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美國和以色列不對巴沙爾來個斬首行動?

順達建材58404685


巴沙爾可以有很多種結局。或者被反對派殺死,或者被迫下臺,然後流亡俄羅斯。或者把造反的全部打趴下,以勝者的姿態繼續活下去。但是唯獨不可能死於以色列和美國的斬首行動。他們有這個能力不假,然而現實的條件卻不允許美國和以色列去斬首巴沙爾。



美國

回顧一下二戰以來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半島戰爭美國輸了。越南戰爭美國沒贏。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其實算是另外一場越戰而已。這幾場戰爭,不管發起戰爭的人是誰,但是隻要戰爭中同時出現忠、美、蘇(俄)這三股地表最強勢力中的任意兩個參與其中,那麼戰爭的發起者就無法獲得戰略上的勝利。然後再看另外一組案例。1991年海灣戰爭,1999年科索沃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2011年利比亞戰爭,這些戰爭有一個共同特點——地表最強的三股勢力裡面,只有美國(北約)唱獨角戲,另外兩家要麼實力不濟,要麼無關根本,都沒有參與進去。最後的結果是美國(北約)這邊一邊倒的勝利。這說明什麼?說明帝國主義一旦遇到地表三強中的任何一個就會變成紙老虎,他就無法用戰爭手段取得自己想要的勝利。他們的勝利只能從弱者那裡得來。

而敘利亞,一開始就不僅僅是敘利亞。他是伊朗和俄羅斯在前臺的投影而已。而俄羅斯的背後,是亞洲,這一點,從美國利用聯合國機制發起對巴沙爾的譴責議案被亞洲和俄羅斯連續否決就能看出來,在烏克蘭危機之後也是愈發明顯。伊朗呢,又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外交智慧,以自己的能源為籌碼,以及自身對中東局勢的巨大影響力,成功的把亞洲、俄羅斯和歐盟拉到了自己這邊。所以才有了伊核問題的六加一和談,才有了讓美國和以色列深感無奈的《伊核協議》。等於說,敘利亞的背後其實站著一群人!全是地表最強勢力。只是歐盟會比較尷尬,一會和美國一起要求巴沙爾下臺,一會兒又力挺伊朗,這其實是他們在美俄之間搖擺的必然表現。不影響大局。

也就是說,敘利亞背後至少有三股勢力中的兩股在堅定扶持。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之下,美國一開始就已經PASS掉了直接動武的選項。不是美國國力衰退的原因,實際上是因為另外兩股勢力相對增強的原因。而且這兩股勢力已經參與其中,俄羅斯為了出路 ,亞洲為了能源安全,都是根本利益。美國只能選擇保存實力以備將來。如果美國像斬首薩達姆那樣斬首巴沙爾,戰術上是勝利的,但是敘利亞的爛攤子會讓他走上越戰的覆轍——贏了戰術輸了戰略。所以,別指望美國會走這步蠢棋。美國在敘利亞一開始就只有一條思路——扶持反對派幹掉巴沙爾,建立親美政權趕走俄羅斯,不傷及自身又功德圓滿。省下來的精力,他要用來盯緊亞洲。如果出兵大戰敘利亞,他沒精力看著亞洲的。曾經反對派武裝和極端組織都打到大馬士革外圍了,甚至俄羅斯轟轟烈烈的要發兵敘利亞了(以美國的情報能力,這麼大的行動美國人能不提前知道?),美國都沒有挪屁股上前親自踹門,就是因為他的心一刻也沒敢從亞洲身上挪開。他知道自己一旦再次淪陷,別人不會放棄這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而戰局發展到現在,巴沙爾的死活已經不重要。所以你看特朗普,早就想把軍隊撤走,然後一心一意的和亞洲各種死磕。

以色列

對於以色列來說,必須做好兩件事情,才可以保住自己永遠活下去。其一,大國之間的平衡外交,這是戰略層面的。其二,主動出擊解決眼前的危險,這是戰術層面的。而戰術又是必須服從戰略的。

以色列是美國一手抱大的。但是現在以色列的命卻不是單靠美國就能保得住的。這一點,從2015年7月中美俄英法德和伊朗聯合簽署《伊核協議》之後已經表露無疑。《伊核協議》在以色列看來,等同於美國為了一時解困就把以色列給賣了。所以內塔尼亞胡都把“軟弱無能”的帽子蓋在奧巴馬頭上了,可想他有多氣。總之以色列無法再相信美國能夠單方面壓制伊朗。或許從很久以前,以色列就預備著這一天的到來。所以以色列和美國很好,但是從未和俄羅斯翻臉。而哈馬斯、真主黨、敘利亞,這些當前中東的主要反以勢力,都是找的伊朗要支援的。

