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原也出了個「西虹市首富」!掙了400多萬,而且有錢大家花……

暑期雖然結束了,但暑期裡電影一檔接一檔,讓觀眾們大飽眼福。被稱為“長在笑點上的男人”的沈騰主演的《西虹市首富》無疑賺足了眼球。

《西虹市首富》承載了無數人的夢想——一夜暴富。

陽原也出了個“西虹市首富”!掙了400多萬,而且有錢大家花……

電影中傳遞的情感很多,但最終主題還是落在了“守護”上——“守住你最想守住的,你就是首富”。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個人,他沒有一夜暴富,他是一步一個腳印摸索出來的致富路子,他也沒有獨自享樂,而是帶著全村人脫貧致富。

他就是陽原縣小關村的“西紅柿支書”,李玉喜。他守護的是鄉里鄉親的“財富”和內心的富足。

陽原也出了個“西虹市首富”!掙了400多萬,而且有錢大家花……

偏僻村莊經濟發展被重重束縛

乍一看見李玉喜的時候,感覺他可能性子比較慢熱。由於常年在室外幹活,他的皮膚被曬得黝黑,褲腿上總帶著泥,臉上架著一副全框眼睛,時常眯著眼睛,看起來不是很精神。

但是瞭解他的人才知道,在幹活的時候他有多麻利。

陽原也出了個“西虹市首富”!掙了400多萬,而且有錢大家花……

十幾年前,李玉喜還是個體商人,成天走南闖北,和各種人打交道,肯折騰、愛折騰的勁兒刻進他的骨子裡,“求創新,不怕苦”是他的人生信條。

2002年,李玉喜剛任小關村支部書記時,小關村還是一個貧困戶占人口多數的貧困村。

“陽原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小關村當時經濟非常困難,180多戶人家,有139戶是貧困戶。”李玉喜說。

小關村是陽原縣的一個偏僻村莊,3000多畝旱作耕地,祖祖輩輩靠天吃飯。村裡的主要經濟農作物是玉米和穀子,但是產量低,除去村民自留的口糧,基本就剩不下什麼了。

由於資源匱乏,年輕人都選擇外出打工,村子裡剩下的就只有老人和孩子。更讓村裡經濟難以發展的是村民難以打破的陳舊觀念。

“大家都窮怕了,就怕做出什麼改變後會更差,所以寧願就守著現有的這點東西,也不願意去做些什麼。這點是最困難的,思想工作是很大的難點。”李玉喜告訴記者。

陽原也出了個“西虹市首富”!掙了400多萬,而且有錢大家花……

十幾年的時間裡,李玉喜一直在琢磨可以帶動全村致富的道路。每次琢磨出來個點子他就先自己嘗試。

前些年他嘗試過發展家禽、家畜養殖,養過羊、養過雞,但是因為投資大,風險高,嘗試過後他被迫放棄。

成立農民合作社帶領村民精準扶貧

2013年,在李玉喜的帶動下,村裡成立了興農果蔬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按照“富戶先投資見效,貧困戶再入股受益”的發展思路,並且堅持“股份合作、精準脫貧”,採用合作社出資,村民入股的形式,鼓勵村民參與精準扶貧工程,並且減少村民的投資風險,共計150戶農民入社,其中貧困戶75戶。

2014年,李玉喜將目光放在了大棚蔬菜種植上,幾番考察後,他將西紅柿作為了研究對象。

陽原也出了個“西虹市首富”!掙了400多萬,而且有錢大家花……

李玉喜說,蔬菜種植能夠充分利用村子現有的土地資源,並且西紅柿是家庭餐桌上的常見蔬菜,市場需求量大。

下定決心後,李玉喜先是發動了村裡的村幹部和黨員,又邀請了一些村民商議。一開始村民幾乎都很猶豫,在李玉喜的勸說下有100多戶表達了想掙錢的意願,但是當聽說要投錢,又幾乎全部退出。

最後,包括李玉喜家在內,30多戶村幹部、村民成了村子裡的第一批創業者。

東奔西跑,投入65萬多元,終於蓋成了60個蔬菜大棚。

沒有種植技術,李玉喜就去請農業技術員,請他們來手把手教導種植技術。

每天早上李玉喜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大棚裡看西紅柿,他盼著幾十天后翠綠的枝葉下結出紅彤彤的果子。

挫折過後堅持前行終迎來成功

但是李玉喜的努力並沒有換來他期望的結果,西紅柿確實結出來了,但是大小不均勻,而且開裂。

“我自己反思了一下,發現我們在種植的時候太過於隨意。總覺得自己是跟黃土地打了多少年交道了,不一定非要聽技術員的話,按自己想法照樣能種出來西紅柿,事實證明我們錯了。”李玉喜說。

