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算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於無聲處34


我們的鄰國日本自古以來就喜歡效仿我國,比如文字,風俗,制度等,在以往日本和中國交融最深,屬於相愛相殺的關係。日本還喜歡搶中國的東西,不但包括土地和財產,而且還包括一些名人,比如日本媒體就聲稱鄭成功是日本人,那麼,鄭成功到底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呢?說起這事還得從明朝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說起。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在明朝是個雙重身份的人——亦官亦盜。明朝政府用他,他就為官,明朝朝廷棄用,他就海上為盜。

明朝萬曆四十年,明朝海商鄭芝龍開始了有生以來的第一次日本之行,他負責押運裝滿了大量生絲的貨船到日本長崎進行貿易。他是代表明朝官方和日本人做買賣的,所以日本對他很重視,生意進行的很順利,船隊很快收取貨款回國了。但是鄭芝龍卻留在了日本長崎做生意。

鄭芝龍這時寄居在同為福建泉州人的老鄉田川翌皇的家中。田川早年在日本經商,並娶了日本女子為妻,夫妻生有一個女兒,長的十分漂亮,文靜而又賢惠。恰好又和鄭芝龍年齡相仿,二個年輕人一見鍾情,田川夫婦也很喜歡鄭芝龍,夫婦二人看在眼裡,喜在心上。不久就為二人辦了婚事。



小兩口恩恩愛愛,相敬如賓,婚後不久田川氏就懷上了鄭芝龍的骨肉,此後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就是鄭成功。鄭成功生下不久,鄭芝龍就回中國了。

假如鄭成功沒有以後回到明朝,沒有接替他父親的事業收復臺灣,一直生活在日本,鄭成功無疑就是日本人。畢竟鄭成功一出生,他的籍貫登記的是日本長崎。

鄭成功在日本生活了7年後,她的母親田川氏把他帶到了中國福建泉州,從此以後,鄭成功就一直生活在明朝。

長大後的鄭成功做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收復了臺灣。明朝滅亡後,他誓死效忠大明朝,在南明退守一隅時,堅持抗清。南明隆武帝賜他國姓“朱”,所以他後來被稱為國姓爺——朱成功。

鄭成功雖然一生反清復明,但最終父親鄭芝龍被康熙斬殺於菜市口,同時刨了鄭成功家的祖墳。鄭成功上不能復國,下不能保家。清康熙元年,五月初八,他又得知其子鄭經在澎湖與乳母私通,鄭成功在內外交逼下,暴病而亡,死前大呼:我沒面目見先帝於地下,抓破臉而死,年僅39歲。



講真出於國家和個人情感,我願意鄭成功是一箇中國人,我以這樣的英雄為驕傲。但是日本人也有充足的資料說鄭成功是日本人。那就是鄭成功的出生地——日本長崎有他的紀念碑。

在日本長崎流傳著鄭成功出生的傳說。話說日本寬永元年七月十四日,天氣晴朗,鄭芝龍陪著愛妻到平戶的千里海濱散步。田川氏高興的附身撿拾著貝殼,突然間一陣劇烈腹痛,鄭芝看著痛苦不堪的妻子,知道妻子即將臨盆了。可是此時離家很遠,情急之下,鄭芝龍果斷地將妻子攙扶到附近一棵高大的松樹下,靠在一塊大石頭頭旁,自己當起來了接生婆。

很快妻子生下了鄭成功。所以鄭成功最初名字叫鄭森。日本人將這塊石頭叫做“誕兒石”,又叫“生兒石”。大約過了200年,日本人在鄭成功誕生地立了一塊紀念碑,碑上刻著由平戶藩儒臣葉山鎧軒撰寫的長達1500字的碑文。

綜上所述,按照歷史資料稱鄭成功為“日籍華裔”(也叫日籍華人)更為準確。華裔一詞據說開始於周、秦時代,但有史可查的是漢朝。





華裔是指定居在國外的華人已經取得中國以外的國籍者(也稱為x籍華人)和在國外出生,根據出生國的法律而擁有外國國籍者.也就是說從法律上說他們已經不是中國公民。但是從血統上說他們是華人的後代(後裔)。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一個不成熟的觀點,一個不帶任何偏見和成見的觀點,不知道您是否認同?