既然無法藉助美國的強力手段幹掉伊朗,就只能藉助俄羅斯,用另外一種方式來約束伊朗,比如通過俄羅斯斡旋之後,伊朗軍隊已經撤離了戈蘭高地85公里之外,並且伊朗也一度減少了對哈馬斯和黎巴嫩的支持。這些都是以色列在大國之間搞平衡外交的直接好處。以色列不光和俄羅斯關係密切,和亞洲這邊其實也過從甚密。我們應該注意到,雖然亞洲總是在譴責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暴行,但是一轉身又和以色列各種技術合作經貿交流。這其實是亞洲在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之間的外交平衡,也是以色列在中美之間搞外交平衡。但是實現了大國平衡外交,只相當於買了雙保險而已。出門在外不想死,還得靠自己小心對不?

所以,眼前的危險還得自己親自動手解決,而且是主動出擊。這是以色列的戰術必選。因此,一旦伊朗在敘利亞境內的活動威脅到以色列安全,不管是部署兵力還是建立軍事設施,或者是準備把武器轉交給真主黨或者哈馬斯的時候,以色列會毫不猶豫的出動戰機執行外科手術式的打擊。而這一點,俄羅斯是不能說什麼的,亞洲更不能說。因為既然這兩股勢力也選擇了和以色列搞平衡外交,那當然就不能要求以色列坐以待斃。他們也要求不了。所以你以色列要怎麼炸伊朗目標和敘利亞目標,都沒問題,只要不踩紅線——斬首巴沙爾。這條紅線是以色列和俄中之間保持外交平衡的關鍵所在。而以色列踩了這條紅線,不會改善自己的安全局勢,有可能還會惡化。到時候就是從戰術到戰略一路通輸。

所以以色列為什麼要斬首巴沙爾?


獨釣寒江


前面我們關注過敘利亞的內戰,從2011年初就開始的這場內戰直到今天,已經整整七個年頭過去了,西方國家對敘利亞政府和叛軍一方各持不同的態度,多方勢力的作用下,敘利亞的內戰雖有緩和的趨勢,但是並沒有真正的消停下來。

從敘利亞內戰的情況來看,美國對敘利亞的態度是非常明顯的

美國一直都在找理由想將敘利亞總統拉下馬,說他搞獨裁、不尊重民主等等,還在背地裡支持敘利亞內部的反對派搞了很多小動作。大家心知肚明,敘利亞反對派甚至是ISIS阻止都是在美國有意無意的資助下崛起的力量。但是美國最終的目的並不是要將敘利亞總統置於死地,而只是想從他手裡奪走權力,殺死這位總統會帶來道義上的麻煩最好讓它像卡扎菲一樣死在民眾手中。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美國曾經做過一些小動作,

就像當年無線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那樣,美國也曾經栽贓敘利亞採用毒氣武器,並且譴責敘利亞這麼做是沒有人道主義的,企圖這種方式讓敘利亞政府失去民心並找到軍事打擊的理由。但是結果並沒有如美國的願,一部分原因是敘利亞戰亂民不聊生似乎並沒有人關心這些,而且美國及其盟友也不具備武力干涉的能力。

美國對敘利亞的領導人有幾分忌憚,畢竟他是阿拉伯國家的代表人,如果美國貿然對敘利亞行事,難保其他阿拉伯國家會群起反抗,到時候美國對伊拉克、薩達姆的陳年舊事都會被拿出來說事,對誰都不好。

網上有一個觀念,認為以色列應該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一定會將敘利亞總統給幹掉,然而以色列並沒有,因為以色列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干預敘阿拉伯國家的內政,只要敘利亞沒有侵犯到自己的利益,以色列是不會對敘利亞總統做出什麼不利的行為的。內塔尼亞胡甚至已經公開表示對敘利亞巴沙爾政府沒有任何異議,這種公開的表態決定了巴沙爾不太可能斯與外部勢力的斬首。


利刃軍事


因為美國怕了。這並不是開玩笑,在阿薩德突然解體這個問題上,美國是存在很大的顧慮的。這種顧慮的緣由,大致可以從伊拉克和利比亞的情況中看出端倪。

2003年美國推翻薩達姆後,雖然伊拉克很快建立了親美的新政權,但隨後卻陷入無休止的治安戰和恐怖主義氾濫,這嚴重牽制了美國在中東的力量部署。更致命的是,曾經一度與美國合作的伊拉克新政府,後來也與美國產生越來越多的不同意見,可以說美國在伊拉克的投入是失敗的。同樣的問題也出在了利比亞。

