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我不是藥神》龔蓓苾:戲裡認真,戲外真情,我樂在其中

網友1:《我不是藥神》龔蓓苾出來我驚呆了,跟《獨自等待》的她簡直一毛一樣,一點都沒變,已經過去13年了啊。

網友2:看了《我不是藥神》,挺感動的,也許我挺傳統的吧,給我最大的感動是這個女人,這個妻子,這個母親@龔蓓苾 @我不是藥神。

“她的眼神裡有怨恨也有懼意,拿捏的剛剛好,卻出奇的冷靜,演技與顏值都很叫人讚不絕口。”《將愛情進行到底》《獨自等待》《愛情呼叫轉移》《擇天記》《烈火如歌》等影視劇,讓我們見證了她精湛的眼鏡,但是屏幕外的龔蓓苾,細膩的足以讓人敬佩。

專訪《我不是藥神》龔蓓苾:戲裡認真,戲外真情,我樂在其中

Q:在《我不是藥神》中,您扮演主角程勇的前妻,讓人印象深刻,您是怎樣理解這一角色的?

拿到《藥神》劇本的時候,我對這個角色進行了很多的想象和揣摩, 就像電影裡的那句話;“在我眼中他根本就不是個男人。”

可能在多數人眼中,他有很多成就和光環,但是在我眼裡程勇就是個“渣男”,他在我這裡根本承擔不起一個男人的責任,不是一位好父親,而且還有家暴行為,這樣的程勇,跟他離婚是必然的。

專訪《我不是藥神》龔蓓苾:戲裡認真,戲外真情,我樂在其中

其實對於劇裡的媽媽來說,她也只是想把孩子帶出去,讓孩子有更多更好的機會,不希望在這樣的環境裡跟著“渣男”爸爸生活,這樣會毀了孩子的未來。正因如此才會著急,不想搭理程勇,也會是呈現出不想跟他說一句話的狀態。

專訪《我不是藥神》龔蓓苾:戲裡認真,戲外真情,我樂在其中

Q:您覺得這次《藥神》中的角色和之前您演的其他人物有什麼不同?對您來說有挑戰嗎?

其實我演的每個角色都會不一樣,而且我希望在每個角色上都有所突破。比如像2005年《獨自等待》裡李靜和《烈火如歌》裡的暗夜絕,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的的狀態,不同的美感。

專訪《我不是藥神》龔蓓苾:戲裡認真,戲外真情,我樂在其中

這次的角色,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應該是角色轉換的問題吧,在拍《藥神》之前,我剛結束拍另一個戲,需要從一個角色轉換到另一個角色。文導演和徐崢也是非常敬業的人,都是要拍很多條,到最後,我都開始懷疑我是不是都不會演電影了。

專訪《我不是藥神》龔蓓苾:戲裡認真,戲外真情,我樂在其中

電影和電視劇不太一樣,電視劇一般一兩條就能過,但是電影一定要各種角度都涉及到,導演會根據現場的反應和方式拍到想要的東西,可能這也是每一位演員的挑戰吧,不過我就是喜歡這樣不斷挑戰的狀態,樂在其中。

Q:拍戲這麼多年,工作家庭應該也都挺忙的,您是怎樣想到參與公益的呢?

我很早就接觸公益參與公益,只要是我能幫得上忙的,我都願意去參與。

其實公益是除了演員以外我一直希望做的,就像我最敬仰的奧黛麗·赫本,她就一直在做公益,而且也不會耽誤生活和工作。

專訪《我不是藥神》龔蓓苾:戲裡認真,戲外真情,我樂在其中

Q:作為母親,我看您做了很多關於兒童的公益活動,在做公益時,會因為身份有所側重嗎?您過程中有什麼樣的感觸?