秉燭讀春秋


鄭成功當然算中國人啦。

說起鄭成功真是了不得啊,他的爸爸就是當年東亞第一首富,遠東第一大海盜,大明南安伯鄭芝龍!

你看,鄭成功的爸爸是正兒八經的大明人士。不過,鄭成功並不出生在中國,而是出生在日本的九州。

這是因為鄭芝龍作為國際大海盜,在日本有自己的基地,並且和日本多位大名關係良好。

在日本期間,鄭芝龍迎娶了田川松為妻,婚後田川松為鄭芝龍生育了兩個兒子,老大就是鄭成功。

鄭成功6歲之前和母親一直在日本居住,正是因為這個,很多日本人把鄭芝龍看做是日本人的英雄。實際上,鄭成功雖然在日本度過了童年,但是他所受到的教育完全是中式教育,尤其是回到中國後,更是接受了系統的儒家教育。1638年,鄭成功甚至考取了秀才,假如不是因為大明滅亡,那麼鄭成功將會和其父親鄭芝龍走向不同的人生,很可能大明少一位軍事將領,而多一位飽讀詩書的文臣。

可惜,造化弄人,1644年崇禎自縊,大明滅亡。隨後滿清打敗了李自成,控制了北方領土。,派大軍南下,試圖一統中華,在國家風雨飄搖之際,鄭成功作為大明臣子,開始了反清復明的戰鬥生涯。

在大陸失利後,鄭成功收復臺灣以這裡為基地,繼續反抗清朝。

正如康熙對鄭成功評價的那樣:

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兵,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鄭成功深受儒家思想教育,一生認自己為大明臣子,為祖國收復了寶島臺灣,是一名純粹的中國人。

所以,不能因為他有過在日本的生活經歷就認為是日本人,否則去外國旅遊、生活、學習、經商難道就變國籍了嗎,那豈不是一個笑話!


歷史風暴


放在現代,鄭成功百分百是日本戶口,他出生地是在日本,父母一方(母)是日本人,又是從小在日本長大,他完全可以認同自己是日本人,當然也可以把自己認同為:“日裔華人

事實上,他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就留在了日本,做了肥前國平戶藩藩士,名字叫田川七左衛門。

福建人鄭芝龍在明末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大海商兼海盜,與其他的這種身份的人一樣,他也經常去日本,實際來,他一度在日本的時間比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時間還要多。那個時代的福建人在日本是一種華麗的存在,既有錢又有槍,加上他還很有勢力和頭腦,跟肥前國平戶(今長崎縣平戶市)地方的諸侯關係很鐵,娶了平戶藩的家臣田川昱皇的女兒田川松為妻。

田川松身懷六甲時在海邊趕海揀蛤蜊,動了胎氣,鄭成功降生在一塊大石頭上,那塊大石頭到現在仍然在,上書“兒誕石”三個漢字,每年這裡都有紀念鄭成功誕辰的活動舉行,有人說這是日本人也把鄭成功當成自己國人。

在古代東亞儒教文化圈,乃至更廣泛的世界範圍內,傳統觀念是因循父系宗法,老爸是什麼地方人,他就必須得是什麼地方人,跟母親是哪兒人壓根兒就沒關係。

朱元璋兒子封王各地,挑出來哪一個他也不敢說自己不是鳳陽人。

從朱元璋到朱棣,不管有多少朝鮮進獻的嬪妃,生出來的不管是誰,他也不敢承認自己是朝鮮人。

從清世祖開始,清朝的皇帝都有蒙古血統,並且不斷娶蒙古皇后、填充新的蒙古血統,可他們沒有一個承認自己是蒙古人。

日本天皇一直不允許科學家考自己家族的古,是因為他們知道,考來考去,多半會考出朝鮮半島基因,自討沒趣,他們總不能承認自己是朝鮮後裔。

所以,7歲開始回到中國的鄭成功,自幼接受的都是儒家漢學教育,長大後痛斥降清的父親鄭芝龍並與之劃清界限,堅決從事反清復明活動,收復臺灣,別看鄭成功只有二分之一的中華血統,但中華的鐵血精神卻比百分百中華血統的父親鄭芝龍還要純正。