2011年,利比亞卡扎菲政權垮臺後,當地局勢非但沒有如同西方預期般轉向接近美國的意識形態需求的那樣“秩序化”,反而軍閥林立、矛盾激化,時至今日該國仍然頻繁爆發國內衝突。從伊拉克和利比亞的教訓不難看出,由於社會情況的巨大差異,美國等西方國家為中東國家預定的“新路線”不具備完全的可行性,採取武力手段直接推翻現有政府對於建立新秩序弊大於利。如果美國發起這種行動,毋庸置疑在軍事上問題不大,但這會導致敘利亞國內矛盾徹底激化。

雖然這種情況將完全解體目前的政府組織、一定程度上對美國有利,但考慮到敘利亞反對派同樣不是鐵板一塊、各方都企圖在國內衝突中漁利,鋌而走險、企圖趁亂擴張地盤甚至霸佔全國者不會是少數,這將導致敘利亞反對派形成的鬆散聯盟崩盤、並導致反對派各派別的互相攻擊。

同時,無政府局面是恐怖主義擴張的溫床,目前雖然IS在敘利亞基本已經難起波浪,但如果敘利亞國內局勢徹底崩盤,IS捲土重來幾乎是必然的,這對美國來說同樣不是好事。從美國等西方國家一再要求下臺、但並不對敘利亞政府一方做出大規模軍事打擊來看,默認目前局面、並儘可能打壓巴沙爾的生存空間,才是美國最認同的解決方案。總之,對巴沙爾進行“斬首”,雖然符合美國短期利益,但長期來講無異於又給美國挖了個“泥潭”,美國對此是斷然難以接受的。


軍機圖


有網友問:為什麼美國和以色列不對巴沙爾來個斬首行動? 首先,巴沙爾本人的行蹤在敘利亞是絕對機密。

其次是有消息稱,巴沙爾基本上會在三個地方辦公,一個是大馬士革,一個是拉塔基亞的阿拉維派根據地,還有就是俄軍基地。在大馬士革早就構築了龐大而嚴密的地下工事,美國和以色列無法掌握,巴沙爾具體在地下工事的那個房間。


也很難得到大馬士革整個地下工事群的情況,因此在大馬士革就無法確認目標的具體位置。在拉塔基亞山區的阿拉維派根據地,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山區地下要塞裡,而且是多個地下要塞裡。

無論美國還是以色列都很難實時確認巴沙爾的位置。如果在俄軍基地那就更不用說了,美軍和以色列軍隊都很難下手。

與此同時,巴沙爾周圍的安全人員和警衛部隊都是阿拉維派人員。周圍人員也都是與巴沙爾利益相關人員。如果巴沙爾不在了,沒有人領導敘軍戰鬥,那麼敘反對派第一個要大屠殺滅族的就是阿拉維派。

因此,阿拉維派警衛部隊對於巴沙爾是絕對忠誠的,因為巴沙爾一旦不在了,那麼自己和自己的家族也將很快遭到屠殺。這種生死關係是很難被策反的,這是與薩達姆和卡扎菲完全不同的一個點。


深度軍事


對一個國家的元首實施斬首行動,這對於大多數國家或機構都不是一件易事,但對於美國和以色列這兩個國家來說,相信也不是全然辦不到的一件難事。只是斬首一個國家元首勢必動員大量資源來投入,而斬首是為了什麼,斬首的收益與斬首之後的政治聲浪是否匹配?就是兩國應該好好考慮的問題。

對於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從2011年敘利亞內戰開打以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問美國、以色列為何不對他實施斬首行動,可小編想說的是:斬與不斬都是政治、都是利益評估,都是局勢的權衡。

首先,美以不斬不是因為不敢斬,而更多是因為不能斬,至少是還沒到需要斬的時候或必要性。

如果說以往的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是一種模式的話,那敘利亞內戰則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種模式,是美以兩國以往都沒有遇到過的。

為什麼這麼說?大夥回憶一下:敘利亞內戰最初衝突的雙方是:以巴沙爾為代表的敘利亞政府當局與以遜尼派為代表的敘利亞反對派與“自由軍”,是以宗派衝突為根源,以反獨裁、反專制為主要形式的“民主”抗爭。