反思過後,他並沒有放棄,反而覺得還有很大的希望,但是這一次,村民更加沒有信心了。

“第一年賠錢,大家就不願意繼續了。我挨家挨戶去做工作,跟他們保證,就再堅持一年,一年以後不行我就再也不提這個事了。”

雖然一些村裡的大戶願意相信他,繼續嘗試,但是李玉喜感覺壓力巨大。“我上門做工作,就有人就跟我說,你折騰它幹嘛,肯定成不了。”

頂住壓力,李玉喜又投入了第二年的種植工作中,甚至把兒子李飛留在了村裡。當時李飛剛剛大學畢業,希望去北京工作,發揮自己建築方面的專業特長,但是李玉喜要兒子留下來幫他。

因為部分村民退出,一些大棚閒置了,李玉喜讓兒子利用大棚去種西紅柿。

陽原也出了個“西虹市首富”!掙了400多萬,而且有錢大家花……

“當時心裡憋著口氣,急著證明這條路是能走得通的。兒子對於西紅柿種植也是一點都不懂,跟著技術員學,第二年我們就順利收穫了。其他種植戶也收成很好,這條路是走得通的。”李玉喜告訴記者。

西紅柿收成後,他又從種植戶變成推銷員。周邊的幾個城市幾乎都跑遍了,就為了尋找銷路。

接下來幾年,西紅柿種植漸漸穩定下來,大棚一再擴建,現在已經增加到160 多個,並且仍有擴建的計劃。

銷路打開,有固定的客戶收購西紅柿,李玉喜又變成了市場研究專家,實時掌握著市場的西紅柿價格。

西紅柿種植成為小關村的經濟產業後,給村裡經濟帶來巨大變化。按佔地一畝的大棚來說,每個大棚每年能帶來一萬多元的收入,村裡貧困戶從139戶減少到45戶。因為經濟效益明顯,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紛紛回到家鄉工作。

陽原也出了個“西虹市首富”!掙了400多萬,而且有錢大家花……

不僅如此,西紅柿種植還帶動了周邊村的村民就業,現在有100多名周邊村的村民在小關村的西紅柿大棚裡工作。

正因如此,2016年小關村農業合作社還被河北省農業廳授予“省級示範農民合作社”。

線上線下雙重銷售模式同時進行

今年,李玉喜得知陽原縣被國家商務部列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心中又有了新的想法:利用網絡平臺,將小關村的西紅柿銷往全國。

對於自己村裡種出來的西紅柿,李玉喜信心十足。“小關村好水好地種出來的西紅柿,吃過的都說口感好。”

說幹就幹,李玉喜去縣裡找到了陽原縣電子商務協會,在協會的幫助下,他聯繫到一個運營團隊,從小關村西紅柿的品牌設計到產品包裝,再到物流運輸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為小關村西紅柿網絡銷售提供保障。

陽原也出了個“西虹市首富”!掙了400多萬,而且有錢大家花……

網絡銷售的西紅柿主打精品路線,每一顆都經過精心挑選,大小均勻,色澤紅豔,口感沙甜。而且西紅柿貼上了西紅柿質量安全追溯二維碼標識,掃描西紅柿包裝上的二維碼,就可瞭解西紅柿品種信息、產地信息以及種植採摘全過程。

西紅柿一上線就贏得了廣泛關注和好評,上線兩天即銷售700單。

現在小關村的西紅柿銷往全國多個城市,小關村也正式進入了貧困戶+合作社+電商的精準扶貧道路。

記者瞭解到,小關村從14年開始種植西紅柿到現在,全村總創收400多萬。

陽原也出了個“西虹市首富”!掙了400多萬,而且有錢大家花……

今年的西紅柿採摘快要進入尾聲,但是李玉喜仍是不得清閒。每天去大棚裡看過西紅柿,他就要開始處理其他的工作。村裡的基礎設施需要進一步建設,部分村民的拆遷工作也要一步步落實。

每天忙得團團轉,李玉喜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家人。“沒關係,他們也忙著呢。當初為了鼓勵大家投資,我自己也參加了,現在家裡人都得幫著照看大棚裡的西紅柿,沒時間抱怨我忙。”李玉喜笑道。

現在的小關村,平整的水泥路直通蔬菜種植大棚,村民們每天在大棚裡忙碌。從播種育苗,到種植施肥,再到採摘銷售,忙碌卻充實,而且充滿希望。

陽原老鄉們,請大家把文章轉發出去

讓外地的朋友也都知道咱陽原的西紅柿品牌

希望陽原發展得更好

文:張曲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