做這麼多兒童公益,因為我本身也是媽媽,而且兒童是國家未來,所以我很重視,一定要給他們更多的關心。

如果說印象比較深的,應該是我最近去老家泉州做的禁毒公益吧。

泉州公安局瞭解到毒品逐漸深入到學校和小孩中的情況,決定要拍攝一個公益片,為大家普及禁毒知識,邀請我去當形象大使。當時接到這個邀請,我就說這個事情我一定要去做。對於這些還不成熟的孩子,他們會對新鮮事情充滿好奇,一旦接觸到毒品,一輩子都很難解脫,會影響一個家庭。

專訪《我不是藥神》龔蓓苾:戲裡認真,戲外真情,我樂在其中

而且在瞭解這個項目的過程中,我聽說有些毒品會弄成糖果、飲料的樣子,現在很多人都會去酒吧或者KTV這種人員比較複雜的地方,很容易變成被動受害者。

我能做的也就是號召大家,希望大家提起警惕,關注到這件事情。

專訪《我不是藥神》龔蓓苾:戲裡認真,戲外真情,我樂在其中

還有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之前拍《缺失的愛》(憑這部電影獲得“第四屆青年展最佳女演員”)時,我們關注過很多留守兒童和老人。在跟他們聊天中,我的心就有所觸動,那些缺少父母和孩子的陪伴,他們敏感又細膩。

專訪《我不是藥神》龔蓓苾:戲裡認真,戲外真情,我樂在其中

拍戲的同時,我看到一位老奶奶,步履蹣跚,我趕緊讓助理去買了柺杖送給她,戲拍完沒多久,劇組的工作人員就告訴我,那位老人已經去世了。想到每次跟她交流時那種善良熱心的眼神,我都會默默地難過。

Q:您對做公益的項目是怎樣選擇的?看您經常會帶著兒子一起參加公益,為什麼會想到帶著孩子一起呢?

做公益只要是有意義的,我都會去做。如果讓我說現在想要去做一個什麼樣的公益項目的話,我可能更想去參與一些跟父母教育有關的項目。

父母通常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那孩子的發展也會充滿無限空間,如果是專門針對父母教育的這種項目,基金或者公益活動,我都很樂意參與。

專訪《我不是藥神》龔蓓苾:戲裡認真,戲外真情,我樂在其中

而且我會經常帶著兒子一起參加公益活動,現在大部分的孩子很幸福,他們對貧困地區的生活是沒有任何感覺的。經常帶他去孤兒院,也是希望讓他看到這些孩子的成長,可以更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用自己的力量更好的幫助別人。

Q:看您現在還做了“告白行動”,這是什麼樣的公益呢?

第一次說“告白行動”的時候,其實我也是迷茫的,他們找到我說現在全國有幾千萬的白癜風孩子面臨無法治療的情況。如果從小治療,這種疾病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很多地區因為不具備好的醫療條件和生活水平,會失去最好的治療時間。聽到這種情況,我就毫不猶豫的加入了,想為他們貢獻一份力量。

專訪《我不是藥神》龔蓓苾:戲裡認真,戲外真情,我樂在其中

大多數人對白癜風的知識還是缺失的,這樣就導致白癜風患者很容易受到歧視。一定要讓很多人知道,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後天性限局性或泛發性皮膚色素脫失病,由於皮膚的黑素細胞功能消失引起,是並不傳染的。

專訪《我不是藥神》龔蓓苾:戲裡認真,戲外真情,我樂在其中

對這些患有白癜風的孩子們,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包括家長怎麼對待孩子,怎麼安撫孩子,這些都是生活中缺失的。我覺得這種公益活動非常好,可以普及更多關於白癜風的知識,消除大家的誤解。

Q:現在很多明星做公益會被說是“作秀”、甚至出現很多負面新聞,對此您是怎麼看的?這會影響您繼續做公益嗎?

首先我覺得明星做公益最大的一點好處就是,可以通過明星的影響力、傳播力,讓更多人關注到公益。明星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很好了,至於後面發生的事情,會出現負面的原因也會是多種多樣,有可能是團隊溝通或者交接出現了問題,對於這種情況,在選擇合作的公益組織時,一定要專業和正規,避免好心辦壞事。

專訪《我不是藥神》龔蓓苾:戲裡認真,戲外真情,我樂在其中

如果幫助能讓別人得到幸福,我會很開心,很激動。這些事情就足以支撐著我繼續做公益了,就算沒有媒體公佈,我私下還是會帶小孩去參與,公益不在宣傳,在於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