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遠去影響猶在,食材漲價如何應對?

餐飲人應對食材漲價有哪些小技巧?

上週,颱風“山竹”來勢洶洶,截止至18日造成廣東、廣西、海南、湖南、貴州5省(區)農作物受災面積174.4千公頃。

“山竹”遠去影響猶在,食材漲價如何應對?

超強颱風來襲,農作物受災

“山竹”遠去影響猶在,食材漲價如何應對?

超強颱風來襲,農作物受災

我在隨後的一則新聞消息得知,受超強颱風影響,深圳某農批市場因貨源偏緊張,加上蔬菜隔夜會有一定耗損,價格上漲了20%左右。

因為天氣原因菜價上漲的情況並不少,此前,作為蔬菜基地的壽光遭水災,一張“香菜39.9元/斤”的超市價格圖登上熱搜和新聞頭版,引來網友驚呼,“吃不起”,“吃火鍋不敢涮香菜了”。

“山竹”遠去影響猶在,食材漲價如何應對?

天價香菜引熱議

對於餐飲老闆來說,食材成本是最關心的問題。食材成本提高,不漲價賺不到錢,但很多餐飲老闆都會擔心:一旦漲價顧客是否會接受。

那麼,餐飲企業應對食材成本上漲有哪些小技巧?

調整菜品結構

1

借菜品升級漲價

貿然提價,要能讓消費者快速接受,其實也具備一定的技巧,可以從菜品本身入手。

比如有些餐廳可以在原有的菜品加點料,自然也能順理成章地漲價了。

“山竹”遠去影響猶在,食材漲價如何應對?

給菜品加點料,讓漲價順理成章

不過這種做法並不適用於核心產品,如果產品本身是招牌,改變了核心產品結構,味道變了,老顧客不見得能接受。

讓顧客認為可以接受更高的價格,其本身還在於提高產品的價值感,提高顧客支付更高價格的“價值感”。

除此之外,面對食材漲價,餐飲企業可以選擇隨食材漲價,也可以選擇按兵不動。對於一些輔料成本漲價,在不影響口感的基礎上, 稍作量的調整也不是不可。

2

非主力商品可“停菜”

“停菜”適用於短時間內價格波動太大的產品,或非主力商品。

舉個例子,假如因天氣原因造成食材損壞,採購價格飆漲,店內若有相關菜色可以替補,為了維護質量,可以選擇停賣。

“山竹”遠去影響猶在,食材漲價如何應對?

必要時可調整菜單產品以替換

還有一些非主力產品,若價格上漲已經超過店內的消費價格帶,顧客點得又不多,也同樣可以選擇停賣。

優化採購加工環節,嚴控成本

1

建立制度,避免浪費

廚師的日常工作中,對食材的利用率少不了有所缺失,從菜品的粗加工環節最大程度避免浪費,也有助於降低成本。

“山竹”遠去影響猶在,食材漲價如何應對?

加大後廚監管力度

餐廳可以建立賞罰制度,將廚師的績效和企業利潤、菜品毛利率掛鉤,讓廚師養成日常避免浪費的習慣。

2

檢視運營流程,縮減成本

菜價暴漲,看似個體戶、夫妻店會更容易受到衝擊,其實並非如此。

小店經營相對靈活,有很強的自主權,因此做調整更容易。但對於連鎖餐廳來說就要考慮到各個門店的經營問題,變動時要牽涉到多個方面。

連鎖餐飲企業或許可以趁機好好檢視自己的採購、營運流程,將採購流程透明化,並做出精準預算,從中找出可以再縮減人力或物力的地方。

及早籌備,防患於未然

1

規律性漲價可提早防範

菜價暴漲是臨時性的。但一般情況下食材漲價還是有季節性,可以預測的。

“山竹”遠去影響猶在,食材漲價如何應對?

比如冬季魚的價格上漲

對於這些可預測的漲價,餐廳可以提前做好採購預算,很大程度上將減少一般食材漲價對餐廳產生的影響。

2

找供應商合作,減少風險

為什麼要找供應商合作?首先當菜價出現突然性暴漲時,和大供應商的合作協議就像簽訂了一道保險協議,成本風險不會立馬轉嫁到自己身上。

其次,供應商往往會配合採購、提供配送到店等服務,從這方面來說,或許會更省人力物力。

不過,餐飲企業與供應商合作過程中不斷維護,注意更換和評估,畢竟市場是一直在變的。

• 結語 •

食材成本是事關企業盈利的大事,餐飲老闆在應對食材成本上漲時,的確有一些技巧可以採用,但更重要的是要調查好消費者對菜品的認知、思考如何採用策略調整價格乃至經營方法。

檢視自身的經營方法和企業的制度架構,或許是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