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学揭秘之(三):从易经探悉人类文明进展谜局(下)

五、人类文明发展与预言:

人间之事,史上为什么会出现准确的预见和谶语呢?

原因有三:

1、可以根据道来推演;

2、可以根据以往的经历来估计;

3、派出下界领头羊,带动历史按剧情发展。

天道既然是既定自动程序,那就有严格的秩序。只有在混沌中才是无序的、绝对自由的。宇宙是在混乱无序中建造的规则有序,天道当然要维护这个秩序了。这些,就是历史预见性的原因。

历史就像一台大戏,总是按照预设的剧情向前发展。在人世间这个舞台上,大戏一幕接一幕地按照剧本上演。历史从来不做错误的选择,因为历史处在天道的掌控之中。

如果能洞知剧本,也就能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这种预设的剧情就是预言的基础。

预言不是现代科学的产物,它是从传统文化中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儒、释、道文化,国外就是基督教文化等。相信有天地,有神佛,有上帝,说白了就是天道教化。老子、佛陀、孔子、耶稣这些大圣大觉降临人间,难道不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终极目的?!儒释道耶,讲的故事不同,说理方式各异,然而归结到根底,不都是天道教化吗?说的都是天道天理。知晓了

天人学,我们就会知道,这些宗教创始人都是什么身份和来历,这些宗教又是怎么一回事了。

天人学揭秘之(三):从易经探悉人类文明进展谜局(下)

世界上每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都是以神话开始的。在历史的开篇处都有着惊人的巧合。第一个相同之处就是泥土造人的传说,比如中国上古神话里的女娲造人,西方的上帝耶和华用泥土造亚当;第二个相同之处是保留着对一场大洪水的记忆,比如《山海经》里记载的洪水,《圣经》里记载的诺亚方舟;第三个相同之处是都预言了圣人的归来——“先知走了。先知还会回来。”从中国历代对紫薇圣人降世的预言,到西方《圣经》中预言的上帝进行末日审判;从印度佛经中记载的东来佛祖弥勒转世,到南美玛雅人对宇宙更新期人类第六轮文明期的计算,都提到了人类历史上将发生的圣人巨贤降世的预言,这种一致性引人深思。世间凡是留下辉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似乎都讲述着这样相同的传说。

历史上,有许多先哲有过相当准确的预言,其中著名的有《乾坤万年歌》、《推背图》、《烧饼歌》、《天地数》、《金陵塔碑文》、隋唐的《黄檗禅师诗》、《步虚大师预言诗》、《梅花诗》、《马前课》、西方的《圣经启示录》、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诸世纪》,韩国的《格庵遗录》等。然而《天地数》、《烧饼歌》等语辞俚俗,格调低劣,都是出自村夫流俗之手,虽假托名士,附会高人,不能掩其仄陋。但是邵雍邵康节的《梅花诗》则完全不同。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熙宁年间易学家,死后宋哲宗赐谥康节。在历史上,邵雍一直被认为是一位神秘的人物。他一生的形迹颇为神秘。当朝名相司马光以邵雍为兄,关系密切。朝廷多次征招他出来做官,而他却坚辞不出,在洛阳龙门修庐隐居,自命其庐"安乐窝"。在他患病期间,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这些北宋知名高官巨儒,早晚都在他床前守候照料。事实上,邵雍在世时已经名震当朝,有官员、读书的士子到洛阳,即使不去拜访官府,必会去邵雍住处拜望。邵雍所著书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诗有《伊川击壤集》。

《梅花诗》是邵雍根据自创的梅花易数法,推演成书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诗作。共作十节卦,每一节卦推测一个朝代的国运。在这十首诗中,这些表面上似乎无内在联系而被神秘地堆砌的语辞及意象,确实具有某种历史意义,负荷着历史信息。而其中具有某些信息涵量极强的特定性语辞,暗示着某些特定的历史事件。因为预言得比较准确,而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预言”之一。

《梅花诗》开头:“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从字面上的意思是:荡荡通天之门万古以来是敞开的。多少人来到人间,又有多少人能回得去呢?世上不管哪一门主要的宗教学说,佛家也好、道家也好、西方的宗教也好,都讲人是来自天上,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返本归真,重归天界。所以才有“天门开”和“几人归去”之说。许多人来到世间希望悟道得法,又有多少能圆满而归脱离轮回呢?又有多少人被这滚滚红尘所迷惑,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和人生意义,永远被埋在物欲世俗中而不得解脱呢?