有一顆中國赤子心的人,不管他父母是哪兒人,他都可以被認做是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歷來現實


鄭成功算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這問題也挺有意思的,因為可能很多朋友並不知道,鄭成功的日本背景大的嚇人,但即使這樣,在桃花石雜談看來,鄭成功的中國人身份還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鄭家和日本的關係

鄭家和日本的關係其實始於鄭成功的老爸鄭芝龍。而這個鄭芝龍可以說是個在明朝末年就進入了全球化生存的人。他很小就到了澳門,跟當時在澳門盤踞的葡萄牙人學葡萄牙語,然後還皈依了天主教,並取了個天主教名,叫尼古拉斯·鄭。

之後他又去了日本,在當地的華商李旦手下做生意,後來又被李旦推薦到了自己的商業夥伴荷蘭人那,在荷蘭人那裡做翻譯。而後來荷蘭人發現了鄭芝龍的統軍才能,又派他統領一支帆船隊負責在海上截擊荷蘭人當時在東南亞的主要對手西班牙人。不久之後他乾脆脫離荷蘭人,開始自己做這個買賣。而在這段時間,鄭芝龍也完成了從一個小翻譯到大海賊的“華麗”轉身。

荷蘭人繪製的鄭芝龍像

那麼既然是赫赫有名的海賊王,在當時的環境下有個三妻四妾也是非常正常的情況了。而鄭芝龍的足跡又遍佈從中國東南沿海到日本再到東南亞的許多地方,所以他在不同地區總共娶了五房太太,其中一位就是當時在日本平戶的田川氏了。不過這個田川氏的日本身份其實也有些背景可說。因為她雖然確實是日本人,但很小的時候她的生父就死了,而她的母親後來帶她改嫁給了當地一個名叫翁翊皇的華僑,所以她其實是在一個華人家庭長大的,也可以說她其實姓翁,因此後來她也被稱為翁太妃。


日本平戶市的鄭成功出生紀念碑

那麼這個田川氏或者說翁氏就是鄭成功的生母了,而鄭成功在公元1624年8月27號出生在了日本平戶島上,並在平戶島上跟母親一直長到了6歲。而鄭芝龍在公元1228年被明朝的福建巡撫招安,做了明朝的海防遊擊,兩年之後才把鄭成功接回了福建老家。

鄭家為中國做了什麼?

所以看到這裡大家也就知道了,鄭成功確實是中日混血,而且是出生在日本,而且在六歲之前都是由日本母親在日本帶大的。這也就是有人說鄭成功是日本人的原因了。

但混血人是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的現象,而且除了現代恐怕早已滅絕的一些古民族,也根本沒有哪個民族說只要混血就不是自己民族的人了,更何況是像中國這樣一個自古就是由多民族所構成的國家,更不可能如此狹隘說只要和別國的人混血,就不算中國人,可以說從古到今都沒有過這樣的標準。

福建晉江安海鎮星塔,鄭成功小時候曾在此塔下讀書

那麼認定混血人屬於哪個國家應該按什麼標準呢?在現代當然就是看他的國籍了,而在國籍觀念不明確的古代,恐怕最好的標準就要看他的經歷了,即他生活在哪裡?他為誰做了什麼?那麼鄭成功都做了什麼呢?

鄭成功十八歲的時候就作為明朝官員的子弟進入南京國子監學習,拜入名儒錢謙益門下,成為了錢謙益的愛徒。之後又隨父親在清軍南下之後,擁立了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建立了隆武朝。而鄭成功也因為在其中的功勞被賜國姓,因此後來也被稱為“國姓爺”或者朱成功。

而在後來的亂世裡,鄭成功在福建和江西等地多次與南下清軍作戰,甚至在他的父親鄭芝龍已經投降清朝之後,鄭成功自己到孔廟裡,在祭祀中用下面這段話明確表達了自己決不投降的志向:

昔為孺子,今為孤臣,向背去留,各行其是,僅謝儒衣,祈先師昭鑑!

