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圖鑑》:與生活短兵相接,與城市長相廝守

一片期待之中,《北京女子圖鑑》開播了。我為此特地充了個優酷會員,一口氣看完了前6集。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北京女子圖鑑》海報

很客觀地說,這“一片期待”的人群之中既有人等著看驚喜,也有人等著看笑話,原因很簡單——去年的此時,日版《東京女子圖鑑》珠玉在前,引發無數話題和熱議,也成為口碑人氣雙高的年度劇目之一。

但凡這種原作風評好的劇目,出續集或者引進版總容易揹負雙刃劍。一方面,觀眾期待看到它本土化的演繹,以更貼合自己身邊的社會實際和個人的親身經歷;另一方面,網友又擔心改編陷入狗血化和庸俗化,讓原本好好的IP貨不對板,從此糊掉。

還好《北京女子圖鑑》沒有讓我失望,至少讓我覺得值回充的會員費。它的製作也許沒有日版精良,卻有一種粗糲的真實。這種“粗糲”並不是“粗製濫造”,而恰恰是北京氣質之於東京氣質的“粗放”——城市還在急速的發展和日新月異的變化中,這個城市以及身在其中的人,都不可能活得過於精緻,他們粗線條,快節奏,大框架,卻有一種鮮活的慾望和生命力。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東京女子圖鑑》海報

一年前我寫《東京女子圖鑑》劇評時,曾經引用過作家綠妖的一段話,如今看送給《北京女子圖鑑》更為合適:

誰曾在年輕時到過一座大城,奮身躍入萬千生命熱望匯成的熱氣蒸騰,與生活短兵相接,切膚體驗它能給予的所有,彷彿做夢,卻格外用力、投入。摸過火,浸過烈酒,孤獨裡泡過熱鬧中滾過。拆毀有時,被大城之煉丹爐銷骨毀形,你摧毀之前封閉孤寂少年,而融入更龐大幻覺之中;建造有時,你從幻覺中尋回自己,猶如岩石上開鑿羊道,一刀一刀塑出自己最初輪廓;烈火烹油中來,冰雪澆頭裡去。在現實的塵土飛揚與喧囂之中,你遲早會有一瞬,感到自己心中的音樂,與這座城市輕輕共振,如此悠揚,如此明亮。誰的生命曾被如此擦拭,必將終身懷念這段旋律。

這是綠妖在親身經歷過這麼多年的北漂歲月後,用生命寫下的刻骨銘心鞭辟入裡的體驗。也是你,我,陳可共同的感受。

陳可,是戚薇扮演的《北京女子圖鑑》女主角,人設是一個從四川樂山獨自來北京打拼的女孩子。她學歷一般,面容姣好,有野心,有拼勁,也有適度的手段。當然,這“適度的手段”是在北京十年的生活裡一點點學會和練就的,並不是那個2008年初到北京的“傻白甜”一開始就具備的。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這個劇節奏很快,半個小時一集,單單是前6集,陳可就完成了從創業公司小前臺,到廣告公司小組長,再到知名網站優視網得力干將的轉換。她的居住環境,也從借住男同學家,到和女同學合租地下室,再到跟廣告公司同事合租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房子,一直到第6集住進了品味卓越女上司租給她的高檔小區(看樣子好像是當代MOMA),而且到這個時候劇情顯示她已經開始籌劃自己買房子……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無論你是像我這樣在北京上大學然後留下來工作生活的“新北京人”,還是像陳可那樣憑著一身孤勇興興頭頭冒冒失失就來了北京的“典型北漂”,都能從這個劇裡多多少少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投射出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慾望,和最不為人道的辛酸。

但是與這些辛酸和慾望劈面相逢,並一番回顧之後你會發現,生活那麼難,想要的那麼多,而自己卻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了,當年想得到的也都一一得到了,這樣的自己,難道不是強大到連自己都應該鼓掌叫好嗎?!這樣的幸福,難道不是明晰到盡在掌握,因而充滿真實的力量嗎?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我2003年來北京讀大學,2009年碩士畢業找工作、租房、適應一個人的生活。陳可來北京的階段,正好和我真正意義上開始在北京發展的時期基本吻合(之前大學四年的象牙塔生活相對封閉,不能體味到真實的生活磨礪)。她遭遇的很多困難,也是我同樣遭遇過的;她經歷過的很多困惑,也是我同樣困惑過的;她接受到的很多幫助,也是我同樣接受過的……在很多鏡頭中,很多細節裡,我都會頻頻感慨:太真實了!

