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對16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稅 股市可以抄底了嗎?

根據多家外媒消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於北京時間8月8日宣佈,將對第一輪500億美元價值的中國進口商品剩餘的部分(160億美元)徵稅,生效日期為8月23日。

本輪160億美元商品清單中,主要含有約279種商品,包括摩托汽車、速度計、通訊天線器材等。

美國宣佈對16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稅 股市可以抄底了嗎?

美國宣佈對16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稅 股市可以抄底了嗎?

稍早,在7月6日,美國已經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實施加稅。與此同時,中國也出臺了同等規模的反擊措施。160億美元商品的加稅計劃後,中國料將再次跟進回擊。

儘管美國工商界持續有反對加稅的聲音,認為這最終會讓美國消費者面臨更高的商品價格,但特朗普並不為之所動,在推動對中國的加稅計劃上保持堅定。

此前7月11日,特朗普已經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出臺新一輪2000億美元價值的中國商品清單,計劃對這些商品加稅10%。8月1日,特朗普又表示考慮將這2000億的加稅計劃的稅率提高至25%。

此外,特朗普也曾提到考慮對5000億美元價值的中國商品全部徵稅,這相當於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價值總額。最新數據顯示,中美貿易總額大約為6500億美元。

本次160億美元加稅計劃落地後,亞太股市開盤波瀾不驚,並未受到影響。因此前金融市場已經對此早有預期,並將這種預期定價到交易當中(Price-in)。

不過,依然應該密切關注中國接下來的回應細節,如果有超預期的回擊措施,不排除市場調整。

進入八月,特別是中下旬之後,中國的資本市場將面臨7月金融和經濟數據的考驗,同時疊加特朗普政府新的貿易衝擊,風險偏好可能邊際走低。

儘管昨天中國股市錄得超過2.7%的漲幅,但在大的熊市背景下,依然只能當做反彈對待,市場的成交量依然維持低迷。

昨天A股大漲,部分是因為市場傳言中國將祭出XX萬億的基建計劃。這一傳言是否屬實並不重要,因為市場已經完成了“buy rumor”的過程。但投資者應該注意的是,此類傳言在2017年就時有發生。最終的確認,應該以官方信息為準。

根據上海證券報:

進入8月,貨幣市場隔夜利率繼續“斷崖式”下跌,但市場並不感到振奮。與以往貨幣寬鬆、股市大漲、基建火熱的情形對比,今年的市場顯然偏離了這一規律。銀行表內外信用擴張仍受限,社融規模增長乏力。大量資金仍在湧入利率債市場。

這段話道出了目前股市低迷的重要邏輯,那就是信用擴張受限。

信用擴張受限就會導致實體經濟對資金的需求(社融)受阻,而這會直接影響企業盈利。企業盈利是股市定價最重要的兩個邏輯之一(另一個是無風險收益率)。

信用受限一方面是受到嚴格監管的影響,儘管資管新規在執行細節中已經有所放鬆,但監管環境整體依然更緊。比如此前金融系統往實體經濟輸送貨幣的重要途徑影子銀行如今已經面臨大幅萎縮的局面。

另一方面,凍結房地產的嚴格調控政策,也對信用派生產生了非常大的壓抑作用。

很簡單,房子及其派生的賣地收入(對政府而言)是私人部門(企業和家庭)和公共部門(政府)據此為抵押,向銀行獲得信用資金(貸款/債務/槓桿,一個意思)最重要的來源,如今房地產的流動性被凍結,那意味著通過房地產這一“信用媒介”進行的貨幣創造,規模大減。

在“寬信用”無法真正落地,也就是實體經濟無法真正從銀行廣泛獲得信用支持,並參與到貨幣創造的過程之前,貨幣的“寬鬆”,都只會淤積在金融系統,即形成所謂的狹義流動性,這對改善實體經濟面臨的下滑壓力,並無多少幫助。

此外,從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來看,中國股市依然處在熊市當中。熊市的特徵,就是無論利好還是利空的消息,最終都不會改變股市下跌的趨勢。

維持股市“越漲越賣”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