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ipgks


埇橋鄉村旅遊資源開發淺析_旅遊論文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興起了一種新的旅遊模式——鄉村旅遊。鄉村旅遊在我國可以是由南北、從東到西遍地開花,成為我國旅遊業的一個新亮點。埇橋區作為全國農業大縣之一,境內擁有非常豐富的可供開發的鄉村旅遊資源。本文主要通過對埇橋區鄉村旅遊資源的陳述、展示,來分析埇橋區發展鄉村旅遊市場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埇橋區 鄉村旅遊 發展策略

一、 鄉村旅遊的概述

鄉村旅遊是“以旅遊度假為宗旨,以村莊野外為空間,以人文無干擾、生態無破壞、以遊居和野行為特色的村野旅遊形式。隨著鄉村旅遊的迅速發展,近幾年圍繞鄉村旅遊提出很多原創新概念和新理論,如:遊居、野行、居遊、詩意棲居、第二居所、輕建設、場景時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論的提出使鄉村旅遊內容豐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緩解了鄉村旅遊同質化日益嚴重的問題。

以往鄉村旅遊是到鄉村去了解一些鄉村民情、禮儀風俗等,也可以觀賞當時種植的一些鄉村土產(水稻、玉米、高粱、小麥等)、果樹、小溪、小橋及瞭解它們故事。旅遊者可在鄉村(通常是偏遠地區的傳統鄉村)及其附近逗留、學習、體驗鄉村生活模式的活動。該村莊也可以作為旅遊者探索附近地區的基地。鄉村旅遊的概念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發生在鄉村地區,二是以鄉村性作為旅遊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閒、旅遊觀光、文化教育價值。(1)

2015年5月19日是第五個中國旅遊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湖北恩施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調研旅遊扶貧工作。他強調,鄉村旅遊是基層和群眾的創造,旅遊扶貧是貧困地區扶貧攻堅的有效方式,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2)

2015年2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佈會,解讀《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稱“一號文件”)時說,近些年,鄉村旅遊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2014年,鄉村旅遊的遊客數量達12億人次,佔到全部遊客數量的30%。2014年鄉村旅遊收入3200億元,帶動了3300萬農民致富。目前,全國有200萬家農家樂,10萬個以上特色村鎮。(3)

二、 埇橋區鄉村旅遊現狀

作為全國農業大縣,埇橋區境內擁有豐富的可供開發鄉村旅遊的資源,這是我們開發、拓展鄉村旅遊市場,搞活、發展鄉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重要途徑與方向。

據統計,埇橋區境內所擁有的鄉村旅遊資源主要有:

1、 埇橋馬戲文化

埇橋馬戲,始於明末至清代中期的民間雜技。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埇橋區的蒿溝、桃溝、柳溝一帶,以尹清雲、顧傳標、吳清雲、王懷玉、尹清川為代表的民間雜技名人,率先將馬、猴子、狗等動物表演引入演出,取得很大成功,並被業內盛譽:“寧走三江口,不過蒿桃柳”。解放後,在鄭紀榮、李同仁等民間馬戲大棚的基礎上成立了大眾動物表演團,隨後,埇橋馬戲藝術逐漸“井噴”:國營馬戲團、民營馬戲團並立,固定演出場館與流動馬戲大棚共存,埇橋馬戲不但風靡全國,而且邁出國門,走向了世界。

2、 書法文化

受先賢遺風薰染,埇橋人歷來崇尚書藝。尤其是近年來,作為著名的“中國書法之鄉”,埇橋區更是學風日盛、名家輩出,截至目前,該區已有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27名、省級會員260名,黃淮海書法家協會下屬38個基層分會的會員多達5000多人,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的書法創作隊伍。前不久,埇橋籍書法家李士傑當選省書協主席;至此,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屆安徽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埇橋區佔了3位。埇橋區藉助優勢、抓住機遇,進一步推動書法藝術繁榮發展,做大做強這一特色文化產業,把“中國書法之鄉”品牌打得更加響亮。

3、 孝慈文化

埇橋境內的曹村鎮閔賢村和夾溝鎮新豐村,在我國曆史上先後出現了“孝聖”閔子騫和明朝開國皇后馬秀英,至今在以上兩處地方還有他們留下的遺蹟和後代。他們二人所體現傳承的“孝慈文化”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世世代代受到我國人民的敬仰與傳承。做大做強“孝慈文化”,不僅是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還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

4、 風景旅遊區

這裡包括但不限於夾溝鎮五柳風景名勝區、汴河故道、林探花府、九女墳、老海寺、賽珍珠故居、涉故臺等等。這些風景名勝區或是風景優美,或是具有歷史文化價值,或是名人故居,都是埇橋區發展鄉村旅遊非常寶貴的資源和優勢。其中的“汴河故道”作為隋唐大運河遺址的一部分,與遺址上其他兄弟省市一起,在國家有關部門的統籌規劃下,一起於近期一起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進一步提升知名度、打造新的旅遊經濟增長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 今後一段時期埇橋區發展鄉村旅遊的一些對策與思路