然而,這內戰打了幾年後,這一場所謂的“民主”抗爭性質全變。所以反對強權、反專制的反對派分化成幾十個山頭、各自為戰,有些還與恐怖、極端組織扯上關係;原本指望扛上大旗的“敘利亞自由軍”投靠了土耳其、庫爾德人借美國人的勢組建了自己的武裝、鬧起了獨立;甚至到近兩三年,衝突的雙方又變成了:以巴沙爾為代表的敘利亞政府當局對抗“伊斯蘭國”、“征服陣線”、“基地”等恐怖極端組織

。俄羅斯、美國、歐洲介入敘利亞的理由也變成了反恐,而不再主要是反巴沙爾的獨裁……

如此變幻的時局,如何斬?怎麼斬?斬了巴沙爾一人就能掌控敘利亞局勢走向?

很顯然,非但不能,還可能因為斬了巴沙爾,美國和以色列必須從面對一個主要對手變成面對一堆“不成氣”的對手。不管怎麼說,在西方看來,巴沙爾起碼還是一個受過完整西方教育,上得了檯面,顧忌基本體統的政治人物。

其次,敘利亞內戰打了7年多,巴沙爾卻仍是對敘利亞政局最具把控力的一方。

如果美國或以色列盲目把巴沙爾斬掉,那麼敘利亞國內勢必群龍無首,各派爭鬥割據(看看利比亞),恐怖、極端勢力借勢坐大,敘利亞一個國家勢力四分五裂,淪為比索馬里還慘的失敗國家。而這是美國、以色列,乃至其他阿拉伯國家不願看到,也無力面對的。

這是因為以色列想從敘利亞獲取的利益是確保敘以邊境尤其是戈蘭高地的安全,美國人想要庫爾德區的石油資源;就這兩點目前看來在敘利亞國內都只有巴沙爾能談,其他並未出現具有全局性把控力的政治人物。

這7年多年時間以來,對於敘利亞問題也許還有很多迷霧,但有一點卻是越來越清晰,那就是巴沙爾很有些戰略手腕和格局,有能力、懂時機,知道怎麼最有效地讓美國人、以色列人、俄羅斯人、伊朗人、土耳其人“準確”認識到他本人的價值,這也是他能挺過這7年,且局面對他越來越有利的關鍵所在。

因而,面對巴沙爾這樣一個人,面對敘利亞這樣一種亂局,美國和以色列的特種部隊再能幹,特朗普與內塔尼亞胡也輕易不敢對他起殺心。


陳一諾


憑藉美國和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對巴沙爾實行斬首行動並不難。木叔此前已經多次在問答中回答了以色列空襲敘利亞的問題,其中就隱含著這個背景。

簡而言之地說,美國和以色列雖然想推翻巴沙爾政權,但是考慮到敘利亞局勢的複雜性和敏感性,用武力解決巴沙爾產生的後果,實際上要比維持現狀還要差。這是因為敘利亞局勢不只是巴沙爾一方存廢的問題,而是包括敘利亞反對派、介入敘利亞的外國勢力,以及恐怖組織諸如ISIS等的問題。

一旦巴沙爾以這種方式離開歷史舞臺的話,巴沙爾一派的取向很可能變得更加極端,或者與伊朗等介入勢力的連接更為緊密,那麼這反而給伊朗、哈馬斯、真主黨等美國和以色列最討厭最忌憚的勢力可乘之機。

換句話說,美國和以色列根本不在乎巴沙爾如何,因為隨時可以讓他如何,而擔心的是巴沙爾背後的伊朗等恐怖勢力做大做強。這是其一。

其二是有俄羅斯的存在會制約巴沙爾遭到美國和以色列襲擊的可能性。俄羅斯當然願意維護巴沙爾政權,因為該國是巴沙爾在國際上唯二支持的國家,另一個是伊朗。俄羅斯出錢出人幫助巴沙爾維護政權的目的是維護自己在中東的戰略利益。

目前的中東局勢上,俄羅斯遠不能與從前的蘇聯相比進而與美國抗衡。目前俄羅斯的勢力也僅僅維持在與敘利亞和伊朗等國的關係上。大部分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乃至土耳其本質上還是親美的。不過土耳其和以色列最近兩邊下注,但要是美俄發生根本矛盾,他們不可能倒向俄羅斯。所以敘利亞是俄羅斯剩下不多的中東立足點,巴沙爾珍貴之處就在於此。


