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的封王之路,生存還是毀滅

在我國古代,王是僅次於皇帝的爵位,自秦朝以來,各朝各代對於王位的封賞相當的慎重,一般情況下,只會封給皇親國戚,王位,是對其信任,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維護皇權的統治。然而太平天國卻是一個例外。

洪秀全的封王之路,生存還是毀滅

其實在太平天國開始初建的時候,僅僅只有一個天王,那就是洪秀全,隨著太平天國的勢力不斷地擴大,幾百的隊伍,變成了上萬,當佔領永安時,為了能夠更好的領導軍隊,封了五個人為王,分別是,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湯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五個人可是跟洪秀全出生入死的元老級別人物,而且,五個人物的能力也是比較厲害的。

洪秀全的封王之路,生存還是毀滅

1853年,天平天國定都天京,洪秀全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論功行賞,將胡以晃封為豫王,秦日剛封為燕王。1856年,天京發生事變,內亂由此而生,楊秀清,韋昌輝秦日剛被殺,加之蕭朝貴湯雲山戰死,胡以晃病死,太平天國的八個王已經只剩下兩個了,只有洪秀全和石達開,深受打擊的洪秀全不在任人唯賢,開始相信自己的族人和親戚了,甚至開始懷疑石達開,於是封了自己的兩個兄長為王,來牽制他,結果石達開憤然領兵而走,發誓再也不回來,石達開的出走使得太平天國的局勢更加不穩定。洪秀全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開始封王,此前楊秀清等人靠能力,靠本事才封王的,而這次,堅決不信外臣,而只信自己的族人,大量的封同姓氏的為王,而且所封之王,等級越來越低,後來,隨著洪秀全的默許和縱容,王位竟然可以買賣,直到1864年,有2700多人都是有王位的人。

洪秀全的封王之路,生存還是毀滅

洪秀全的狂妄自大,最終也帶來苦果,天平天國運動最終失敗了。

(如果您覺得這段歷史有意思,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歡迎您收藏,轉發,評論。(圖片來源於網絡,如對您的權益產生侵害,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