比如第一集裡看到陳可從火車站出來,艱難地拖著箱子往外走時,我一下就笑了——作為一個體重常年不足90斤的人,我最能體會一個弱女子面對“重量”這件事時的無措。我常常看到很多男生不費吹灰之力地單手就拎起一個大箱子,對我而言,那卻是使勁吃奶力氣都應付不來的巨大挑戰。初來北京豪情萬丈?其實,只要一隻沉重的箱子,一陣凜冽的北風,一輛跳錶跳得極快的計程車,就能把你從這種不切實際的豪情和意淫中拉回現實。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我就曾在北京西站遭遇過一次“打車驚魂記”。那時我還在讀大學,坐了一夜火車清晨5點出頭抵達北京西站,因為時間太早不通地鐵只能打車回學校。睡得迷迷糊糊的我在西站的出租車等候點等來一輛車,看也沒看就跳上去,後來才發現,不知何故,在正規打車點打來的竟是一輛黑車——當時從北京西站打車回傳媒大學全程大概70元左右的車費,車剛到西單我就發現,怎麼計價器已經顯示要230多塊!我跟司機掰扯價錢,全然不知更大的危險正在逼近——司機迅速鎖死所有門窗,一個轉向朝著當時還很荒涼的南城開,我趕緊打110報警,司機卻把車上音響開到最大讓我完全聽不到對面在說什麼……還好我有最後一點機智,衝著警察大聲喊“我手機有定位功能(其實那個時候還不是智能手機,根本沒有這項功能),你們快定位我來救我”,才連蒙帶唬地震懾了那位司機,最後他終於答應我給200塊錢就地下車……

當我驚魂未定地回到學校,告訴室友們剛才的經歷時,大家紛紛說,還好你反應還算快,那種情形下“車費多少”已經不值得計較,還好沒有發生更嚴重的惡性事件。從那以後,我學會了打車時先記車牌號再上車;多年後自己買了車,每次上車前也要環顧一下四周有沒有尾隨者,車內有沒有人(我的一位大學同學就經歷了車內潛伏劫犯,一上車就被搶劫的危險)……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而看陳可居住環境的變化也很能引起共鳴。畢業後留京工作的9年中,我同樣經歷了“跟同學合租”——“自己租房子”——“自己買了小房子”——“換大房子”的過程。第一集編劇特意設置了一個有趣的話題點,就是“你能否接受跟非男朋友關係的異性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命題。

陳可初到北京時,借住在自己的中學男同學王濤家裡。那時陳可是有男朋友的,但因為男友家裡突然的變故,導致男友不能和她一起來京打拼。在北京舉目無親的她只能暫時借住在王濤那。一男一女在一個封閉空間裡呆久了,王濤對陳可產生了非分之想,並在言行上冒犯了她。這也成為陳可匆匆搬離的直接原因。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陳可從王濤家搬走後無處可去

我碩士畢業那一年也是跟同學合租房子。那時候我跟室友理想主義,因為愛看美劇《六人行》,一直很嚮往其中“男女生混住一間大房子”的居住模式。於是我們在未名BBS上發帖,很快招募到一個三男兩女的組合,成員全部是北大的本科和碩士畢業生。此後我們還真租到一套和平門的複式樓,兩個女生住樓上,三個男生住樓下,樓下有一個大客廳和大廚房,樓上樓下各有一個獨立的洗手間+浴室,一切看起來似乎都很完美。

剛住一個月我就開始感到不便,樓上住我對門的女生突然交了男朋友,男友開始頻繁地過來住,於是二樓原本只有女生進出的浴室開始多了一個男生,而且那個男生很快把全套行李搬過來大有長住之勢……而之前我們理想中承載更多社交和party功能的公共客廳,卻隨著大家工作的忙碌和節奏的不同而日漸被閒置起來……合租模式失去了它的意義,於是我迅速尋了一處崇文門附近的新房子,開始了一個人租房住的時光。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那段時光現在想來簡直是我人生中最開心的一段日子了。房子雖小,位置卻很便利,周圍商場超市美容院書店影院一應俱全,甚至還有24小時營業的麵包房!這在2009年的北京還是很難得的。以致於後來我看毛利在《Vista看天下》上寫的一個專欄,寫一個理想中完美的小區應該什麼樣,說到周邊的這些設施時,我立刻發微信問她:“你是不是曾經住過崇文門?”

