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工程師生存指南

編者按:世界局勢,波雲詭譎,和平之下的暗潮洶湧,讓人應接不暇。國力的競爭日趨進入科技領域進行纏鬥,作為新時代工業糧食的半導體行業被推到風口浪尖,然而,這個高大上的行業在中興芯痛事件之前卻鮮有人關注,對於行業人才的忽視讓這個行業長期透支,這群肩負時代使命的工程師生存現狀到底怎樣,值得社會的關注和反思~

半導體工程師生存指南

知乎上有人考慮轉行到IC行業,一經發問便引起了硅農們的強烈規勸,痛心疾首狀,足以讓人對IC行業望而卻步,不僅知乎如此,IC圈內知名的論壇--水木社區同樣充斥著看衰行業的論調,IC行業真的如這些浸淫多年的硅農所說的那樣不堪嗎?真相究竟怎樣?

半導體工程師生存指南

半導體工程師生存指南

牽動國人神經的中興事件終於在“割地賠款”後塵埃落定,中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為被羞辱到脫掉底褲的中興勉強續命,蓋棺定論,留給中國的反思太多,這一標誌性的黑天鵝事件也將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水平實力徹底暴露在世人面前,萬萬沒有想到,年銷售額高達千億的中興竟然如此不堪一擊,中國半導體的現狀讓人錯愕。

於是有人說,國家需要在集成電路領域大力投入,傾全國之力彌補產業鴻溝。其實,政府早已意識到產業落後埋下的隱形禍根,對集成電路的扶持一直沒有小氣過,扶持政策不斷。早在2014年,國家就成立了規模高達5000億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截至到2017年已經累計投出1300多億元,帶動產業投資5000億,相當於500萬人口的南昌市的全年GDP,然而,世事無常,中興芯痛事件給中國半導體當頭一棒,人們終於開始反思,錢並不能解決半導體行業的所有問題。也許只有IC從業者才能明白其中的奧妙,一顆顆小小的芯片從設計到生產製造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每個環節都需要謹小慎微,稍有不慎便前功盡棄,一旦失敗,浪費的人力財力數以百萬計。想要彌補產業鴻溝,不僅僅需要真金白銀和政策扶持,更需要時間和務實的精神。科技振興,人才先行。然而,結構性、體制性的問題卻讓這一切變得複雜起來,微小的個體難以抵擋時代的沉浮。中國半導體協會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在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17年會上坦言,“如果維持現在的人均產值,實現2020年的目標需要28萬從業人員,但我國高校2020年前累計能夠培養出來的畢業生總數不超過8萬人,有6萬人以上的缺口...我們現在不缺錢、不缺市場,就是缺人才。”

半導體工程師生存指南

集成電路是一個知識高度密集型的學科,與傳統學科相比,國內有實力開設該學科的高校鳳毛麟角,就在行業人才短缺的大背景下,清北復交一流名校的微電子畢業生卻紛紛轉行金融,比例之高,令人咋舌。翻開畢業去向,要麼投身金融,要麼轉向互聯網,留在半導體行業的屈指可數。這一行業怪象其實不足為奇,那些堅持專業方向的人工作幾年後都後悔了,於是規勸後來者轉行的硅農越來越多,充斥著IC論壇的滿是消極的論調。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頂尖人才的缺失也讓這個行業後勁不足。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讓人痛心,高投入低迴報讓半導體人普遍對行業前景心灰意冷,一個頂尖的微電子專業人才,辛苦付出工作6年,年薪也不過5,60萬,而且這也是天時地利人和情況下才能達到的,這與金融相比,相去甚遠。頂尖名校畢業的金融才俊,工作6年後年薪達到2,300萬的不在少數,35歲5,600百萬也不無可能,然而,這一切都是半導體圈內不敢想象的事情。要知道,做科研發論文要比那些所謂的金融報告難太多了,嘔心瀝血的搞科研卻拿著較低的薪資,還被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冠以”是市場決定的“,從來不反思扭曲的體制和分配體系的不合理,全民娛樂便能香車寶馬,堅持學術只能一世房奴,為這些民族脊樑感到遺憾,誰能不為之心灰意懶呢?

行業人才的流失正愈演愈烈,東南大學,電子科大,西電等第二陣營開始被蠶食,眾多的微電子畢業生開始轉向更高回報的互聯網行業。”幾乎沒有門檻,輕鬆就能工資翻倍”,只用了3個月突擊就轉行到互聯網的小魏如是說。的確如此,互聯網如今崗位眾多,即使專科畢業,到北大青鳥習得一門腳本語言便可在互聯網混的風生水起。當一個資質不如自己的同學僅僅是因為投身互聯網便可以在薪資待遇上碾壓自己時,任何人都會有所心動,一方面是高企的房價和生活的壓力,一方面是高薪的誘惑和成就感,能逃走的人都出逃了。

在節節攀升的房價和無所不用其極的金融運作面前,兢兢業業工作的工程師們陷入了囚徒困境,他們不再關心IC產業的全面落後給國家帶來的危局,只為能還上房貸讓家人安居樂業疲於奔命。真的很能體諒那些轉行的同學們,他們沒有理由放著一條既輕鬆,回報又高的路不走,去走一條既辛苦,回報率又低的荊棘之路,何苦?何必?讓科技人才創造力競相迸發,需要厚植創新的沃土。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prexi發表講話說,“突破核心技術,關鍵在於有效發揮人的積極性。”

天真的以為投錢就能拯救半導體的人們應該幡然醒悟了,如果沒有深入骨髓的體制改革,惠及底層工程師的政策導向,再多的投入也會被層層盤剝而落入少數人的口袋,如果始終無法留住寶貴的人才,如此下去,究竟要多少個5000億才能拯救中國的半導體呢?

半導體工程師生存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