為加快埇橋區鄉村旅遊業的發展,促進農民收入,以旅遊消費市場為導向以農民為主體,突出鄉土特色,打造鄉村旅遊發展品牌,促進鄉村旅遊業的又好又快發展,我們可以採取以下幾方面措施來推動鄉村旅遊更好更快的發展。

(一)統籌協調,加大投入力度,積極申請旅遊專項資金,形成發展旅遊業的合力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全民參與”的原則,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走多渠道籌資的路子。要堅持自力更生與引入外來資金相結合,積極申報旅遊發展資金,加大社會融資力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渠道引進和籌集旅遊開發資金。

(二)深挖文化內涵,打造鄉村旅遊特色品牌。深入挖掘我區的書法文化、馬戲文化、孝慈文化,提升鄉村旅遊含金量。要在鄉村旅遊產品參與性方面做文章,以鄉土文化含量高、遊客參與性強、滿足個性化體驗、民風淳樸的多樣化的旅遊產品和項目來滿足體驗經濟需求。二是避免“千村一面”,走自然生態文化、旅遊品牌文化之路。如開闢生態型農業觀光園,讓遊客能夠參與農作勞動,參與體驗農事。

(三)做好鄉村旅遊規劃,確保鄉村旅遊開發工作健康協調發展。發展鄉村旅遊要因地制宜,用科學規劃統領鄉村旅遊的建設。大力挖掘我區傳統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做到保護、傳承、開發、利用為一體,使之成為文化旅遊體驗產業。

(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一是完善景區、景點的硬件基礎設施,實現通電、通路、通水、通訊、通網絡,為遊客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體系。同時完善食宿等基礎設施,為遊客提供安全舒適的食宿服務場所。二是著力加強對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培養培訓,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讓客人“慕名而來,滿意而去”,使客人主動為埇橋區鄉村旅遊樹立良好的口碑,增強埇橋鄉村旅遊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在激烈的旅遊市場競爭中拔得頭籌。三是大力開發體現埇橋鄉村遊市場特色的紀念品、工藝品,增加旅遊市場附加值和經濟效益,為埇橋區農民增收、農業增產、農村致富做出自己的貢獻。

綜上所述,要在激烈的鄉村旅遊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只有在政府相關部門的統籌領導下走集約化、產業化、集團化的發展道路,外塑形象,內強素質,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埇橋區鄉村旅遊市場,為全區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全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註釋:

(1)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重視鄉村旅遊 新華社 2015.2.01

(2) 汪洋: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扶貧 促進貧困群眾致富 中國經濟網2015.5.20

(3) 2014年三成遊客選擇鄉村旅遊

中國經濟網2015.2.03


文華宿州


為什麼說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生態,通俗的說法就是我們生存的狀態,單指農村,那就是農村環境等諸多因素的綜合。換句話說就是,你所在的家鄉農村,適不適合居住生存?山青水秀否?土地水源潔淨無汙染否?能讓人安居樂業否?

上圖是阿兮路遇村莊隨拍,老人們在村頭樹蔭下乘涼,村路燈是城裡也未普及的太陽能光板發電。

八年前,阿兮曾去過一個大型農場,那是一個農村奮鬥出去的成功人士,懷著一腔熱血想要回報家鄉,先期流轉了五千餘畝土地,想要種植特色水果,帶領家鄉人致富。可最讓他想不到的是,在一個鄉鎮流轉的近八百畝土地,栽上藍莓苗之後,要麼不長,要麼枯萎死掉。後來才知道,是當地農民最常用的一種除草劑造成的事故。

鄉村振興,創造好的生態環境,吸引外資共建鄉村,是一條最好的出路。可像這種讓人直接入坑的體驗,太不美妙,有這麼幾次,就成了新農人的傷心地,很難吸引到人投資了。

近年來環境汙染治理工作,力度相當大。據阿兮所知,許多省市鄉鎮對養殖場、採石場、造紙廠、皮革廠、化工廠等汙染較重的行業,進行了整改。比如阿兮所在縣市區,就重點對一些自然風景區和重點水源河流等處的養殖業做了清理整改,讓山更青,水更澈,給大家一個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環境。

而農業生產方面,尤其是林果業,也由多年前果園裡寸草不生,慣用除草劑除草,造成土壤汙染、蚯蚓、蜜蜂等昆蟲大面積死亡,土地板結翻綠等,逐漸改為與草共生的自然模式,重建果園裡自然小環境,蚯蚓、蜜蜂、蝴蝶,甚至鳥雀等,也都回來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很實在,說的就是生態振興在鄉村振興中的關鍵地位。

現在的農村,村村通路,村村有電話網絡,農民也用上現代化通訊工具,在阿兮老家招遠農村,家裡有轎車根本不算什麼。也有了存放垃圾的垃圾箱,有清掃全村垃圾的清潔工,有紅白理事會,村莊綠化好,乾淨整潔,村民安居樂業,都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村莊生態好,鄉村鳥語花香,美麗自然,村民心態都會變化,會更加熱愛家鄉,您說呢?