而且不單鄭成功如此,甚至他日本人出身的母親也最終為明朝這個中國王朝獻出了生命。在鄭芝龍降清不久,清軍攻打鄭家的家鄉福建南安,而當時居住在南安的田川氏不願投降清軍,在亂軍中自殺。而且其死後遺體曾遭到清軍侮辱,而經歷了這一切的鄭成功也更加堅定了抗清到底的決心。

臺灣安平古堡的鄭成功塑像


之後的事大家也非常熟悉了,鄭成功為建立抗清基地,將佔據臺灣的荷蘭人驅逐,為中國收復了臺灣。而後來雖然鄭家統治臺灣幾十年,持續抗清,但在知道無力阻止天下大勢之後,也相對和平地讓臺灣和大陸實現統一。所以後來康熙皇帝在評價鄭成功的時候,也沒有計較他過去抗清的歷史,而是站在整個中國的高度,給他寫了這樣的輓聯:

四鎮多異心,二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最後這“海外有孤忠”五個字其實就是對鄭成功對於整個中國所立下功績的肯定。中國人自古講“英雄不問出處”,而中日混血出身的鄭成功可以說將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甚至他的日本母親都為中國的王朝而犧牲,最終鄭成功也通過收復臺灣為中國創下了千古偉業,那麼當然他的身份就是中國人了,這一點其實也沒有什麼可再懷疑的了。


桃花石雜談


鄭成功自然是中國人,不能因為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就否認鄭成功中國人的身份。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是海上大盜,做著明朝與日本的之間貿易;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平戶藩民女田川氏,是鄭芝龍的第二位妻子。1624年田川氏在日本生下鄭成功並撫養到六歲,故日本人亦將鄭成功視為和族英雄,日本以小中華自居,很看不起清朝。

鄭成功雖然是中日混血兒,但他自小就學習儒家文化,六歲回到明朝泉州居住,學習中國傳統文化。1638年鄭成功考中秀才,1644年鄭成功進入南京國子監就讀,拜入江浙名儒錢謙益門下深造。1645年鄭芝龍擁立唐王朱聿鍵稱帝,是為隆武帝,鄭氏成為隆武朝重臣;

同年隆武帝賜鄭成功國姓,封忠孝伯,領御營中軍都督職位。鄭成功多次領兵出戰清軍,但是鄭芝龍作為商人已經看出清朝統一天下勢在必行,故無意抵抗清軍。

1646年鄭芝龍率大部分官軍北上降清,鄭芝龍以商人的本性認為率軍降清可以保住家業,還能加官晉爵,不料清軍將鄭芝龍押往北京斬首。清軍同時進攻鄭芝龍的家鄉,在戰亂中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不願降清,自殺身亡;同時隆武帝被清軍俘虜,他最終絕食而亡。皇帝慘死、父母皆死於清軍之手堅定了鄭成功抗清的決心,他在沿海招兵買馬,舉起了抗清的大旗。

鄭成功雖有心殺賊,但是無力迴天,缺兵少糧的鄭軍經常被清軍打敗,加上南明數個政權之間的內鬥十分嚴重,導致無法擰成一股繩抗清。隆武帝死後,隆武朝後繼無人,鄭成功於1649年改奉永曆帝為明朝正朔,永曆帝冊封鄭成功為延平王。之後鄭成功與清軍進行了長時間的對抗,兩軍互有勝負,鄭成功最大的成功是打到了南京,不過仍被清軍擊敗。

南京之戰失敗後,鄭成功大軍缺糧,故打算收復臺灣作為後勤基地。1661年鄭成功親率2.5萬名將士,數百艘戰船進攻臺灣,在臺灣本地人的幫助下,擊敗了盤踞臺灣的荷蘭殖民者,收復了臺灣。鄭成功收復臺灣後,按照明朝的模式治理臺灣,不過第二年鄭成功就急病而亡,享年39歲。1684年清軍攻臺,鄭成功孫子鄭克塽降清,臺灣正式納入清朝統治範圍。

鄭成功死後葬於臺灣省永康市,1699年鄭克塽要求將爺爺鄭成功的屍骸遷至福建省南安市祖墳之中。康熙皇帝下旨說:鄭成功系明室之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敕遣官,護送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另外康熙皇帝還給鄭成功墓題對聯: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向東難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充分肯定了鄭成功作為明朝遺臣的忠心耿耿。

