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背后的一点思考

2017年武汉提出的“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各大城市在进行资源和人才争夺的时候,可用的牌已经越来越少了,而校友会自然也是之一。数据也显示了无疑这种策略对于招商引资是很有利的,但是这种方式是不是适合全国其他地方来学习和效仿呢?今天借此机会跟大家共同讨论下“校友会”的这些事。

什么是百万校友资智回汉?

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背后的一点思考

湖北武汉

根据我的理解这个就是扩大版的校友会(也可以叫武汉校友会),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来武汉市每个高校的校友整合到一块,都成为武汉校友。

根据2017年数据显示武汉高校所有在校生大约有107.5万人(本专科94.8万,研究生12.7万),这也是武汉这么些年的底气所在,本身拥有优势教育资源的自己自然培养的人才也不在少数,这也是武汉敢举行这样的活动的根本原因。毕竟中国毕业生大部分对于母校是富有感激之情和培育之恩的,在过去很长时间这些毕业后有所成就的毕业生都会向母校进行捐赠或者其他方式回馈母校,但是直接用来支持城市建设还是第一次有人提出,武汉无疑开了先河。说白了百万校友资智回汉的意思就是希望在外的校友要么带钱,要么带项目来支持母校和武汉的经济建设,不过不得不说武汉确实有这个能力和实力。

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效果如何?

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背后的一点思考

湖北武汉

根据2017年的数据显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活动举行9场,在8所高校,共计5000名校友参加,294个签约项目,13014亿元签约金额;而2017年根据武汉统计局的消息2017年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226.6亿元,比上年增长41.3%,这里面无疑这个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活动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那么西安这类高校强市可以模仿吗?

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背后的一点思考

陕西西安

西安和武汉一样同样具有一大批优秀的高等院校,历年来培养的优秀人才不尽其数,可以说比起武汉一点都不弱。从西安名校毕业的校友也有不少,比如:互联网有浪潮王兴山、腾讯创始人之一曾李青,房地产有万通的冯仑、龙湖的吴亚军,计算机有联想的柳传志、研祥的陈志列等等,可以说也不少。所以从基础上有了具备了举办这种规格校友会的基础,但是西安这样的城市适合效仿 武汉采取同样的方式吗?个人觉得未必,我担心的有两个方面:第一、当地是不是有足够适合的基础可以容纳这么多企业和自助;第二、企业家如何是好?总不能一个企业在全国多个城市都进行投资吧,是不是对企业有利也是这些企业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都去效仿,那么中国企业家真的会很累

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背后的一点思考

陕西西安

在我国说句实在话好企业就那么多,好的企业家也是屈指可数的。在过去武汉没有把校友会提到明面上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企业需求和自身感情因素给母校和所在城市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基本都是背地的),如今如果都打城市校友会的牌,个人觉得会成为企业家们一个头疼的问题,类似于道德绑架的意思。

在中国企业家是一种非常累的群体,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不仅要把企业做好,还得为企业所在城市甚至自己曾经就学或工作过的地方提供资金和产业支持(要不然舆论就会说你没有人情味怎么的)。而企业的发展与人情都需要进行兼顾,所以个人觉得中国企业家是最累的一帮群体。

要引鳯先筑巢,基础很重要

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背后的一点思考

陕西西安

城市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投资,离不开产业的转型升级。每年各个地方进行招商引资的时候都会采取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来拉拢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校友会只是方法之一),希望这些企业家能够给与地方以产业和资本支持,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请不要忽略一个根本问题,地方的产业接纳能力和配套能力如何?筑巢引鳯,起码巢得有吧。武汉可以这样做是因为本身产业结构和经济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是前提,千万不要被这几万亿的投资所迷惑,背后的事情还有很多需要地方去解决的。

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经济结构不一样,对于产业需求也不一样。这点希望各个地方都能够认识清楚,然后再去行动,否则“校友会”事小,一旦项目无法落实或者效益不佳那么带来的伤害同样是巨大的(背后就是营商环境等因素),要知道中国企业家圈就那么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创不易记得点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