阿兮隨筆


為什麼說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a0ad000013285cc36f48\

西南小賢


鄉村振興是我國目前針對農村發展所提出的大戰略,其目的不僅僅是侷限於發展農村經濟,而是要全方位的,成體系的發展農村地區。對於農民朋友來講,提高收入固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廣大的農民朋友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而這就不是單純的收入提高所能帶來的,還需要有一個美好的村居環境和生態環境。

另外,生態振興的重要性還在於對於人才的吸引,鄉村振興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振興,只有吸納到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才能為鄉村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而在人才的吸引方面,經濟條件來講,鄉村相對於城市並不具備優勢,但是鄉村優美的自然風景條件則是城市所不具備的,是提高人才吸引力的有效途徑。

最後,生態振興也是提高農村收入的一個方面,目前農村單純的種植收入很難滿足日常需求,鄉村旅遊也已經成為了農村地區創收的主要渠道之一,保護好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也就是保護好農民這一可持續綠色的創收渠道。


韓一軍


為什麼說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那麼我們覺得在農村裡面,如果要振興農村振興這個農業的發展,難道必須得是以生態振興,才是一個維持持之以恆發展的一個方向和策略

因為我們農業發展,農村裡面謀求發展,必須得考慮到百年以後,還能夠持續發展的行業,才可以在農村裡面投入開展。



如果說單純的振興鄉村裡面的產業,那麼如果是無節制的,無條件的開發,以致農村裡面的資源使用枯竭,觸摸未來我們需要,怎麼樣才能夠恢復呢?這也是一個很難的問題。

所以我們說鄉村的振興必須,存在著生態的陣型,才是我們鄉村振興的關鍵。

所以我們必須在發展當中,還是要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緊緊聯繫在一起,只有生態進行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才能夠讓我們農村從貧窮落後的面貌走向一個美麗富足的階段。

所以說振興,必須得以生態的,道路去走不可以,以毀滅一切資源的方式來振興,否則的話總會毀掉我們後代的生存地方。

畢竟農村裡面是一個適合宜居的,地方,讓人們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地方,他們對於我們振興鄉村來說,也是必須得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去進行,在農村裡面,提高我們農村創造這個勞動,甚至是經濟收入的一個支點。

好了,更多農村裡面的問題請關注我們,我們和大家一起了解農村裡面的問題。


懂農帝


為什麼說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我認為鄉村的振興,必須先生態的振興。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人口大國,耕地面積20.23億畝, 鄉村常住人口5億7661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的41.48%。這麼廣袤的土地的和眾多的人口,關係整個國家的興衰。而生態是實現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提升農業供給質量的必經之路。綠水青山可以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生態振興對鄉村振興有一下幾點好處:

第一,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都知道,所有吃的東西都離不開土地,離不開農業、農名。但是我國農業,肥料的使用量、農藥的使用量、除草劑的使用量等都高得發紫,生態資源開發利用過度。這樣的結果一是導致土壤退化,出現鹽鹼地、沙漠化等生態破壞;二是過度使用農藥化肥長出來的東西安全性不高;三是破了土地,對農業的生態發展有極大的破壞作用。

農業要強,必須生產出安全的農產品。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健康農業發展的基礎,生態好了,生態農業也好發展了,農業發展好了,農民的日子就好過了。

第二,青山綠水紅日子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外出旅遊選擇的不是繁華的都市,不是5A級景區,而是選擇都鄉下小住幾天。他們嚮往綠色,嚮往大自然。因此生態振興了,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去鄉村旅遊,去的人多了,農民的日子也就紅火了。所以說,青山綠水紅日子。

第三,生態振興可減少留守兒童

最直接的,鄉村生態好了,農業發展好了,來鄉下旅遊消費的人多了,農名沒有不富的道理。同樣,農名富有了,外出的農民工就少了,接著就是留守兒童少了。關於留守兒童的事件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

生態是家,是根基,只有有了根基,才有機會談發展。


廠長說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e7b34dd0e26b2462ce2d833444a7bf85\

用戶901991495165長青


為什麼說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我們要振興農村、發展農村,就必須要建設一個生態農村。建設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關乎著整個農村乃至整個社會的未來。“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發展農村建設農村,就必須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村,如果我們只顧對大自然的索取,而不去保護不去修復不去治理,總有一天我們會葬送我們的美好家園。



