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蔣為 宋易珈 李行雲:全球製造業生產分工的演變、分佈與貿易效應
2.詹鵬 萬海遠 李實:住房公積金與居民收入分配
3.解維敏:中國企業投資效率省際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
4.黃秀路 葛鵬飛 武宵旭:中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的地區行業交叉特徵與差異分解
5.丁小義 程惠芳:高、低端型產品內國際分工模式變遷及驅動因素分析
6.張虎 韓愛華:中國城市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分佈的空間特徵研究
7.李雙傑 李春琦:全要素能源效率測度方法的修正設計與應用
8.萬舒晨 金勇進:大數據背景下小微企業多重抽樣框應用研究
9.王珏:多邊貿易成本的聯立測算方法
·擴展目錄·
1.蔣為 宋易珈 李行雲:全球製造業生產分工的演變、分佈與貿易效應
[作者單位]蔣為 宋易珈 李行雲,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財政政策波動的資源誤置效應及其微觀機制研究”(71703129)、西南財經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交叉與新興學科項目“財政政策波動的出口效應及其微觀機制——來自中國製造業企業的證據”(JBK1803005)的資助。
[摘要]研究目標:從生產階段入手對全球製造業生產分工的演變、分佈與貿易效應進行分析。研究方法:基於改進後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採用1995—2015年BTDIx數據庫與WIOD數據庫,識別全球生產分工的演變,基於二元邊際的角度對全球製造業生產分工對貿易增長的影響進行測算。研究發現:全球不同經濟體在全球製造業的生產分工格局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中國主要嵌套於中間階段與最終階段,且中間階段正逐步取代最終階段的主導地位。全球製造業生產分工對於不同的經濟體參與生產分工的方式表現出分化的發展趨勢,美國、德國等經濟體生產的本國化趨勢明顯,而中國則向中間階段與最終階段集中,成為新時期全球化生產的最主要推動力。研究創新:從生產工序的劃分角度出發提出一套全新的全球製造業生產分工分析框架。研究價值:為識別不同經濟體在全球生產分工中的位置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對分析全球貿易衰退的動因提供了重要啟示。
[關鍵詞] 全球生產分工 比較優勢 生產階段 二元邊際
2.詹鵬 萬海遠 李實:住房公積金與居民收入分配
[作者單位]
詹鵬,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
萬海遠,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
李實,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
[基金項目]本文獲得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我國居民房產稅與收入分配研究”(17EYC006)、北京師範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中國收入分配數據調查與分析”(2015KJJCA17)、北京師範大學學科交叉項目(312231104)和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重點項目(17SRAL001)的資助。
[摘要]研究目標:住房公積金對居民收入分配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研究方法:本文建立了包含200組住戶的中國公積金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GE),主要數據是2009年城鎮住戶調查數據和2010年社會核算矩陣。研究發現:2010年住房公積金增加了整體可支配收入,但會降低低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減少整體居民消費,減弱商品市場的需求和生產部門的總產出,進而減少居民的市場收入;住房公積金能夠使得收入基尼係數和居民消費基尼係數分別增加2.06%和2.15%左右;若不考慮一般均衡因素,單純微觀數據的估算結果可能會高估5%左右。研究創新:基於微觀住戶數據和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剖析住房公積金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研究價值:若以改良為主要改革方向,需要側重兩個方面:如何讓更多低收入家庭受益,如何提高公積金對於職工的實際效用。
[關鍵詞]住房公積金 居民收入分配 中國公積金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
3.解維敏:中國企業投資效率省際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
[作者單位]
解維敏,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東北財經大學中國內部控制研究中心。
[基金項目]本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302055)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2017M621020、2017T100135)的資助。