日本人佔據臺灣期間,以鄭成功有日本血統為由,蠱惑民眾說這是日本繼承鄭成功的領土,這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鄭成功是中國人,是明朝之臣,他的領土自然是明朝的領土。


大秦鐵鷹劍士




說鄭成功之前先要講一下鄭芝龍,否則就有可能說不清鄭成功的身世。

鄭芝龍是一個信天主教的福建小夥子,這說明他以前是做國際貿易的,跟外國人接觸比較多。

1623年,鄭芝龍坐著荷蘭商船去了日本經商,住在良民田川家。19歲的鄭芝龍順便和21歲的田川小姐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並生下了一個小男孩,日本名字叫福松,中國名字叫鄭森,中國歷史上稱他為鄭成功。


在日本完成考察後,鄭芝龍回到了中國大陸,搖身一變,就成了中國東南沿海最大的國際貿易集團頭子和海盜。在把生意做大後,鄭芝龍又接受了明朝的招安,職務為都督同知(相當於現在的軍區一級首長)。

成功把自己身份洗白的鄭芝龍在1630年回到日本,把時年七歲的鄭成功接回了福建老家。



鄭芝龍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他不僅身居要職,還控制著當時東南亞最大的國際貿易集團,既有權又有錢,可以說是當時最大的高富帥。

從小鄭成功就被父親聘請名師,接受當時最好的教育。可以說儒家的經典思想和正統思想對鄭成功影響非常深遠,這也是他堅持不向清政府投降的根本原因。

1638年,鄭成功考中秀才。1644年進入南京國子監學習,他的老師就是當時的名儒錢謙益。

後來錢謙益和鄭芝龍都投降了清政府,但是他們的好學生證成功學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抗清英雄和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鄭成功只是出生在日本,並且母親是日本人,父親是漢族人,七歲以後的鄭成功都在中國大陸成長。

也就是說鄭成功是不折不扣的中國人,只是在日本出生,並有日本血統而已。

鄭成功從小就讀著儒家的經典著作長大,忠君報國的思想在他的觀念中根深蒂固。儘管他父親多次勸降他回想清政府,都被他拒絕了。


因此我們說鄭成功不管是從血統上還是從文化上,都是一個標準的中國士大夫形象的將軍,中國文化已經深深的烙在他的意識中。

就連康熙皇帝也認為鄭成功是明朝的忠臣,任命他的後人為朝廷官員。並且康熙還下令將鄭成功一家人在臺灣的墳墓遷回福建老家,建立祠堂,由後人祭拜。


新知傳習閣


鄭成功絕對認為自己是漢人,全世界也都認為他是漢人,日本除外。日本說他是日本人的原因是因為鄭成功實在太牛逼了,他是東西方第一次全面交鋒的東方統帥,而且把當時先進的西方艦隊打的落花流水,這樣一個大牛貨居然媽媽是日本人,當然要趕緊摳下來貼自己臉上。日本吹噓鄭成功是日本人的另外一個原因也許還因為他們覬覦臺灣,因為鄭成功至今在臺灣的地位都無可匹敵,他被臺灣人尊為開臺聖王,所以如果開臺聖王是日本人的話,那麼臺灣也是日本的嘍?這當然都是扯犢子。

首先鄭成功的時代是父權時代,自己是什麼人,當然是看父親是什麼人!他父親是在日本做海盜生意的一代梟雄,當時日本本土的那些諸侯們都得看他父親的臉色,他父親只是在那裡娶了個日本女人,又不是入贅到日本,生下來的當然是他們鄭家血脈!他在幼時有過一個日本姓氏,那只是為了方便在當地生活,但是他在稍微大一點就回到故土並改用漢姓一直到死,一個是父姓鄭,一個是國姓朱,再也沒有用過日本姓氏,包括他在日本的胞弟也改回了父姓,之後很多代人依然是姓鄭,直到近代才改成日本姓。鄭成功也是西方有記載的第一個東方戰神,他在西方文獻裡的名字就是音譯的國姓爺,代表的是明朝的勢力,荷蘭人當然也認定他是漢人,從來沒有覺得他是日本人。

另外一點最重要的是,鄭成功接受的不是日本教育,而是正統的儒家教育,師從明代大儒錢謙益(雖然這貨人品不咋滴,但是不妨礙他是漢家大儒的事實),鄭成功在日後的種種行為極大的受到了錢謙益的影響。鄭成功雖然血液裡有來自母親的一半,但是那是在男權時代,所有人都會死死的認定自己的父系才是自己真正的根源,說鄭成功是日本人就像是說李世民是少數民族一樣荒謬,李世民絕對不會認為自己是少民,他當然認為自己是堂堂正正的漢人,因為自己父親李淵是漢人,自己寫的漢家字,說著漢家話,行著漢家禮,哪來的什麼少民?

