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建需求邊際改善,軍工鋰電等業績亮眼

經過兩日反彈後,今日兩市成交量小幅縮量,上漲家數小於下跌家數,但漲停家數仍有39家,跌停家數僅為6家。從漲幅居前的板塊看,大基建板塊依舊強勢,山東路橋連續漲停;區域板塊中深圳本地股、西安本地股也表現不俗,多隻個股漲停;此外鋰電池板塊中的科恆股份漲停;人工智能板塊中智慧松德漲停。市場整體熱點突出,輪動明顯,炒作邏輯清晰。目前需要等待市場情緒的進一步回暖和成交量的進一步放大。

從時間上看,此時已經是9月下旬,據稱10月份將召開四中全會,預計進入四季度市場對四中全會帶來的改革預期會愈發強烈,只要經濟增速能通過加大基建投資穩住,四季度風險偏好自然會上升,整個四季度是改革股、成長股、次新股等題材股回暖的較好時間段。

目前市場有利因素在不斷累積,其一是穩增長的措施不斷出臺,通過補短板,在寬信用,嚴地產的政策下,市場並未去走原來的老路,去產能去槓桿的成果保住的背景下,預計託底政策有望改善未來四季度經濟預期;其二對於民營企業扶持的政策越來越多,後市就是看哪些領域對民營企業擴大開放的程度增加,以及減稅政策能不能真正落到實處;第三,整體改革的力度有多大,如何加快城鎮化的速度,如何提高公共服務效率;第四,看一路一帶國家能否幫助中國消化落後產能。

從利空因素分析一方面是對於9月美國加息中國是否跟進的擔憂;第二貿易戰是否繼續深化;第三人民幣匯率能否穩住。第四,四中全會改革措施會否低於預期。目前我們認為第四點是近期的主變量,其他幾點是老生常談,邊際影響在減小。

從板塊上看,主要是看輪動,有三條主線:第一,從三季度業績來看,天然氣、軍工、鋰電池包括保險仍非常具有業績保證,這是一條主線;從邊際改善的情況看,大基建、粵港澳為代表的房地產,也是一條主線;從風險偏好的角度看,次新股、新零售、人工智能和5G是一條主線,而且成長的步伐都非常快。當然部分行業比如化妝品等消費行業有穿越牛熊的能力;整體的防禦性板塊,在沒有滯漲出現的情況下,應該不是資金主要關注的對象。後市關注市場信心恢復的情況,持股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