[摘要]研究目標:研究中國不同省份的企業投資效率水平的差異,以及省際層面因素對地區企業投資效率差異的影響。研究方法:以2007~2016年我國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並運用多元迴歸方程模型。研究發現:中國企業投資效率整體水平還存在投資效率偏離最優水平問題,但是樣本期間內逐漸提升,而且不同省份間企業投資效率存在較大的差異,東部地區企業投資效率長期保持較好水平,中部地區與東部地區企業投資效率較為接近,其次是東北地區,最差是西部地區。但自2014年以來,東北地區投資效率下滑厲害,成為投資效率最差的地區。進一步研究發現,地區層面的經濟發展水平、市場化程度、法律環境、非國有經濟發展程度、政府幹預、金融市場發展程度的差異是解釋地區間企業投資效率差異的重要原因。研究創新:為評價地區間企業投資效率差異提供了證據,也為理解地區間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差異提供了新的解釋。研究價值:完善地區制度環境,提高企業投資效率、縮小地區間經濟增長差異。
[關鍵詞]企業投資效率 投資不足 過度投資 省際差異
4.黃秀路 葛鵬飛 武宵旭:中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的地區行業交叉特徵與差異分解
[作者單位]
黃秀路,西安交通大學金禾經濟研究中心
葛鵬飛,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武宵旭,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71603204)的資助。
[摘要]研究目標:本文旨在考察中國工業分地區分行業動態產能利用率的時空演進的交叉特徵事實以及東中西部和重輕工業的差異和來源分解。研究方法:基於中國工業分省分行業10231個樣本數據,運用DSBM模型、Dagum基尼係數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發現:中國工業的產能利用率為74.65%,整體不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東部、中部、西部分別為79.58%、61.72%、63.64%,東部工業整體無產能過剩,中部和西部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重輕工業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4.56%和75.14%,產能過剩在重輕工業層面表現不顯著。趨勢特徵上,中國工業的產能利用率的時間演變與中國宏觀經濟特徵相吻合,具有明顯的順週期性;東部的產能利用率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嚴重,中西部則在經濟“新常態”以後下降明顯;重工業的宏觀經濟烙印明顯,並且易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而輕工業則表現出持續下降特徵。進一步的差異識別發現,工業整體產能利用率的地區差距主要源於東部、中部、西部地區間交叉重疊的差異;總體重輕工業差異主要由於重輕工業內不同行業的影響。即產能過剩實質是地區與行業過剩產能的交叉結果。研究創新:本文通過引入廠商的跨期生產決策,重新審視中國工業產能利用率地區和行業的差異來源,為產能過剩的進一步治理提供支撐。研究價值:本文的結論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的未來工作重點有導向作用。
[關鍵詞]產能利用率 產能過剩 DSBM模型 Dagum基尼係數
5.丁小義 程惠芳:高、低端型產品內國際分工模式變遷及驅動因素分析
[作者單位]
丁小義,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
程惠芳,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的產品分工與空間優化機理與實現路徑研究”(18BJL110)的資助。
[摘要]研究目標:探索高、低端型產品內分工的演變規律及其核心驅動因素。研究方法:基於45個國家(地區)1996~2016年的HS六位碼數據構建指標測算分工水平,然後採用一步SYS-GMM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當前的產品內分工體系呈四梯隊型的“中心-外圍”格局,且各國的分工形態具有一定的延續性;分工模式的黏性使後期的各種驅動政策極易陷入乏力或失效的境地;相對而言,在“內力型”驅動要素中,人力資本投入對高端型產品內分工的提升作用最為顯著;發達國家的OFDI對高端型產品內分工具有顯著促進作用,但低端型分工為主國家的FDI、OFDI則反而加劇了“低端陷入”。研究創新:提出國別層面高、低端型產品內分工的測度方法,考察各影響因素對不同模式的作用差異。研究價值:為優化中國分工參與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際分工 高端型 低端型 變遷軌跡 驅動因素
6.張虎 韓愛華:中國城市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分佈的空間特徵研究
[作者單位]
張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
韓愛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貴州財經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7BTJ017)、全國統計科學研究項目(2017686)的資助。