木春山談天下


眼看著政府軍的節節勝利,敘利亞人民的和平生活馬上就要來臨了,美國一手扶植的小弟已經無法站住腳跟,這顯然不是美國想要看到的,既然這樣,那為何不直接對敘利亞的總統採取“斬首行動”呢?按照美國的實力,這應該不算個難事,但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不說別的,這種直接刺殺領頭羊的行動一般都是針對恐怖法分子,一旦美國和以色列公開對一個本國合法的總統展開斬首行動,不僅有違聯合國憲章,還會遭到世界各國的譴責,讓自己的聲譽、信用都大打折扣,得不償失。

不僅如此,一旦美國和以色列將敘利亞當局推翻,處在阿拉伯國家之中的以色列必定又會迎來一場腥風血雨,因為以色列是西方勢力打擊敘利亞的代理人,一旦一國總統被殺那是很容易激起整國仇恨的惡劣事件,很有可能導致敘利亞人民一致對外的針對以色列展開報復。包括敘利亞反對派在內的敘利亞人,本身對以色列在戰爭中的種種做法非常不滿,以色列膽敢有所行動,必然會受到多國的圍攻,至少敘利亞人口中17%左右的阿拉維派就不會答應。

部署在敘利亞境內的美軍部隊裝備先進,但主要是特戰裝備,只要特朗普下令它們可以隨時攻擊敘利亞總統府。

退一步講,就算美國和以色列的斬首行動真的成功了,也不一定就能改變當前的局勢,甚至會變得更加混亂,敘利亞當局如果以這種方式倒臺,勢必會讓例如真主黨等一系列反美勢力有了可乘之機,這些力量一旦做大,對西方勢力又是一個重大的威脅,參照之前的伊拉克,這對於美國來說可能又是一個巨大的風險投入。(美國特種部隊不是沒想過斬首巴沙爾、卡扎菲這些人)

說到底其實都是利益關係在作祟。況且,敘利亞當局的存在對美國來說並非全都是壞事,,有了它,美國針對俄羅斯就有了一個非常“公正”的理由,至於斬首行動,只要想,那都是彈指一揮間的事兒。


利刃巨透社




一、敘利亞內戰發展趨勢,美以不需要實施斬首行動。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在美國、以色列、約旦、沙特等國的暗中支持下,以敘反對派、庫爾德武裝、基地組織、恐怖組織為主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很快就佔據了敘利亞90%以上的地盤優勢,這個時候,美以不需要斬首,眼看著巴沙爾政權就要被推翻,巴沙爾也會被反動分子所絞殺。因為從敘利亞當時的戰局看,與利比亞內亂有著驚人的相似,所以,美以不主張冒著國際聲譽受損的可能,採取對巴沙爾實施斬首行動,認為沒有必要、是多餘的。



二、美伊勢力介入敘利亞打擊暴恐組織,錯失斬首良機。在巴沙爾政權危亡關鍵時刻,伊朗出手了,以支持敘利亞打擊恐怖組織的身份派兵進入敘利亞,並向敘利亞政府軍提供大量裝備支援,使得巴沙爾得以喘息之機。美國也不請自來,以正義與民主的幌子,駐軍敘利亞並設立多處軍事基地,雖然美國進入敘利亞是不安好心,但對打擊恐怖分子還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庫爾德武裝也倒戈與巴沙爾共同打擊暴恐勢力,再加上當時反政府武裝派系林立,大小勢力居多,關係錯綜複雜,相互亂戰呈現,成為國際關注焦點,使美以錯失斬首巴沙爾的機會。



三、大國利益博弈局勢形成,使得美以斬首行動不可能、沒必要。在2015年巴沙爾邀請俄羅斯出兵敘利亞,至此美國一家獨大優勢不存,美俄的相互忌諱和剋制,給巴沙爾反攻創造了良好時機,得以收復大片國土。此時如果斬首巴沙爾,美以面臨兩種無奈,一是俄羅斯對巴沙爾的保護,讓美以無從下手,巴沙爾身邊都是俄羅斯特種部隊在貼身保護。二是敘利亞國內經過戰爭的摧殘,已經是斷壁殘垣、民不聊生、一片荒跡,敘利亞垮了、殘了,斬不斬首巴沙爾已無關大局。更為重要的是把俄羅斯和伊朗成功拖入戰爭泥潭,實際上對美國的繼續霸權是有利的,巴沙爾與俄羅斯和伊朗的聯絡作用不能斷,美以就更不能搞掉巴沙爾了。

巴沙爾沒有被美以實施斬首行動,得益於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得益於自己的寬鬆施政,得益於大多數敘利亞人的擁護,更得益於美俄大國博弈的制衡,如今美以初步目的已達,巴沙爾的作用不再看重,因為美俄才是敘利亞問題的解決主導。


極度駭客


巴沙爾是敘利亞合法總統,美國搞他的藉口是獨裁、不民主,美國支持敘反對派的目的只是要逼他交出權力,成立所謂的“民主”政府。並沒有說巴沙爾是恐怖頭目要威脅世界,何來消滅肉體理由?