所以鄭成功無論是從血緣上還是精神上還是價值觀上,當然是漢人無疑。



北辰奕


今天教育怎麼了?先前否定岳飛與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又出現成吉思汗是不是中國人之說。現在又出現質疑鄭成功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這個問題,提出者不知出於何種心態提出的,不得而知。鄭成功是五百年中國歷史上公認的民族英雄。他母親是日本人與鄭成功本人在日本出生長到7歲回國,同他身份認同沒有關係。7歲後青少年時期的鄭成功長大成人,“大明人”自我認同深深地扎進心理。農民起義與倭患湮沒大明王朝之際,鄭成功並沒有追隨其父鄭芝龍降清,“忠君報國”的他在福建沿海漳洲與廈門一帶扛起抗清大旗。南明政權,賜封“國姓王爺”,滿清大軍威勢全國統一華夏不可阻擋成之際;反清復明的鬥爭愈加困難,鄭成功抗清空間日益縮小,其軍隊物資供給越來越困難;迎面而來的清軍迫使鄭氏軍隊退守廈門一帶島嶼抗清,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把目光轉向對岸的臺灣,形勢迫使鄭成功攻打赤嵌城奪取臺灣繼續反清復明。荷蘭殖民者向其投降致此收復臺灣成功,延續大明國策積極屯墾發展臺灣推廣國學,離開祖國38年臺灣回到母親懷抱裡。鄭成功收復臺灣後,繼續招撫志士反清,力圖從臺灣反攻大陸。從中看出鄭成功收復臺灣後,並沒有像今天“臺獨”的民進黨和李登輝奉日本為宗正朔,臺日勾結分裂國家的事實並沒有發生。從某種程度上講,鄭成功收復臺灣讓清廷認識到臺海重要性,助推了國家海峽兩岸統一。如此你說鄭成功是不是民族英雄,這樣民族英雄是不是中國人?


桐關懿


爹是中國海盜,娘時日本人



蘆葦蒲草


鄭成功當然是不折不扣的中國人。

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通過這一系列履歷,我們知道,這就是我們的歷史給我們的答案。然而有些人卻在宣揚什麼其母是日本人,所以按照現在社會的說法,他出生在日本,母親又是日本人,那就是日本人了,還提出了日本人紀念他,把他當成日本人來當證據,要我說就是瞎扯,為了摧毀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這些人也真是煞費苦心,可惜的是,他們永遠都不知道曾經的一段歷史。

鄭成功的母親確實是日本人,他的父親鄭芝龍是一個海商兼海上走私集團的頭目,一生共有5位妻子,其中第二位妻子田川氏是日本人。由於鄭芝龍在海上的事業很成功,所以當時日本當局很重視他,平戶藩主松浦也送宅邸給他居住。天啟三年,鄭芝龍到日本做貿易時,與當地女子田川氏結為夫妻。天啟四年七月十四,鄭成功出生於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上的川內浦千里濱。

鄭成功六歲之前跟隨母親住在平戶,直到父親鄭芝龍受明廷招安任官之後,才

被接回泉州府安平居住讀書,這也就是說鄭成功確實在日本人隨著日本母親住過幾年,那麼他的這日本母親又有什麼故事呢?