[摘要]研究目標:從時空演進視角分析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分佈的空間特徵。研究方法:本文采用2003—2015年中國城市數據,基於Pareto指數測算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分佈,基於Dagum基尼係數分解刻畫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分佈的空間差異,基於空間馬爾科夫鏈模型分析相鄰地區產業規模分佈空間轉移效應,深入考察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分佈的空間差異及影響機制。研究發現: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分佈在年度和省域層面產業空間結構具有良好的穩健性。Dagum基尼係數分解結果顯示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存在空間分異,空間馬爾科夫鏈模型得到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分佈受相鄰省域的影響更加顯著。研究創新:探索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分佈空間特點,試圖從時空角度理解近年來中國產業空間結構調整與動態演變規律。研究價值:有助於指導產業空間結構調整與產業空間協調發展。
[關鍵詞]規模分佈 時空演進 Dagum基尼係數 空間馬爾科夫轉移
7.李雙傑 李春琦:全要素能源效率測度方法的修正設計與應用
[作者單位]
李雙傑,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李春琦,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基金項目]本研究得到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2017YFC0803307)的資助。
[摘要]研究目標:釐清能源效率測算的理論依據,完善其投入、產出指標體系,為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正確的依據。研究方法:通過文獻梳理及生產經濟學理論分析,指出現有的測算能源效率的文獻中指標選擇存在的兩大問題並做相應的修正,利用DEA方法測算了2005—2015年中國30個省份的工業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發現:廣泛使用的單要素指標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正確理解節能含義;現有的測算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文獻中,投入產出指標均存在重複或遺漏。修正後的測度方法對能源效率的測算結果與單要素指標測算結果存在較大差異,其政策含義是應在指標體系完善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含義下理解、施行節能降耗政策。研究創新:對全要素能源效率測算的方法進行了修正,構建了一套正確的能源效率測算指標體系,提出了能源消耗額度交易制度。研究價值:推進能源效率研究的科學性,為實踐中測算能源效率、制定節能政策提供完善、科學的方法。
[關鍵詞]能源效率 全要素能源效率 投入產出指標 DEA
8.萬舒晨 金勇進:大數據背景下小微企業多重抽樣框應用研究
[作者單位]
萬舒晨,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
金勇進,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統計科學研究中心
[基金項目]本文獲得全國統計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小微工業企業抽樣調查問題研究”(2013LZ34)、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大數據背景下非概率抽樣的統計推斷問題研究”(15BTJ014)、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基於北京市地理分佈的空間抽樣設計研究”(14JGA022)的資助。
[摘要]研究目標:通過多重抽樣框有效控制小微企業政府統計中丟失目標總體的抽樣框誤差。研究方法:使用行政記錄等多個大數據源形成的多重抽樣框,設計基於抽樣框重數的估計量,並考慮多重名錄抽樣框和區域抽樣框的組合設計,利用優化方法引入調查中的費用函數。研究發現:多重抽樣框能夠彌補小微企業調查中抽樣總體與目標總體不一致的缺陷,結合調查費用科學分配樣本量,得到估計量的最小方差,並能比較不同抽樣設計下估計量方差的大小。研究創新:利用多種大數據來源進行小微企業抽樣調查的多重抽樣框設計。研究價值:大數據背景下可結合調查費用選擇合適的多重抽樣框設計,提高小微企業政府統計的數據質量。
[關鍵詞]小微企業 多重抽樣框 抽樣框誤差 大數據
9.王珏:多邊貿易成本的聯立測算方法
[作者單位]
王珏,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15YJA910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創新團隊項目“時間序列前沿研究團隊”(JBK150501)的資助。
[摘要]研究目標:提出了一種新的測算多邊貿易成本的間接方法。研究方法:利用一個包含多邊影響的引力模型,得出了多邊貿易成本與多邊貿易額的關係,以此為基礎進行貿易成本的聯立測算。研究發現:利用該方法,本文得出了中國對79個貿易伙伴國在1992—2015年的出口貿易成本。通過分析結果並對比前人結果可知,聯立測算方法更具體地表現出了貿易成本的短期變化以及區域合作的影響。研究創新:通過聯立各區域的貿易引力方程求得的貿易成本綜合考慮了區域間的貿易成本聯動的情況,得出的區域間多邊貿易成本包含了第三方的影響,這也更符合貿易現實。研究價值:在技術上提出了一種將多邊影響納入貿易成本測算的模式,增強了貿易成本測算的準確性。
[關鍵詞]貿易成本 多邊引力模型 聯立測算
閱讀更多 中國社科經濟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