《呂氏春秋》中說:“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所以保護生態環境,振興生態環境。從古到今,都是一樣重要的話題。以犧牲環境來換取片刻的發展是要不得的,是不可取的。必須要從遠處著眼,從近出著手。要想持續發展我們的農村,就必須建立在一個健康的生態體系上。沒有青山綠水沒有藍天白雲,沒有健康的生活條件,我們拿什麼去發展農村建設農村。

振興一個健康綠色的生態環境,關乎著我們農村的生存和發展,也關係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把不損害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底線。”我們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它關乎著我們的民族未來,關乎著我們民族的可持續發展。沒有一個健康的生態,我們的發展都是在空中修建樓閣,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我們的經濟中去,融入到我們文化中去,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去。要加強保護我們生態環境,不能盲目的為了發展經濟,而去破壞生態環境。生態環境一旦破壞就不能修復,山水田園、鳥獸蟲蛇都是一條完整的生態鏈,一旦破壞就不復存在。

所以振興生態,就是振興我們鄉村的關鍵。振興生態刻不容緩。沒有一個健康的家園,沒有一個整潔的生態環境,即使建立了金山銀山,也換不來我們的青山。


農村早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談到環境保護問題,他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建設是實現中國夢和美麗中國的關鍵所在,鄉村生態振興也是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一個在外打拼的遊子,每每提到自己的家鄉,都會激動不已。鄉愁是每一個遊子心底裡默默承載的深厚感情,家鄉的山水人物都是那份感情的寄託者。不管家鄉是否真正的生態風景如畫,在遊子心裡家鄉就是美麗中國的縮影。我的家鄉是北方的一個小山村,沒有水墨畫中的高山流水,但這裡四季分明,綠水圍繞著青山,可以聽蟬鳴,賞野花。民風淳樸,鄰里和諧。

鄉村生態環境好不好,村風建設美不美,都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的切身幸福感和獲得感。我對我家鄉最近兩年最切實的感受是沒有霧霾和揚塵,百姓們可以盡情的跳廣場舞,豐富文化環境;垃圾分類和集中處理,早已沒了蒼蠅蚊子滿天飛的兒時場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廁所革命”,在我的家鄉反響特別強烈,以前的旱廁既不衛生,氣味也難聞,甚至影響地下水的生態循環,自從有了壓力沖水蹲便,家家戶戶都不見了以前的臭味漫天。板栗是我們縣的招牌和農業經濟來源,面對板栗經濟和相關產品,村民自主種樹,鄉里派專門的農業技術人員下村指導。不僅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也美化了環境。

面對全國農村來說,現在很多農民都知道良好生態環境,可以為農村發展增優勢。在全國,最近兩年河長制湖長制深入推進,保護河湖生態達到動態平衡 ,讓每一個老百姓都能喝上放心水,讓每一條河流都能成為旅遊景點;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保護鄉村山水樹田,讓鄉村環境既能恢復原有特色,也能拉來遊客;推行垃圾源頭減量,全面治理生活垃圾。

我心中的美麗鄉村是水墨山水美麗中國的縮影,鄉村環境生態質量和老百姓幸福指數節節攀升,村裡的環境美了,引進的產業項目自然願意落地生根,有了產業,外出務工的農民自然會回到家鄉;生態環境質量提高,鄉村旅遊越來越熱,農民的口袋越來越鼓;村風越來越美,才會有更多的人才願意留下來,把自己的知識和鄉村的資源變成經濟財富。生態振興戰略使得越來越多的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


豆豆的慢生活


#鄉村振興#:在鄉村振興中,生態振興又是關鍵,生態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只有生態振興才能體現文明和諧的鄉村振興的目的,而綠色發展又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


生態振興必須要堅持人與自然合諧共生,要敬畏自然,順應自然:由於農村相當於一段時間,環境保護滯後,生產方式粗放落後,因此對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任重而道遠。生態的修復;耕地的輪作休耕;垃圾分類,汙水的處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旱廁的改造,小廁大民生。這些都改變了村民的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生態振興必須牢固樹立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文明貫穿於鄉村振興的總目標中,實現一村一品一景,嚴守生態紅線,發展休閒觀光新農業。保護有特色有文化的古村落,保持特色鄉風民俗,讓人們望得見青山,看得見清水,留得住鄉愁。


生態振興要秉承綠色發展方式:建立休閒觀光農業,建成農家樂農莊,生態遊,讓城市人到鄉村體驗民風民俗,體驗農民的生產生活。嚴格控制農藥與化肥的使用量,建立生態農莊,增加生態產品的供給,讓人們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玩得開心。盤活集體建設用地,四荒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因此堅持生態振興,就會使青山長在,清水長流,空氣清新的新農村面貌一新,讓人們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所以說生態振興又是鄉村振興的關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