“欲将剥复问前因”的“剥”、“复”为易经中的两卦。所谓剥极必复,也叫物极必反。历史如转轮,有前因必有后果。“欲将剥复问前因”也就是说,敢问这历史的跌宕往复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邵雍其实已经隐喻地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某种最终目标的,是有剧情安排的。

邵雍是两宋理学奠基人之一,在吸收道家与汉代《易》学思想成分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周易》的独到理解。邵雍一生的学问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其所著《梅花易数》写地数和人数的变化,《皇极经世》写的是天数的变化 。两书合在一起,是天、地、人三才合一,是完整的八卦应用方法 。其所作《皇极经世》依据天道而编制宇宙年谱的目的在于经世,其对道的概念的形而上理解超越了以往历代儒家,对于宋代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皇极经世》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是把人类的历史寿命根据六十四卦圆图规律,拟出了一个间接公式,叫做“元、会、运、世”。简单地讲:以一年的年、月、日、时作基础,所谓的一元,便是以一年做单元的代表,一年(元)之中有十二个月,所以一元之中便有十二个会。每个月之中包含三十天,所以一会包含三十运。一天之中又有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有三十分,因此一运之中包含十二世,一世又包含三十年。

《皇极经世》在算历史命运时以唐尧登位那一天,甲辰年为标准。因为历史记载,在唐尧就位的时候有五星联珠的现象, 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天上列成一排,有一定的天象,在那时呈现,所以用这一天作标准。根据六十甲子原理和八卦配合演变,就知道历史社会人类的现象,多少年有一个变化,如何变化等。至于变化什么现象,知道这个元会运世的大法则,再研究卦象就可知会变成什么现象了。按《皇极经世》原理,下图是从黄帝元年到如今的历史演变表。

中华民族历史气运表

天人学揭秘之(三):从易经探悉人类文明进展谜局(下)

1864年-2043年180年的值年卦

(一)

天人学揭秘之(三):从易经探悉人类文明进展谜局(下)

(二)

天人学揭秘之(三):从易经探悉人类文明进展谜局(下)

(三)

天人学揭秘之(三):从易经探悉人类文明进展谜局(下)

人类历史的进展似乎确实具有某种前定性,在预测历史的诸多的不可能中,似乎也存在着某种可能。预言的最主要作用是提醒人们社会发展是有“定数”的,而这冥冥之中的“定数”是来自天道的安排。目的是促进生命的觉醒和人心的净化。玛雅人和西方人说是灵魂净化,在东方就是修身养性,所以人类文化中一直都有悟道成佛、修道升仙的概念。自古以来许多人上下求索、苦苦修炼,甚至苦行面壁数十年,然而真法难求。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在形容“道”之珍贵难寻。而历史上确有极少数特殊来历之“人”能够真正领悟天道和预知未来,邵雍无疑是属于这极少数“人”之一。深入研究过历史中知名圣贤、伟大人物的历史学家中有部分人已明白,在历史的可知可见性上,人类历史确实具有更神秘而超越人意志的另一层面。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指的就是这一层面。

两千多年前,老子、佛陀、孔子、耶稣等天人下界转生圣贤,在人间传经布道,形成了道教、佛教、儒教、基督教等各大宗教。圣人不能靠肉体的神通和异能来征服世人,因为那样做没有任何意义。展示神通的实质,就是向普罗大众展示其无可抵御的强制力,在强大暴力的威慑之下,是无法选拔出品性好、悟性强的灵魂的。试想如果老子头罩光圈,身披异彩,御空而行端坐云端讲法布道,还有敢不信的人吗?即使有个别的异见想要表达,估计也早被众多虔诚的信徒愤怒地掐死了。毫无疑问,全世界的人们今后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跪拜祭祀他了。然而那样的话,也就剥夺了宇生灵魂们求知探索的机会、自我修炼的权利。那还如何分辨出灵魂的善恶优劣?那还如何选拔出合格的高能灵魂?天道在人间是择优录取,为其所用,而非理想浪漫的普渡众生。天道只会导人向善,不需要,也永远不会迫人向善!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严刑峻法强制暴力去整顿约束百姓,人们会无所得而失去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教化百姓,用礼制引导人心,人们不仅会生礼数廉耻之心,而且也会修行自身的品格。是故孔子教导仁义,风尘仆仆周游列国而不受待见,一度绝粮陈蔡;释迦牟尼赤足托钵,万里奔波,带领僧人沿途要饭,并受到外道凶猛的诋毁攻击,连最为欣赏的大徒弟目犍连都被外道谋害杀死;耶穌为了救赎世人的灵魂,不惜以身殉道。他的受难经历最为悲惨,在遭受了残酷折磨之后,被活活钉死在了十字架上,让人不忍猝读;老子留下五千言《道德经》匆匆而去。

历史的上大圣大觉,都是以普通人的身份降临人间。他们的出生和常人无异,并无什么满室金光、六牙白象。他们的早期成长之路,往往比普通人还要坎坷磨难,当世吃尽辛苦。为了度化众生,他们遭受很大的诽谤、磨砺和痛苦,忍受着无人可以理解与对话的旷世孤独。“古来圣贤皆寂寞”,这也是上天安排给他们的修行历练和下世使命。上天安排圣人只能通过传布天道、晓瑜天理来点化世人,教化人们朝向天心所指的方向去修行品格,这样才能实现跳出物界轮回,进入更高的生命层次。从宇总等宇宙高层的角度考虑一下:宇宙的管理、维护和今后新宇的开创,需要大批团结互助、和谐友爱、公而忘私、能力高强的高等级灵魂的通力协作才能完成。你是愿意和一群自私自利,充满掠夺和杀戮兽性的家伙在一起,还是愿意和一群和谐友爱、感恩行善的伙伴共事?答案不言而喻。高等级意识创造了物界这么一个修炼场,通过赋予灵魂生命躯体的形式,来锻造、修炼灵魂的爱幼孝亲、友善互助等人性品质。那是因为宇宙的开创和管理是靠众多灵魂通力合作共同完成的,高级灵魂之间的和平共处、团结协作极为重要,需要灵魂们具备奉献精神。否则,灵魂们只知道自我、自保、自私,只具备兽性,还怎么修习品德呢?还如何成长呢?

