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耀:2018年全球經濟形勢預測

朱光耀:2018年全球經濟形勢預測

朱光耀

1月28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出席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發展高層論壇時指出,達沃斯經濟論壇剛剛閉幕,就在達沃斯論壇開幕的前一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了其最新的對2018-2019年全球經濟形勢的預測,同時也對2017年度總體的世界經濟表現做了一個預估,還不是最後的,但已經接近完整的數據。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的預估,2017年全年全球經濟增長3.7%也就是說在過去的一年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三次上調全球經濟的增長。這3.7%的世界經濟增長確實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復甦和反覆的過程當中,最終全球經濟出現了一個持續和穩定的上升態勢。全球經濟增長3.7%,與此同時,主要的經濟體全部實現了正增長,其中既有中國和印度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的強勁增長,發達國家也都實現了經濟的穩定復甦。2017年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同步增長的一年,這個狀況確實是值得歡愉的。

而對中國經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是堅持它的預估,也就是6.8%的增長,2017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四次調整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作為一個12萬億的經濟體,我們的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新增的增長是34.6%,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再次超過印度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特別難能可貴的是,在中國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提高發展質量這個前提下實現了這樣的增長,確實是表現了中國堅持改革開放來深化融入全球經濟,和大家共同推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中國確實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增長2.3%,接近20萬億的經濟體出現了2.3%的增長。2017年度中美作為兩個最重要的經濟體,對全球增長新增部分的貢獻率超過了40%。

朱光耀表示,作為重要新興經濟體的俄羅斯和巴西在2017年度扭轉了此前經濟負增長的態勢,出現了令人高興的正增長的態勢,所以主要的經濟體全部都是正增長,實現了全球2018年度增長3.7%。

在經濟表現良好的同時,全球貿易扭轉了過去五年全球貿易增長低於經濟增長的頹勢。

根據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和原來預測的全球經濟增長3.6%是一致的,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高了預估,我估計WTO也會提高這樣的預測,也就是保持同步增長的態勢是沒有問題的。同時初級產品的原材料價格,特別是石油價格回暖上升,12月份之前石油價格保持在60美元/桶上下,也是一個穩定的態勢,但是今年還有一個衝高的態勢。

他指出,這是2017年度全球經濟總的態勢和中國經濟在其中的重要貢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是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3.9%這確實是令人鼓舞的。因為如果全球經濟能夠增長4%,這確實是一個相當大的量。2016年底全球經濟的總規模是77.8萬億,如果我們考慮到去年增長3.7%,2018年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是3.9%的話,那麼今年全球經濟向好的態勢是非常清晰的,脈絡已經出現了。

在這樣的預測之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調高中國2018

年度的經濟增長的預測,去年10月份預測的6.5%上調到6.6%。因為對2019年也做了一次,全球經濟也是增長3.9%,就是保持著這個穩定的增長態勢。中國經濟調高到6.4%,因為去年10月份預測2018年度中國經濟增長6.5%,2019年度增長6.3%,現在分別都調高了。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8-2020年之間中國年均經濟增長6.3%,他們認為這6.3%是相當重要的,也是完成我們國家2020年經濟規模比2010年翻一番這個非常重要的經濟指標的預測條件,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是整個都調高了,預期是要高於總體完成目標的能力。

他表示,這是經濟預測方面非常重要的一點,中國經濟在2018年度增長的預期是6.6%2019年是6.4%就是說我們的平均數最少是要超過6.4%。2017年是6.8%,2018年是6.6%,2019年是6.4%,超過長期均值的預測。同時也對美國經濟做出了預測調高,預計美國經濟在2018年增長2.7%,2019年增長2.5%,但是在發佈之前我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有一次專門的通話,他解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美國經濟預測的基礎和主要的政策考量點。