就是在那段日子裡,單身的我,全部熱情都用來工作,下班後的業餘時光,則是瘋狂地讀書、看戲、寫博客,進行高能量密度的輸入與輸出,結交了一大批有趣的朋友,也飛快地完成了自我的提升。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比如那時候我跟一群文藝青年都喜歡看戲,於是我們的標配是,週末到人藝看場戲,散戲後到旁邊的“大槐樹”吃老北京炙子烤肉。那個館子因為開在人藝周圍,連土生土長的服務員大媽都自帶“戲商”,每次去到店裡都能準確地說出今晚的劇目、本場的卡司、有沒有中場休息……那些日子裡,每一個夜晚你甚至都能聽到自己拔節生長的聲音。北京,這座大城,對年輕人來說從來都不是一種消耗,而是能量的源頭。它賦予你匆忙而充實、紛雜而有趣、粗糲而強勁的生活。也許初到北京的頭幾年,你的財富積累跟不上慾望滋長的速度,卻發現在廣交朋友、發現興趣、體驗各種雜七雜八的活動與事物上,不知不覺中竟然獲得了那麼多。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首都劇場

相比眼下的許多國產電視劇,《北京女子圖鑑》並不是輕飄飄浮在空中的。在有一些劇目裡,女主人公雖然被賦予了某種職業身份,但你卻幾乎看不到她真正工作的樣子。似乎她們的工作,就只在飯局上、party上、夜店裡完成。而陳可不同。在第一集裡,當前臺的陳可需要經歷代取外賣、收發快遞這樣最瑣碎無聊的工作;在廣告公司時,她又被迫被捲入了“老好人老員工”和“有幹勁新員工”PK時的“站隊”選擇;甚至在主動為自己爭取機會跳槽到更有前景的公司時,身邊的HR朋友都在劇中給出了極其切實可行的面試指導: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這些內容,其實很適合初入職場1-3年內的女生複製和學習。怎麼寫求職郵件、怎麼搞定客戶、怎麼跟老闆交流、怎麼跟同事相處……這部劇像一本《女生成長修煉手冊》,你可以從陳可的經歷中,總結出許多對自己有用的小tips,靈活運用到自己的職業生涯裡。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當然,《北京女子圖鑑》裡展現的單身女生北漂生活,不止有艱辛,也有無處不在的溫暖。比如,陳可初來北京被迫離開男同學位於清河的房子時,接納她的是中學時代並無太多交情的同學王佳佳。王佳佳給她提供的不僅是一處臨時的住所,還教給她在這座城市生存和立足的智慧。這同樣讓我想起自己剛留在北京工作時,也有老同學不辭辛苦地幫我搬家,在我想要買房時同事熱情地開車陪我四處看房;而在我工作遇到迷茫時,也有昔日的老師、尊敬的長輩及時出現為我指點迷津……正因為生活中曾經獲得過這麼多的溫暖,如今的我也特別願意向比自己更年輕、初入職場的小妹妹伸出援助之手。比如看到劇中吳越扮演的女上司勸陳可早點學車拿駕照時,我不禁啞然失笑——這話,我也跟多少身邊的小姑娘說過呀!我甚至也在她們要換工作的時候給過建議、要買房時借給過錢、失戀時收留過她們……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作為一個都市劇,《北京女子圖鑑》裡最引人關注的部分,應該是陳可兜兜轉轉十年間經歷的感情和婚姻,她遇到的每一個男人,和從這每一段感情中收穫的東西。關於這部分的看點,現在劇情還沒有完全展開,我也不想像還未看過的朋友做太多劇透。但我想說的是,這部分很好看,可它絕非一個女人生活和成長的全部。我更希望你們從這部劇中看到的,是“京城居,大不易”的前提之下,一個沒有背景、沒有靠山的外地女孩,如何憑藉勇氣、努力和智慧,直面自己的人生,與生活短兵相接,與內心撲面相逢,與城市長相廝守的過程。那種熱氣蒸騰的生命力,才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希望你能從這部劇裡,找到自己的風雨來時路,也看清腳下的前程。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喜歡這篇文章,就讚賞一下哦!

《北京女子图鉴》:与生活短兵相接,与城市长相厮守

最後,向大家安利“麻範兒”今年新張開業的小店——“麻範兒好物”,2000多個彩妝、護膚、生活美學好物在那裡等著大家,每週還會不定期上新,並推出限時優惠和團購等福利。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進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