蜂箱》獲第33屆全國創新大賽學生創新項目一等獎,龍巖二中黃昕怡同學獲第31屆全國創新大賽創意之星獎,長汀實小梁春火、武平象洞中心學校陳偉光兩位老師分別獲31、32屆全國“十佳優秀科技輔導員”稱號。

全国科普日|事关你我,来看看龙岩市民科学素质提升之路

日前,龍巖市科普大篷車老區行活動來到連城縣實驗小學,為學校師生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盛宴。圖為孩子們正在進行VR體驗

2017年、2018年連續成功舉辦兩屆全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首屆參賽規模為34支參賽隊伍68位選手,第二屆迅速發展至51支參賽隊伍102位選手,發展勢頭向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等五項學科競賽活動,各科成績穩定向好。2017年第34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龍巖市取得了8個一等獎,有5名龍巖學生獲准進入福建省代表隊,創下了龍巖市五項學科競賽歷史以來最好水平。

同時,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為主線的校園科普紮實推進。兩年多來,龍巖市已有36所中小學入選“全國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推廣示範學校”。在推廣示範學校的引領下,全市共有近百所中小學校近6萬多名學生參加了“走近創客,體驗創新”、“我愛綠色生活”等年度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主題活動。武平象洞中心小學、上杭三中、連城姑田下堡小學被中國科協、國家教育部等五家單位,授予全國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優秀活動示範學校。

農民科學素質行動深入實施

提高農民的整體科學素質,培養新型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迫切需要。

近年來,我市農村基層科普工作不斷加強,農村科普信息化建設逐步落實,科普助力鄉村振興有序推進,基層科普服務能力整體得到提升。堅持實施市基層科普行動計劃,持續聯合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科技扶貧活動,共舉辦培訓班65期,對6000多名農村技術骨幹實行就地培訓。兩年來表彰市“基層科普行動計劃”先進單位35個、農村科普帶頭人15名,安排市級獎補資金近40萬元,爭取國家和省級獎補資金260萬元,為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科普示範基地和農村科普帶頭人開展農村科學普及與實用技術推廣,造福一方農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農村科普帶頭人,陳進週一直紮根農村,熱心農村科普事業,依靠科技帶領農民致富。前幾年,針對早季稻飛蝨大暴發,他深入田間、地頭進行調查記載,進行預測預報,同時印發轉抄病蟲情報發給全鄉1350農戶,為上級提供了決策依據,從而把全鄉稻飛蝨控制在最低程度無出現串頂現象,使糧食獲得增產、農民增收。

全国科普日|事关你我,来看看龙岩市民科学素质提升之路

圖為中共龍巖市委辦、市國家保密局、市科協、新羅曹溪街道四家單位聯合舉辦“國家安全、百姓幸福”法治科普綜治宣傳活動

提升城鎮勞動者科學素質

提升城鎮勞動者科學素質是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為此,全市上下大力弘揚創新創業精神,將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積極推進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大力度開展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進城務工人員及失業人員的培養培訓。

全国科普日|事关你我,来看看龙岩市民科学素质提升之路

圖為孩子們在龍巖市科技館通過科普實驗,認識、觀察干冰

市人社局、市總工會以提高勞動者素質為目標,開展城鄉勞動力轉移培訓,2017年共組織約2.5萬人參加城鄉勞動力轉移培訓,涉及機械、電氣等20多個職業工種,通過培訓使有轉移就業願望的城鄉勞動者掌握了一技之長。市總工會、市婦聯等部門以組織開展職工創新大賽活動、婦女技能培訓與技能競賽為載體,積極推進城鎮居民科學素質行動。市科協積極助力高端人才引進,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建立院士工作站、學會創新驅動服務站;積極推動企業建立科協組織,並以科協組織為依託,開展短板攻堅、技術攻關、轉化創業等活動。目前全市已建成17家院士專家工作站,進站院士16人,成立省級學會服務站10家,企業科協117個。

科普基礎設施日漸完善

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增加科普基礎設施總量,不斷完善科普基礎設施佈局,努力提升科普基礎設施的服務能力,實現科普公共服務均衡發展。

大力推進現代科技(普)館體系建設。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與支持下,安排專款500萬元,用於市科技館前期功能改造與布展建設,市科技館以承辦中國流動科技館巡展的形式於2016年底如期實現免費對外開放。推動科普場館建設與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各縣(市、區)已基本建成科技(普)場館,承接中國流動科技館巡展活動,並陸續實行常態化對外開放。全市建有1088塊科普宣傳欄,遍佈街道、社區、鄉村,每年開展10期以上的專題科普宣傳活動。積極開展市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命名工作,全市擁有市級以上科普教育基地25個,其中全國科普教育基地5個、省科普教育基地12個。

主動承接中國流動科技館巡展活動,“十三五”期間,我市承接了兩套中國流動科技館展品,每年開展縣級巡展8站次,既豐富了基層科普活動內容,也很大程度上改善基層科普手段。

全国科普日|事关你我,来看看龙岩市民科学素质提升之路

圖為孩子們在龍巖市科技館近距離接觸智能機器人表演

創新開展龍巖市科普大篷車老區行活動,目前全市科普大篷車保有量發展至5輛,居全省設區市之首。為豐富老區青少年科普文化生活,創新科普模式,打造老區科普工作新品牌,切實發揮科普大篷車的作用,市科協啟動了“2017-2020年龍巖市科普大篷車老區行”活動,2017年以來,科普大篷車實際深入全市老區中小學校開展巡展進駐活動25次,直接受眾人數超20萬人(次),深受基層中小學校、社區廣大師生和群眾的歡迎。

加大科普信息化建設,依託“科普中國”優質、豐富的媒體資源、信息資源、專家資源、網絡資源,重點推進“科普中國”鄉村、社區與校園e站與示範站建設。2017年,全市完成84個科普中國e站與12個科普智慧雲觸摸屏“科普中國示範e站”建設,定期推送科普中國信息,形成鏈式傳播輻射效應,打通科普公共服務“最後一公里”。

全国科普日|事关你我,来看看龙岩市民科学素质提升之路

閩西姐姐

凝聚婦女,服務婦女

巾幗心向黨·建功新時代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