鄭成功的母親叫做田川松(1602年 - 1647年),其實她也算是日本華裔,因為她的父親曾是福建海商,祖籍為泉州鯉城。田川松生了兩個兒子,就是鄭成功和日本肥前國平戶藩藩士田川七左衛門。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鄭成功的血統並不是所謂的一半日本血統,而是一小部分的日本血統,首先在血統上來說,鄭成功就是中國人。

再者,在文化認同上,田川氏甚至比中國人還要中國人,這是現在的人們所想不到的。

隆武元年十月,日本幕府破“向無以婦女適中國者”之例,遣使護送田川氏到安平,“妝奩甚盛”送田川氏來和丈夫兒子團聚了,而臨行前,田川氏將小兒子七左衛門留在日本,並對他說:“嗚呼,吾終舍兒矣!吾憐兒父及兒兄,亦憐兒,當歲以金若干託商船寄兒。嗚呼,吾終舍兒矣!雖然,兒勿忘兒父及兒兄,又勿忘今兒母所去之中國”。

這是一席催人淚下的訣別話,言詞中充滿對丈夫、兒子的戀情及對中國的熱愛。田川氏臨行時一再叮囑留在日本的小兒子七左衛門,“勿忘今兒母所去之中國”。她還說,此去,“吾身即死,幸勿憂慮”她讓小兒子不要忘記母親所愛的中國,所以,當田川氏殉節與鄭成功起兵抗清消息傳到日本時,“七左衛門詣扛戶,請赴明戮力成功,滅清以報仇”,並多次致書兄長成功,要求回國參加抗清光復民族的大業中,七左衛門的兒子道順甚至都改回了姓鄭,“亦欲共父赴明”去完成光復民族之使命,在我們能說這是日本人麼?

田川氏到了泉州府安平鎮後,唐王以鄭芝龍擁戴建立隆武政權有功,封平國公,田川氏為誥命一品夫人,時人尊稱她為翁太夫人,年八月,清朝多羅貝勒博洛率軍大舉入閩,隆武帝被清兵俘殺,鄭芝龍投降清朝。十一月三十日;清固山韓岱驅兵至安平,縱兵燒殺搶劫,此時城裡的官員們都帶著家眷跑到海上了,但是田川氏卻不肯走,不僅不肯走,她還手持著長劍,誓要保護自己的家和土地,滿將固山想把她帶回府去,田川氏說:“我是大明安南伯飛虹將軍的妻子,怎麼能當你們這些韃虜的女人呢?你們也配?”持劍而擊,奮力反抗後被滿將固山刺中腹部,此時,英雄的母親依然大罵著侵略者而死,壯烈殉國,年僅45歲。

江日升《臺灣外紀》:

  “韓岱奉貝勒世子命,統滿漢騎步突至安平,鄭芝豹、芝鵬等懼兵威,不敢戰,斂其眾,挈家資、子女於鉅艦,棄城出泊外海。成功生母倭婦翁氏手持劍,不肯去,強之再四,亦不行。大兵至,翁氏毅然拔劍剖肚而死”

守山正彝《平藩語錄鄭氏兵話》:

  “芝龍降滿去,不復備不虞。然固山兵俄逼安平,眾不能支,皆潰去,浮海上避之。滿兵掠家財、奪婦女。成功母有姿色,…”滿將固山愛之,欲攜回。母肅然改容曰:‘妾安南伯飛虹將軍妻,何為北虜狗豚之耦(偶)乎?賊將勿淫話。’出懷中匕首將刺之。固山怒,拔劍直貫腹。母不少動,罵固山而死”

川氏雖然來自東洋異國,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時間也不長,卻能熱愛中國,併為她捐軀濺血,鄭成功悲歌慷慨,積極抗清,應當說國恨之中也含有家仇,福建軍民在鄭成功的抗清號召下,風雲湧起,從四面八方逐漸彙集到他的麾下,這支軍容煊赫的抗清隊伍,還曾經“全軍皆縞素”,誓為鄭母田川氏雪恨,可以說,田川氏的死難對於全軍的激昂鬥志,也是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樣的女子,這樣的母親,難道不是中國人麼?

鄭成功為國而戰,抗清不渝,身負國仇家恨,一生報國,又率部收復臺灣,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不僅是中國人民紀念他,愛戴他,就連他的出生地日本,民眾們也對他叱吒風雲悲壯一生懷有尊敬甚至崇拜,人們尊敬他愛國愛民矢志不渝的精神,更是因為他是中國的民族英雄,這樣的民族英雄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受人尊重的。

為中華而反抗異族侵略的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