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爲自己活,還是在爲別人活?

你是在為自己活,還是在為別人活?

01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奔騰不息,

我們看到在北京的批發市場。凌晨三點鐘人影已經開始若隱若現。而

在湖南株洲的一個面積不到二十平方的小麵館裡。他們二十四小時營業。這讓我當時很震驚,我在想這麼小的店子,他們怎麼還會有二十四小時營業呢,原來,每天晚上從歌舞廳走出來,許多男男女女。

在呼倫貝爾一家小小的早餐店店的老闆,每天十點到十一點起床,十點半可以蒸好饅頭,準備好可能要吃了早餐,白天睡覺。

我們還會看到每天早上,起來上下班時間,八點大家都匆匆忙忙,手裡拿著早餐豆漿油條。這樣子去到公司去上班,我們一直都在這樣的忙碌著,似乎忘記了我們還有生活,或者覺得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就在昨天到貴陽的路上碰到了一個三十七歲的姐姐。聊天的過程中,偶然看到了這位姐姐的頭髮竟然白了那麼多。經過深入瞭解後,才知道。

姐姐的白頭髮是在最近這一年才長出來的。為什麼會這麼突然,我很好奇。原來,這是姐姐做生意的第一年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十一歲,一個十三歲。上面有公公婆婆,爸爸媽媽,老公是獨生子女,他知道家裡靠一個男人是不行的,所以他如此拼命,因為他看到的是那些並沒有發生的事。如:老人萬一病了,沒有錢要怎麼辦呢,如果孩子長大了,需要我們提供幫助。比如買房買車,而我們什麼都沒有是不是會很對不起孩子們。本來已經讓孩子們輸在了起跑線上,還不能提供一點幫助,是不是太無能了?而老公呢,就是自己最大的兒子一樣,喜歡賭。姐姐一直在表達著她的故事。這其實只是千千萬萬個生活中最平常的一個。聽到這裡不禁讓人覺得很心疼,那位姐姐繼續表達著:在他結婚之前他有朋友,還有很多自己可以去幹的事兒,比如她會給自己身體放鬆。

而從2005年結婚後,他沒有了朋友,再也沒有去做過讓自己開心的事兒,一直都開始圍繞著老公孩子,老人轉,唯獨忽略了自己。最後我看到姐姐的眼眶溼潤了。

02

時間再次回到去年的四月份左右。有這樣一位叔叔他是因為在國企單位工作的人。在工作崗位上大家都知道,最敬業的那一位就是他。在家庭中他承擔了,作為一個哥哥,一個丈夫,一個孩子的父親所有該承擔的。他永遠不像自己的家人吐露任何碰到的困難。他留給大家的永遠是我可以的印象。他用他所有的力量支撐起了這個家庭,讓這個家庭洋溢在幸福之中。因為他覺得自己是男人,而這一切讓它在國企上了將近三十年的班,就在他準備好退休,想著在退休後要去好多地方,要帶上家人一起,然而再去做體檢時突然檢查出了腫瘤。命運就是這樣突然的發生了逆轉如同炸彈一樣砸落在他的身上。

從此以後。叔叔便開始走上。病魔鬥爭的路上。經過六次化療,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叔叔在化療中所感受到的痛苦已經遠遠大於了病痛的本身。那一天我來到了叔叔身邊。她說孩子。你有空可以去醫院化療的住院部看看,在這裡所有的病人連作為人的一點點尊嚴都被拿走了,都沒有感受到被當作人來對待過叔叔。

叔叔因為工作的原因,平常的笑容很少。當問到做了近三十年的工作,是自己真的喜歡嗎,他說不是。那為什麼還要幹這麼久呢,我繼續問,因為這裡待遇好,為了這個家。為了讓他們有個幸福的家,但是從來沒有想過為自己的感受。所以叔叔回去了自己這麼多年壓抑了自己,這麼多年叔叔最想做的事兒,就是去新疆,四川雲南這三個地方去看看,原本計劃退休後去。最後帶著這份遺憾離開了。

03

那麼讓我們再次回到現在的生活中。最近一位身價幾千萬的老闆,這段時間都在為自己活,還是為別人活著,選擇中痛苦糾結,徹夜難眠,四十多歲的他沒有了許多人嚮往的物質生活。就如沒錢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有錢的人肯定過得比我們幸福。而且進他們的世界,卻發現除了錢不是問題,其他的都是問題,為了方便稱呼我們就把他簡稱a先生吧,a先生在二十多年前結婚,現在也有一個二十六歲的兒子,一個兒媳,一個孫子,當然還有一個老婆。看過問東西的夥伴們就知道里面有

劉淑芬和她老公的故事。a先生表達說,他和他老婆的關係就如同柳淑芬和她老公一樣。沒有了情感,只是還彼此綁在了一起,只是還有名分,知道三年前a先生遇到她——一個並沒有很年輕漂亮,只是比他小三歲的女人,還帶了個女兒。經過三年的相處易a先生感覺到很幸福和她在一起很開心,這個時候我想很多人都會開始出來發表自己的評論了,這個小三破壞人家家庭,或者濟南在一起痛苦為什麼不離婚。是啊,為什麼不離婚呢?這就是讓a先生糾結痛苦的地方呢,他說家裡的一切都是他在支撐,他怕他一離婚就會家破人亡。因為兒子雖然二十六歲了,但是一直都在靠他,相當於啃老族。他說他怕離婚了,兒媳也會跑了,不跟兒子過了,而他又很想和那個有感覺的女人在一起,一邊是倫理道德,與自認為的責任,一邊是自己內心想要追求的幸福與快樂,是你,你會怎樣做呢,a先生自己也因此徹夜難眠.

04

當一個人習慣性的為了別人時就會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失去了“我”。我們總是會想著別人,要讓別人幸福,開心快樂,我們所做的所說的所想的放在第一位的永遠是他她它。

而在我們的觀念中,只要首先想到“我”就會把自私聯繫起來,而其實真相是從來不存在自私一說,只存在自愛。當我們犧牲了自己的幸福需求去滿足別人的需求時,我們沒有回看過那回看過那一刻,我們的內心是開心還是快樂,很多人有同樣的誤區,會覺得我如果為自己好是不是會對不起他們。而我們讓自己開心快樂,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愛。我們一直都在追求愛的路上,在這條路上已經不知道哭過多少次,流過多少次淚。而我們所有的愛都要回到我們自己身上,不用去擔心你開心了快樂了,他們會不開心,是你開心快樂了,他們才會更加開心,每個人只能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不管是否結婚都不要因為婚姻丟了自己的生活。不要忘了去愛自己,無論現在做的是什麼工作。都讓我們帶著開心與享受去做,如果實在不享受。為什麼不去換一個找找自己的感覺呢,等到的壓力與所謂的家庭責任和自己內心發生衝突時,你是否敢於去為自己活一次。其實所有事情的發生,他們都是不是他們都不是來阻礙我們傷害我們的。他們都是來提醒我們給到我們一次又一次選擇回到正常是快樂的生活。

不管是白頭髮生病。還是選擇痛苦都是為了帶領我們回到自己的內心那份你或許已經丟失了很久的自己。那分你其實是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快樂,開心與喜悅。


525心理網_您身邊的心理諮詢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