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鄭,有位愛唱豫劇的「老外」

“翻過了一架山,走過一道窪,這塊地種的什麼莊稼?”這段詞是豫劇《朝陽溝》的經典選段,很多的戲曲名家都曾經演唱過。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豫劇也一直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隨著國際化的不斷髮展,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豐富,有一些外國友人也開始嘗試學習豫劇。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位來自加拿大的豫劇愛好者。他可真的不一般!

在新郑,有位爱唱豫剧的“老外”

蘇志恆個人豫劇表演

David Joseph Pedosiuk,加拿大公民,是鄭州西亞斯學院(以下簡稱西亞斯學院)的外籍教師,在學校裡教授學生們跨文化交際和英語口語課程,是一名資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和豫劇表演者。

在新郑,有位爱唱豫剧的“老外”

蘇志恆 一家四口合影

David的中文名字叫蘇志恆。來中國已經16年了,一直都在西亞斯學院工作。他的妻子是美國人,有兩個孩子,一個6歲,一個4歲。由於長時間的居住,蘇志恆一家早已把西亞斯學院當做了自己的家,他說:河南也是他的第二故鄉。他的孩子們對於中國的飲食很是喜歡,尤其是喜歡吃米飯和麵條。在西亞斯學院工作期間,蘇志恆負責教授的是跨文化交際和英語口語課程,主要是講述中西文化的交流。在蘇志恆看來,很多學生沒有出國的經歷,所以對於西方文化的瞭解並不多,他想要通過課堂上的講述讓大家瞭解中西方文化各自不同的特點以及如何分享文化。蘇志恆還提到,在上課的時候有些學生聽說他在網上有些豫劇表演,就會要求他課間的時候演唱豫劇。因為外國人唱中國戲是非常鮮明的文化交流,這也使得學生們可以更好的理解跨文化交際。所以他很高興可以為大家演唱。

在新郑,有位爱唱豫剧的“老外”

蘇志恆 與豫劇大師合影留念

蘇志恆從2005年開始學唱豫劇,起初他很沒有信心,因為自己只是因為別人一句“要不你學唱豫劇吧,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外國人唱豫劇”才萌生了想要學習演唱豫劇的想法。據他回憶,第一次聽豫劇是在坐公交車回鄭州的路上,當時聽完之後覺得耳朵都快要掉了,覺得太難受了,一點也不好聽。他認為那些演員是在開玩笑,不是在認真的唱。

到了2005年的時候,他發現當地人特別喜歡聽豫劇,所以從那個時候就開始自學,邊聽邊模仿,也在網上看了一些視頻,沒有人教他怎麼唱豫劇,全都是靠自學。

在新郑,有位爱唱豫剧的“老外”

蘇志恆做主持

新鄭開展“戲曲進鄉村”活動後,有次該活動走進西亞斯學院,他越來越尊敬那些唱豫劇的人,因為真切感受到了學習演唱豫劇的艱難。真的需要天賦和大量的努力才可以唱好豫劇。之後,蘇志恆開始給大家表演。他的演唱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大家覺得蘇志恆唱的還不錯,所以就有很多人來邀請他唱豫劇。可能有些年輕人看完他的表演後會覺得很可笑,但是一些年紀大的爺爺奶奶們卻成為了蘇志恆最大的粉絲團體,他們很喜歡蘇志恆的演唱。

在新郑,有位爱唱豫剧的“老外”

蘇志恆個人豫劇表演

慢慢的,蘇志恆不斷的融入進了豫劇之中。他也非常開心能夠接觸到深厚的中國文化,能夠多瞭解一些中國傳統文化。

主編:李明 | 副主編:劉麗敏

新聞中心出品

新聞中心融媒體記者 趙博文

編 輯:趙博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