行文至此,我们仿佛看见人类社会,如何从一个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羸弱幼儿,在敦厚睿智长辈的呵护和引领下,一步步地历经曲折坎坷路,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慢慢成长壮大起来,进入工业文明和互联网社会,最终发展成壮硕的青年。当前他拥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开始了自身的认祖归宗寻根之旅。他迫切地亟需探知其本身起源的真相和人类社会存在的意义,以指导今后文明的发展方向。当我们最终看清那些上古圣贤的真实身份,以及历代伟人的成就之路的时候,不禁发出感叹:天心即人心,天道即人道。那些天人,正是我们的祖先!在一路呵护、引领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天是什么?天即是人。人是什么?人即是天。天是归家的人,人是修行的天。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修行。宇宙是什么?宇宙是过程。有始必有终,有终必有始。

天人学,从根本上研究宇宙和人生,从本期人类文明的活水总源头、最原始的伏羲先天八卦和《易经》来探究宇宙和生命的本相;天人学顺天应时,有其自身使命,触动人们在精神和意识方面的觉醒,引发心灵的净化与再生;

天人学,从根本上探索中华文明的核心,越向简单,越向原始,就越是接近天道;天人理论,解开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团团迷雾,揭开了古圣大贤身披的神秘面纱,指明了人类社会存在与进化的作用与价值、人生的目标和意义。促使人类第一次跳出自身的小小寰球来看待宇宙和生命。面对这样的宇宙,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我想,那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亲切感。宇宙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地球是我们今世学习的校园。伏羲、老子、佛陀、孔子、耶稣......这些圣贤并不是神,而是我们的前辈,是我们的兄长,从本期人类还是穴居野处的原始人开始,这些宇宙前辈就一直在处心积虑,用心良苦地呵护、培育着我们,不断安排一些高层天人转生圣贤下世,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给人们讲授天机之道;说善说德,教仁教义,启发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这些都是为的什么呢?如果稍有恶意的话,人类还能存在到如今吗?还能发展到当前的文明高度吗?天祖们创地球为校园,以历史作课程,花费N万年的宇期,去磨砺、锻炼、培养和提升我们灵魂的等级和品质。他们在天界殷殷期盼着我们早日觉醒,长大成熟,直到学成毕业,成为他们中的伙伴!人类文明和智慧发展到当今,难道还看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和感觉吗?那是长辈对于子女的舔犊之情啊!

《易经》里面第六十三卦,叫做既济,卦辞曰: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其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既济表示已经过河,是完成的意思。既济卦的卦象是水在火上之表象,比喻用火煮食物,食物已熟,象征事情已经成功。君子应有远大的目光,在事情成功之后,就要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端,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既济卦的爻全部当位,既当位而又有应,从卦的结构看,这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卦,形势对主方非常有利,然而,事物总是变化的,这种完美无缺的形势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卦辞告诫主方要注意未来发展,“初吉终乱”。完成不是最后一卦,未济才是《易经》六十四卦里面的最后一卦,以未能渡过河为喻,阐明“物不可穷”的道理。卦辞曰: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以此喻事情尚未完结,还要向前发展。当你历经辛苦完成一篇宏大文章的时候,你知道,你又要开始为写下一篇文章做准备了,这才是懂了《易经》的道理。

让我们回顾先知先贤的智慧指引和殷切期盼:

“各位,我们不是为了成为百万富翁而出生的,也不是为了成为潇洒的演员而出生,更不是为了成为名人学者而出生……上帝让我们出生在世界上是有理由的。我们出生在世界上的理由,是我们有机会通过人生中的摸索而发现并认识上帝。我们行走在漫漫人生的道路上经过不断的摸索,最终发现上帝、发现真理,从而能够获得永生的机会,这就是我们出生在地上的理由。

我们现在所持有的功名利禄和所有的一切都会被火烧灭,我们唯一能带进天国的就是我们因着发现真理而得到改变后的品格。我们只能将可以承受永生的品格带进天国。所以上帝让我们出生在这个地上的唯一理由就是:寻找并发现上帝的真理。”———出自《圣经·旧约: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有诗诵云:

世事如戏局局新,人间万状皆有因;

生生轮回局中迷,古来几人知天心?

世运既济昭天机, 天人合一复庖羲;

出震成艮立天学, 大音从来声更希。

了生死、知天地、悟人生、明实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