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經濟:飽和市場裡銷售產品的最好方法

認同經濟:飽和市場裡銷售產品的最好方法

36氪編譯了一篇博客作者贊德·尼日卡特(Zander Nethercutt)的博文。贊德在其中提到,基礎設施、廣告和社會規範三者之間存在著某種共同性。這種共同性就是:高度依賴於“認同”。

這種“認同”,有點像“常識”。所謂“常識”,就是某個概念和認知,不僅你自己知道並認同,而且,你也知道並且相信別人同樣知道和認同。

贊德以道路規範為例。道路規範,比如最簡單的靠右行駛,就是一種基礎設施。每個人都知道,並且知道別人也知道。

再比如廣告。菸草公司曾經通過廣告成功地營造出一種認同,那就是抽菸很酷,而且是健康無害的。但是,慢慢地,科學研究破壞了這種認同。到今天,雖然還會有人抽菸,但是圍繞著香菸,已經建立起一種新的“認同”和“常識”。而且,這種認同,也通過禁菸廣告,不斷地傳播。

然後來看下社會規範。8月份時,影帝凱文·史派西(Kevin Spacey)的新電影《億萬少年俱樂部》上映。上映首週末總票房只有618美元。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凱文·史派西之前被爆出猥褻青少年醜聞。社會規範影響了這部電影的票房表現。沒有人願意因為走進電影院,而被當成是凱文·史派西的支持者。

贊德稱之為“認同經濟”。儘管凱文·史派西的演技在醜聞爆出前後不會有什麼變化,但是人們不再認同他。

“認同經濟”的一個正面典範是《紐約時報》。社交網絡上氾濫的假新聞激發了人們對《紐約時報》嚴肅報道的認同,讓《紐約時報》成為“後真相時代”的贏家。《紐約時報》也刊登出了自己的廣告“真相難尋”(Truth Is Hard)。

“廣告能夠迅速說服很多人,在品牌的背景下別人會怎麼看自己,或者希望別人怎麼看自己。”看《紐約時報》的人,希望自己被看成是真相追尋者;穿潮牌的青少年,希望自己被看成是很酷的人。

因此,“在飽和的市場裡推銷任意商品的最好辦法,就是說服大家,如果購買那件商品的話,就會被別人認可”。這就是認同經濟。

認同經濟:飽和市場裡銷售產品的最好方法

科技有溫度,點擊下方,關注「 酷玩兒 」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