現在美國經濟潛在的增長率是1.5%,稅改對經濟政策和經濟增長有三個重要的影響點:一是企業所得稅從35%降到了21%這個幅度確實是非常之大,而且實施的期限就是從2018年1月1號開始;二是個人所得稅的起點翻番,也就是單人從6750美元翻到1.2萬美元,家庭起點從1.2萬美元翻到2.4萬美元。美國人有一個習慣,就是不太重視儲蓄,極其重視消費,所以這個影響也比較大;三是對海外留存的3.5萬億資金迴流,平均是在10%左右,這是對他們有很大的刺激,資金迴流就是刺激美國的投資。這次在達沃斯特朗普說得非常清楚,我的目的就是對美國投資,美國第一不是單打獨鬥,但我的目的是促進資金對美國的投資和就業。

朱光耀表示,稅收政策方面特朗普說是4%可持續,看來說的時候信心也是非常足的。但從數據上來分析,如果說1.75%的潛在增長率再加上大家看到的高盛、JP摩根,對美國稅收影響都是前三年的,因為後面不知道怎麼辦,是不是要調整,經濟結構是不是持續,這些是另外的問題。但是對前三年的影響從刺激經濟增長的角度是發揮了重要作用,一般的測算是每年0.4%-0.5%。正是基於這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是2.7%,2018年是2.4%,2.5%是2019年的美國經濟增長。

但同時跟我專門說明了他沒有考慮到的兩項重要的制度改革方面的影響,也就是去監管的要求一個是對金融的去監管,美國內部的辯論也非常激烈,但是有一個共識,就是對中小銀行的去監管對經濟的發展是有助力的,這是肯定的,在認識上是一致的,但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沒有辦法量化測算,需要去監管,特別是金融業和中小企業放鬆監管。另一個也是去監管,就是能源行業的去監管,

特別是一些傳統的煤炭行業迴歸之時對集體經濟肯定是有很大影響的,但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不測算這個。

朱光耀表示,這些綜合考量起來,2018年度美國經濟有可能實現3%的增長,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沒有測算的因素加在一起,但這顯然還是週期性、短期的,長期持續是很難的。

現在的分析是2018年和2019年度,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是2018年度全部的發達經濟體會實現2%的平均增長,日本要低於2%。但是整個發達經濟體平均要實現2%的增長,所以作為發達經濟體而言,2%的經濟增長確實是跟過去多年的情況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日本的情況是目前1.5%的增長已經超出了潛在增長力,如果繼續堅持這樣的發展態勢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增長的幅度可能要下來,但態勢可能會維持,歐洲和日本都是這種情況。新興經濟體當中最重要的是中國,提高了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如果印度克服現在的問題,增長的態勢還是會加強的,俄羅斯和巴西都會保持正增長的態勢。

朱光耀指出,2018年度全球經濟總體來看就是向好的態勢,但也有一些新的挑戰,包括貿易保護主義和美國的貿易政策,也包括美聯儲和歐央行在收緊貨幣政策,特別是美聯儲在2014年10月停止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2015年底第一次提高聯邦利率,開始美國利率正常化的進程,2015年提了一次,2016年提了一次,2017年提了三次,今年會繼續提高利率,這是毫無疑問的。問題關注點是提高的頻率和力度,因為新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是在3月份任命,這是特朗普提名的候選人,他是一個穩健的決策者,但他是共和黨,所以政治的博弈是不是會影響到美聯儲利率政策決策的進程。大家要密切關注,因為影響的是美國經濟,同時也會影響到世界經濟。

去年10月份美聯儲已經開始了緊縮資產負債表,第一次達到100億美元,就是從賣出持有的政府債券和抵押的企業債券,其中60億美元是政府債券,40億美元是抵押的企業債券,每三個月要加100億美元,到今年10月份每月縮表的規模要達到500億美元。所以從利率的緊縮再到資產負債表的大幅度削減,這對美國和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特別是對資本流動的影響我們必須密切關注。特朗普說得很清楚,在職期間要把資金吸引回美國,促進美國的投資,這就是他在達沃斯表示的明確信號。

歐洲央行去年已經決定把美元購買債券的規模縮至300億歐元,到今年9月份對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進行重新的審議。大家有一個不一致但普遍的看法,如果歐元區經濟繼續保持向好的態勢,有可能在今年9月底歐央行會採取重大的政策決策,是不是完全推出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