美國曾找了一些陷害薩達姆的同樣理由,說敘利亞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毒氣)武器,經敘利亞坦然接受國際核查,證明是子虛烏有。在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交戰時,發現有迫擊炮發射毒氣彈的個案,那是反對派武裝栽贓陷害巴沙爾所為。美國心知肚明只好閉嘴。

公開斬首巴沙爾是對穆斯林世界的粗暴踐踏。別看巴沙爾是什葉派掌權的少數領導人,與眾多遜尼派掌權國家領導人尿不到一個壺裡,那只是穆斯林內部的矛盾。若美國直接斬首一個阿拉伯國家領導人,誰敢保證其它穆斯林國家領導人不感到投鼠忌器、兔死狐悲。美國以虛構的理由搞垮伊拉克、殺死薩達姆,誰敢說阿拉伯國家不心生芥蒂,只是現在沒有輪到他們說話的時候。

以色列不會武力介入阿拉伯國家內政,它只奉行以牙還牙的被動武力報復,或主動用武力消除阿拉伯國家可能出現的核威脅。這兩點與敘利亞不沾邊,以色列找不到斬首巴沙爾的理由。

還有一個不可忽略因素,別看巴沙爾身材修長西裝革履風度儒雅,他是激進的什葉派穆斯林鬥士,有忠勇的政府軍和家族武裝護衛,還有俄羅斯軍事顧問的點撥,反對派武裝根本尋不到他的蹤影,美國玩的高科技手段殺人方式俄羅斯也會,要斬首巴沙爾絕非易事。


諶人


美國和以色列究竟有沒有對巴沙爾實施過斬首心動呢,這一點不得而知。或許實施過,但沒有成功。也可能兩國認為沒有這個必要,付出與收穫相比不合算所以就放棄了對其實施斬首。

美以兩國的情報機構絕對是最厲害的,軍事能力也領先別國不少,歷史上也實施過對其他國家領導人的刺殺行動(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卡斯特羅與查韋斯這兩名反美鬥士在世時都多次宣稱躲過美國暗殺)。

在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初一直到2015年俄羅斯介入,巴沙爾一直過著東躲西藏的日子。一方面他是怕被反對派捉獲,另一方面他也害怕暴露行蹤,讓反對他的國家(當然包括美國和以色列)的情報機構捕獲到。並且那段時間,他的駐地、他的車隊、他本人也確實遭受過炸彈襲擊、導彈襲擊,而這背後一定會找到美以兩國的影子。

隨著俄羅斯的介入,敘利亞政府軍不斷收復失地,巴沙爾也開始活躍起來,在國內頻繁亮相的同時甚至還出國訪問,他對國內安全和自身的安保力量有了信心。同時他也明白,在戰時扭轉的情況下,美國和以色列也不會對他實施暗殺行動,因為那樣,敘利亞將會徹底陷入動盪且沒有一支能夠收拾局面的力量

美國近些年不斷以化武問題指責巴沙爾政府,並且時不時發動導彈襲擊來騷擾敘政府軍,但是從沒發起大規模的軍事介入,主要有以下考量。

第一,再開闢一個戰場來消耗美國,是美國人民不願意的,對美國自身的利益也沒有太大的幫助,且後續投入的狀況仍不明瞭。

第二,導彈襲擊巴沙爾政府,給敘利亞反對派喘息的時間,讓其繼續在敘戰場耗竭巴沙爾和俄羅斯、伊朗,尤其是俄羅斯,這一點是符合美國利益的,且性價比很高。

第三,一個群龍無首的敘利亞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畢竟多年戰亂已經使得敘利亞成為了國際恐怖主義的策源地,如果沒有一支能在敘境內收拾恐怖主義的軍事力量,那麼對世界來說都是災難,美國和以色列也不例外。

所以,綜上可知,留著巴沙爾政府,耗著、拖著俄羅斯,讓別人出力剿滅恐怖分子,這些都是符合美國和以色列利益的,所以兩國現階段不會再去實施斬首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