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究竟有幾個我?揭開小我的神祕面紗

語言,無論是用聲音說出來或是沒有說出來,都以思想的形式存在,都會在你身上投下一個幾乎像催眠一樣效果的魔咒。你很容易在其中迷失,並且會被像催眠一般暗自相信。當你看著一塊石頭,一朵花或是一隻鳥,只是看著它,不加諸任何一個字句或心理標籤在他身上,你的內心會升起一股敬畏和驚歎之情。它的本質會無聲的與你溝通。這是偉大的藝術家可以感受到的,同時可以成功的在他們的藝術中表達出來。

世界上究竟有幾個我?揭開小我的神秘面紗

梵高沒有說“這只是一張舊椅子”,他觀察,觀察,在觀察,它感受到了這張椅子的本體,梵高以它為主題作畫,今天可以賣到超過2500萬美金。當不再用字句和標籤來遮蓋這個世界的時候,那個長久以來失去的感受會奇蹟般的回來。

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中,他只是語言中最常見的一個字,也是最常誤導人的一個字。一個對於你是誰的誤解,一個虛幻的認同感。當一個孩子學習到父母口中的那個名字就代表他時,這個孩子就已經把那個名字等同於他是誰了。接下來,就會產生關於“我的”思想。把一些事情標記為我的一部分,並在這些事物上投注心力和自我感,並在他們身上尋找身份認同。當我的玩具被拿走了,強烈的痛苦感就產生了。不是因為那個玩具有什麼價值,而是這個玩具已經發展成為這個孩子的一部分。

世界上究竟有幾個我?揭開小我的神秘面紗

隨著年齡增長,會繼續吸收其他的思想,國際,種族,職業,扮演的角色(母親、父親、丈夫、妻子),喜好和厭惡。更準確的說,平時說話所指的那個我,就是心理結構的某個面在說話,也就是那個“小我”的層面。當你某天意識到小我的存在時,你還是會用“我”這個字去表達,但是從你內在更深處的體現。

其實小我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心智結構就是認同,我的玩具,我的衣服,我的車子,我的房子。我試著在事物中尋找自己,可是卻從來沒有真的成功,最後還讓自己迷失在這些事物中。

這就是小我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