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視頻認領兩毛錢會員,一場教科書式的信任重塑

今年的元旦可謂是異常熱鬧,有人跨年吃瓜看明星八卦,也有人抱著手機狂薅騰訊的羊毛。雖然後者的熱度尚不及前者,但帶來的福利卻是實打實的。


12月31日,有網友發現騰訊“9折開通騰訊視頻VIP”的元旦優惠活動出現BUG,以九折(18元)購買一個月會員(20元),充值時系統僅扣掉0.2元。很快這一漏洞便被擴散到各大QQ群和論壇,吸引大波用戶跟風狂買售價2毛錢的騰訊視頻會員。

騰訊視頻認領兩毛錢會員,一場教科書式的信任重塑

根據騰訊視頻後續的聲明,在服務器系統異常期間,因0.2元漏洞所產生的訂單共計287萬筆,涉及39萬名用戶,算是一場價值不小的損失。不過在這份聲明中,令眾多網友感到意外的不是騰訊虧了多少,而是騰訊視頻承諾將自掏腰包為自己的錯誤買單,網友利用BUG產生的訂單給予保留,不會追回會員權利。

店大欺客,屢禁不止

或許也正是因為騰訊視頻誠懇的態度,輿論的風向也發生了變化,從一開始“騰訊的便宜,不佔白不佔”轉向了“牆都不扶了,就服騰訊”的立場。因為在大眾的刻板印象中,越是大企業架子越大,更容易仗著壟斷地位店大欺客。而在這種極端不對等的關係中,處於弱勢地位的消費者只能無奈忍受大公司的“欺負”。

騰訊視頻認領兩毛錢會員,一場教科書式的信任重塑

比如在最容易出現價格烏龍的電商平臺,不少商家在發貨過程中都會出現“超賣”的情況,為不損傷到自身利益,也多是選擇通過向顧客發送短信,單方面告知顧客其購買並已付款的貨品其實已經賣完,要求顧客主動啟動退款流程,拿回貨款。雖然“超賣”沒有在賬面上給顧客造成經濟損失,但對許多顧客來說,意味著他們失去了原本已經獲得的以優惠價購買商品的機會。

也正是因為太多的大商家、大企業習慣讓消費者為自己犯得錯誤買單,騰訊勇於承擔錯誤,願意負責的態度反倒成了一股清流。

為錯誤買單,騰訊成業內清流

誠然,有人認為這點損失對於國內市值第一的騰訊來說只是擦破了點皮。但企業畢竟不是慈善機構,終歸還是要確保商業價值和用戶價值的平衡。騰訊能夠從做一款產品起家,在早期的激烈競爭中得以生存下來,除了各種運氣,關鍵也在於“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的運營理念,一心只想做好產品體驗。

騰訊視頻認領兩毛錢會員,一場教科書式的信任重塑

雖然滿足用戶需求、為用戶創造價值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嘴上說說誰都會,真正做起來卻沒多少人願意動身。這次騰訊為“0.2元漏洞”自掏腰包買單,不僅是修復用戶體驗,也是在重塑用戶對的大企業的信任。

人民日報在評論政務問題時曾說到,“臨時工”不應該成為回應工作失誤的理由,旨在勸告不要用內部身份推諉外部的責任。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今天分互聯網企業,企業講誠信、說信任,就要敢於承擔責任,而不是出問題時一味甩鍋。這一次,騰訊身體力行給同行們上了一課什麼叫做有擔當的互聯網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