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跨界之戰——米家網際網路空調

小米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硬件公司或是互聯網公司,這個爭議一直不斷。

上市前夕,雷軍致股東的信裡這樣解釋:“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具體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

很明顯,就算小米之前不能稱之為互聯網公司,那麼今後的小米也一定會是家互聯網公司。

從近幾年的佈局來看,小米與BAT走的路方向不同,但是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一樣,就是將人工智能更多的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

這盤棋,就是以小米手機為內核衍生出來的生態圈,往外一層是充電寶等手機配件,再往外一層就是電視空調等家居設備,接著往外一層是簽字筆毛巾運動鞋等生活用品,接著往外,到出門了還有小米的電動車。

這是一個完美的家居閉環。

可以想象一下,以後家裡的家電產品都貼有米家的標籤,我們手握著小米的手機對我們的家實行遠程操控,讓電飯鍋自己煮飯,讓洗衣機自動洗衣,掃地機器人開始打掃,炎炎夏日我們一開門家裡的空調已經調至適宜的溫度,廚房裡的智能家電已經為我們烹飪好飯菜……

小米跨界之戰——米家互聯網空調

粗糙一點講,人民生活必備四個因素衣食住行,小米已經涉及到了衣、住、行。而BAT是利用自身的科技優勢助力這些衣食住行廠家做智能化轉型。

米家互聯網空調則是小米直面空調傳統廠商,努力撕開的一道口子。相比之下,格力誕生了 27 年,海爾誕生了 34 年,美的誕生了 38 年,空調只做了四年的小米確實有著很大的勇氣。

2015年,小米與美的聯合推出“i•青春智能空調”。

2017年,小米生態鏈公司推出智米全直流變頻空調。

但是,這兩部空調都不是米家的親生兒子,只是為了捧出親生兒子的兩次不成功試水。

小米跨界之戰——米家互聯網空調

小米跨界之戰——米家互聯網空調

小米跨界之戰——米家互聯網空調

“親兒子”的表現如何?

首先給產品外觀設計點贊,與其它空調相比外型上足夠美觀。

再說一下,1.5匹的三級能效只是空調市場的平均水平。

1999元,價格確實不高,但同等參數的空調奧克斯賣1899。

0.1℃細膩溫度調節,是長虹在2011年提出來的,並非小米首創。

真正的賣點只剩下聯網後小愛同學的語音控制和米家的全系產品進行聯動。這點應該就是小米互聯網空調的互聯網之處,但是買了空調還要買小愛,對於非米粉來說不如直接用遙控器一按來得實在。

最後,商品的質量和質保問題還需要時間來驗證,一切都是未知數。

這麼一比較,小米智能空調並不是同類產品中的最優選擇,但立足於小米本身的生態圈來說確實是又添一大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