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汶川巨災十周年之安全城鄉思考

“時光總在流淌,人們咀嚼痛苦,但並未沉溺於痛楚中,十年間,青青草木已覆蓋了破碎的山河,昔日的兒童長大成人。在汶川地震十週年之際,筆者先後應邀參加了一系列會議和活動,多與十週年紀念相關,與各界專家學者共同回望汶川地震十年來防災減災進展,思量頗多,歸納如下,旨在探究中國城鄉如何迎來安全新局面。”

思考一:

“汶川祭”重在提升國民防災文化素質

日本名古屋大學的專家曾說“災害文化是推進減災事業的基礎,在接受了災害存在的事實後,公眾就會考慮災害一旦來臨應該做什麼以及能夠做什麼”。日本強調從小培養公眾安全文化,要求孩子們從小就理解“認識災害→正確避難→快速逃生”假設與途徑,知道在災害將臨時,如何將果斷決定變成行動的ABC步驟。

權威解讀|汶川巨災十週年之安全城鄉思考

日本自主防災會開展綜合防災訓練

國家與城市要韌性設計,家庭與個人也要學會有韌性之思的防災理念。

思考二:汶川重建校園質量居先

地震災難讓建築師、規劃師們反思:如何才叫為生命而設計?什麼建築是校園最需要的?建築規範如何修訂才能因地制宜保障校園安全?如何整合資源才能體現為生命設計的當代觀念等。

可貴的是,汶川校園災後重建,建築師們邊設計、邊研究建築新規範,以保證新建校園質量安全。國家《中小學校設計規範》(GB50099-2011)於2012年1月1日由住建部批准實施,為校園安全設計注入了與安全制度和應急機制相聯繫的內容。

權威解讀|汶川巨災十週年之安全城鄉思考

《中小學校設計規範》(GB50099-2011)

在《中小學校設計規範》條文說明中有了“安全第一”的含義,即學校建設必須執行的基本原則。校園建築設計不僅要考慮地震災害,還要考慮洪水、火災、擁擠踐踏、恐怖襲擊等災害事故中的安全。校園安全設計必須認真細緻地處理每個細節,應特別關注普通教室與各種專用教室之間、教室與廁所及開水間之間、教室內從座位到門口、到樓梯口、到樓梯間及到樓門口的通道通暢。

思考三:國家應加強地震預警技術研發和政策支持

按照聯合國對預警系統建設的倡議及2006年9月發佈的《全球預警系統調查》報告五方面要點,今後應特別關注:開發全球綜合性預警系統;構建全國性“以人為本”的預警系統;彌合全球預警能力存在的差距;為預警建立扎實的科學和數據基礎;為全球預警系統的建設提供製度基礎等。

令人可喜的是我國地震預警技術已有長足進步,並取得減災實效。減輕地震災害,顯然重在兩頭:一是築起抗災防線,建設隔震減震的彈性建築,另一方面要敢於問津“天災難測”之路,搶先發布可靠的“地震預警”。

思考四:文化重建對災區發展有特殊之力

汶川大地震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現為故宮博物院院長的單霽翔,在為“5·12”汶川大地震十週年撰寫回憶文章時,總結了六點災後文化重建的經驗:大力發揚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災後文化遺產保護要尊重保護工作的規律;紮實做好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基礎工作是關鍵;強化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可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對文化遺產造成的危害;提高文化遺產部門對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和抵禦能力,需密切與災害防禦相關部門的聯繫與交叉研究;文化遺產根植於特定的人文與自然環境,民生為先且滿足災區精神文化和情感需求至關重要。

權威解讀|汶川巨災十週年之安全城鄉思考

汶川十週年的規劃成果展覽

思考五:防災減災要矚目國際新趨勢

4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缺乏國際合作救援的教訓至今記憶猶新,而“5·12”汶川巨災的嚴重損失,提醒國人要充分重視減災科技和國際合作在抗震救援中的巨大作用。汶川地震後一小時,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啟動國際減災合作機制,向《空間和重大災害國際憲章》相關成員提出衛星數據申請,獲得多國機構向中國無償提供衛星數據的技術支持。

權威解讀|汶川巨災十週年之安全城鄉思考

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CHARTER) 組織機制運行圖

如果說,十年汶川地震改變了什麼?凝聚科技進步國際力量的無私援助也是重要寫照,為此我們建言要將國際最前沿的“重建得更好”即BBB(BuiltBakeBetter,簡稱BBB)的理念在中國推廣,其含義是使災前的脆弱性不再出現,將減輕災害風險等理念納入開發計劃中,使國家、城市和社區具有抗災能力(韌性)。

思考六:組建應急管理部將提升國家綜合減災能力和水平

應急管理部成立意味著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正式組成,按照國務院賦予的職責,應急管理部的主要任務:綜合減災的管理、常態化為先的應急部署、統一協調的防災減災機制,重在將安全常態減災與應急資源“擰成一股繩”。需要注意的是:綜合減災法律的含義在當下有變化,它不僅是一種手段,更成為一種有序狀態的保障,法律秩序優於放任行動,會給社會與城市帶來穩定與安全,可以從容地應對各類災難的處置管理,使體制與機制有位、有為的發揮其作用。

- END -

圖文節選自《城市與減災》2018年第3期

全文見 《汶川巨災十週年之安全城鄉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