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隨著時光的流逝,造紙工藝不斷更新,各地造紙廠也對環境形成了重大汙染。但在雲南騰衝 ,古法造紙術卻依然與環境和諧相處,一代代手藝人默默無聞地生產著紙張,在藝術傳承中留下了屬於自己的印記。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騰衝最北的界頭,是真正屬於高黎貢山的地方,這裡有個高黎貢手手工造紙博物館,全木架的寬敞空間,展示著幾百年來的造紙工藝。對於堅持手工造紙的村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種手藝,更是一種古老文化的傳承。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大約一小時左右的車程,我們從騰衝來到了高黎貢手工造紙紀念館。古法造紙術在騰衝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而在今天,村民們仍將這項傳統技藝延續著。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博物館分為上下兩層,上面可以進行紙漿畫的手作體驗,下面進門的大廳售賣一系列關於紙的文創產品。值得一提的是,這棟被用來做手工造紙博物館的鄉村公共建築,2012年獲得了美國 《建築實錄》雜誌評出的“公共建築獎”。2013年4月又入圍阿卡汗建築獎,它從全球400多個建築中遴選, 中國入圍該獎項前20名的僅此一棟。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在騰衝 ,每年都有大量的白棉紙用於宗教活動。唐代,佛教經泰國 、緬甸等地傳入雲南 , 騰衝地處這一傳播路線要衝,佛教香火極為興盛,各種經書文本大量傳抄,於是,手工抄紙白棉紙因紙質優良,不斷髮展。由於 騰衝 地處邊境,與 緬甸 、 越南 、 泰國 等 東南亞 國家相鄰,大量的白棉紙也銷往這些國家。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面對工業化對非遺文化的衝擊,一張薄薄的手工紙,帶著親切樸素的質感,這是工業時代所不可比擬的,古法手工、代代傳承、文化積澱,令古法造紙術傳承至今。如今,在博物館裡,這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都來自這項古老的技藝。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明信片,筆記本,紙編鞋,油紙傘,紙扇,這裡有著太多令人稱道的藝術品,你很難想象,這些都是通過最為古老的手工造紙術來完成的。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每年7月份,村民會收購回大量的構樹皮,而後進行削皮,浸泡,漂白,蒸煮,粉碎,抄紙,曬紙等20多道工序,每一步都必是專心致志。親自體驗了抄紙過程,看似簡單的重複動作,做起來卻是相當困難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騰衝這棟建築 國際屢獲大獎 知道的人很少

看我們對紙漿畫很有興趣,館內的員工帶我們上二樓親自體驗了一番,我和同伴協力完成了一幅海豚畫,成就感滿滿。因為完成後還需要晾曬,所以要等上幾天,待完成之後,博物館會給我們郵寄到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