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前身黑龙江工学院)、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所属高校,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哈尔滨理工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招收来华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国防生委托培养高校。哈尔滨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国防特色专业等,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含荣成、七台河科技分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双实双业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实训基地、全国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截至2017年5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东、西、南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209.86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95.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56万册,电子图书109.8万册,中外文期刊16万册,文献数据库26种。现有教职工2933人,其中专任教师1715人,副高职以上人员1339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全日制在校生33361人,留学生近200人。

哈尔滨理工大学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以中英文校名、学校建校年号为基本构成元素,图案中三个圆形相套,顺时旋转,渐变汇合成一个整体正圆形,象征“三校合一”和“联合、团结、发展”的主题,同时体现了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决心。数字“1950”水平横排,且位于三个圆形的起始点,清楚地表征了学校始建于1950年,是学校历史的开始。

校徽采用象征性创意手法,把图形、文字与数字巧妙的组合在一起,曲直对比,富于变化。既寓意深刻,又有鲜明的时代感,给人以简洁、美观、明快、易识别的视觉形象。

校徽主颜色为科技蓝。

哈尔滨理工大学

校训

知行统一:

“知”指知识或道德观念;“行”指行为、行动;“统一”即部分联成整体,归于一致。“知行统一”,源自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其意义在于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远大的理想抱负,掌握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注重基础,崇尚实践,真正做到知与行的完美统一。

博厚悠远:“博”指大、广、通、众多、丰富;“厚”指深、重、宽厚;“悠远”即长久,远大。“博厚悠远”出自《中庸》“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其意义在于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坚持不懈地以真诚的态度追求真理,要博学厚德,为人做事目光远大,不急功近利。

校风:团结、奋进、务实、创新

团结:团结协作,同心同德,团结就是力量。

奋进:奋发进取,百折不挠,乐观向上,勇往直前。

务实:勉力从事,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不求浮华。

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校风既包括教风和学风,也包括干部作风和学术风气。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8月显示,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4个翻译硕士专业,14个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申请硕士学位专业。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

教学建设

官网2014年6月显示,哈尔滨理工大学有25个省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

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8个国家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9个黑龙江省重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统计学。

历史沿革

合并前

哈尔滨电工学院

三校之一最早建校哈尔滨电工学院,曾被誉为电线电缆行业的“黄埔军校”。建校史可追溯至1950年1月26日,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为恢复国民经济,培养东北地区电器工业电器中级技术人才,决定创建东北电器工业高级职业学校,为此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接管原抚顺市第二中学,并改校名为东北电器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0年2月,抚顺市第二中学将学校移交给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后,1950年3月12日,东北电器工业高级职业学校正式开学。

1952年10月18日,东北电气工业高级职业学校奉命由抚顺市迁往哈尔滨市香坊区马场(现哈市香坊区三大动力路),改校名为哈尔滨电机工业学校,1953年4月,哈尔滨电机工业学校隶属关系由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划归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机械工业部并定校名为哈尔滨电器工业学校。1956年隶属关系为电机制造工业部,改校名为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1958年,经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将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改建为哈尔滨电工学院,原有哈电机制造学校中专部保留。

1970年哈尔滨电工学院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197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部分)复校哈尔滨电工学院1978年8月,哈尔滨电工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

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原黑龙江工学院)

三校之一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是在黑龙江工学院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

黑龙江工学院的前身是国家四部委所属的四所中等专科学校:一是哈尔滨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始建于1952年,隶属冶金工业部,1958年改名为哈尔滨冶金学校;二是哈尔滨机器制造学校,始建于1952年,隶属机械工业部;三是哈尔滨城市建筑工程学校,始建于1956年,隶属城市建设工程部;四是哈尔滨建筑工程学校,始建于1952年,隶属建筑工程部。

1958年7月,黑龙江省教育工作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并报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合并哈尔滨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和哈尔滨机器制造学校,建立黑龙江工学院。同年11月,经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哈尔滨城市建设工程学校和哈尔滨建筑工程学校合并为黑龙江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1960年黑龙江工学院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197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工学院部分)复校黑龙江工学院。

1978年3月,国务院批准,黑龙江工学院更名为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中国科学院和黑龙江省双重领导,以中科院为主。

1982年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与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八机械工业部合并成立机械工业部。同年8月25日,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的隶属关系改由机械工业部领导。

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技工学校创建。

1958年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技工学校更名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1983年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升格为哈尔滨机电专科学校。

1993年哈尔滨机电专科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合并后

哈尔滨理工大学

1995年,国家教委、机械工业部和黑龙江省委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方针,成功地实现了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三校合并,组建为哈尔滨理工大学,由机械工业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

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4年,哈尔滨市化学工业学校并入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5年,黑龙江省教育建筑设计院并入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6年,在山东省威海荣成,设立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

2008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