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的「韻」是什麼?如何欣賞?

圖說的都是理


我們通常說“韻”,你可以把它說成是韻律,也可以說成是韻味,甚至可以說成是風韻!

韻是個很虛無縹緲的東西,無法用言語確切的表達出來!它是一種感覺!

我們都知道很多藝術類的東西都有“韻”,比如說詩歌、歌曲,也比如說文學、雕塑!裡面的輕、重、舒、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韻律!

那麼在繪畫中自然也是有“韻”存在的!一般情況下,中國畫更注重韻味。西方的油畫因為太過厚重、寫實,韻的感覺稍微差一些!

中國畫韻味▼


油畫韻味▼


油畫的“韻”更多表現在內容和手法兩個方面!

西方經典油畫《泉》▼

經典油畫《蒙娜麗莎》▼


我們發現,這兩幅油畫給人的感覺是恬靜、安詳!我們在來看看下面兩幅油畫!

經典油畫▼

經典油畫▼


我們發現,這兩幅油畫給人的感覺是激烈和不安!

因為韻這個東西很難用言語表達,它更多隻是一種感覺,是藝術家在創作之時為了更加契合主題而使用不同方法創作的情感!謝謝!


萬物皆明


油畫作品中的【韻】,就是一幅油畫的風度、情趣、意味。那麼什麼是一幅油畫的風度、情趣丶氣質呢?答案應該是這個樣子滴。

一幅油畫作品的風度,必須具備自己的獨到之處。敢畫別人不敢畫的作品,能畫別人不能畫的作品,不畫別人已經畫過的類似作品。比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

這就是一幅油畫作品的風度。

一幅油畫作品的情趣,一幅好的油畫作品,必須具備自己獨有的魔力和“迷亂”的背景。有一種讓人看了賞心悅目,不可自拔的感覺,才算一幅油畫作品具有自己的情趣。


一幅油畫作品氣質,一幅好的油畫作品必須具備自己的畫風,自己的過人之處。不是以畫的背景吸引觀眾眼球,就是以細膩的做工吸引觀眾的眼球。比如冷軍的作品,

讓人感覺就像真人一般。比照片還照片。

凡是,具備了這些條件的油畫作品,也就具備了一幅油畫自己的韻味了。


地丁老師60838848020


油畫中的“韻”就是韻味,是畫家對美的一種獨特理解,畫家通過技巧和思想展現出物象造型與神采的韻律美,從而讓觀者感受繪畫藝術的魅力和作用。

它跟中國畫中所追求的“氣韻”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目的都是為了讓繪畫變得生動活潑,既有意境和思想,又有形式感,在整體上構成一種有節奏、有張力的旋律美感。

波提切利《春》

油畫比較具象,在追求形象標準的基礎上,可以通過構圖形式、色彩表現力、筆觸排列、色調對比等一系列方法營造韻味和格調。

因此,欣賞油畫的“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

其一,構圖是否優美和生動

如果細心觀看油畫,可以發現,在女性人物油畫作品中,大多采用S形構圖。像達芬奇《麗達與天鵝》,波提切利《春》和《維納斯的誕生》,安格爾《泉》,布格羅《黃昏》和《迷失的仙女》中的女性,都採用S形構圖。

魯本斯《豎起十字架》

這種構圖可以最大限度表現出人體的舒展程度與運動感,營造出一種高挑、柔美、放鬆的審美效果。

其二,色彩效果是否跟畫面內容相匹配

對油畫來說,色彩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語言形式,運用得好,完全可以把繪畫提升一個檔次。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

如果要表現處在運動中的物象,以及歡騰場面和絢麗風光,往往需要使用熱烈而濃重的色彩,只有如此,才能增加畫面的感受力。

像巴洛克繪畫風格的魯本斯,浪漫主義的德拉克洛瓦,以及後印象派梵高等人,在表現硝煙、衝突、收穫、秋景等繪畫場景時,都喜歡使用大開大合的色彩,旨在營造出激烈奔放的畫面格調。若用冷色調,就無法完全展現畫面思想。

梵高《岩石》

其三,筆觸是否跟畫面思想一致

筆觸往往跟色彩結合起來使用,跟時代審美意識保持同一性。

如在文藝復興時期,在表現那些寧靜柔和,安逸閒適,典雅神聖的場景時,無論是達芬奇還是提香等畫家,都喜歡用極其細膩輕柔的筆觸來描繪,讓觀者不容易看到筆觸在畫布上的運動軌跡。

埃貢席勒風景

而在印象派之後,西方繪畫越來越感性,在畫中越發注重情感的表達,以發掘和宣洩個人情感為目的,那種輕柔細膩的筆觸已經無法滿足時代審美和情感需要,於是,畫家們開始了用粗放豪邁的筆觸進行渲染,讓筆觸運動痕跡一覽無遺。

如雷諾阿、梵高、蒙克、馬蒂斯等大師,堪稱豪放派筆觸的代表。


鴻鵠迎罡


油畫中的“韻”,是一種摸不著卻看得見的東西,我們可以將其理解成韻味,或者說畫作帶給觀賞者的一種美好愉悅的情感共鳴體驗。

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每一個偉大的發明創造都有其歷史進階的必然性。比如我們要說的油畫中的“韻”,在某種程度上講,是被當時的市場需要和創造者的努力創新給逼出來的。

我們知道,在照相技術發明之前,油畫成了人類最真實記錄人的影像的唯一途徑。所以,在那個年代,藝術家要想表現王公貴族、公主小姐、或者宗教作品中的天神們身上那些獨特的氣質和韻味,唯有靠手中的筆刷和顏料來努力實現。

下圖中,中世紀宗教環境中的美女,面部表情複雜的意味,畫家弗朗切斯科阿耶將其表現得隱晦而生動。

▲弗朗切斯科阿耶油畫作品(1791–1881)

藝術家們運用自己的智慧,創作了大量的氣韻生動的油畫藝術作品。

比如那個年代,畫家不僅要畫出美女們身上華美的服飾,更要表現出她們高貴面部表情,冷漠的眼神,或者是優雅的氣質,都是畫家們用技巧加天賦才得以實現的。如下圖,意大利畫家弗朗切斯科阿耶表現貴婦身上那種慵懶與散漫氣質的作品。

▲弗朗切斯科阿耶油畫作品(1791–1881)

換句話說,只有優秀的藝術家才能畫出那種神韻,而“韻味”逼人的作品才能稱之為偉大或者優秀的作品,否則就流於庸俗和粗鄙。

下圖中,中年的英國君主維多利亞女王,作者就將女王那種高貴,冷靜和睿智的氣質表現德淋漓盡致。

再看一幅弗朗切斯科阿耶創作的中世紀宗教環境中的美女,仔細看與第一幅的面部表情變化。

▲弗朗切斯科阿耶油畫作品(1791–1881)


布穀公社


油畫的“韻”我覺得指的是內涵層面。一幅畫的內涵指的有很多方面,畫面效果豐富,故事性強,人物造型比例準確,人物刻畫逼真,色彩搭配與運用等等,不同油畫作品,內涵不同,所以因畫而異。


月月vsYY


“韻”就是那股勁兒,那股味兒。把那股勁兒,那股味兒,用在了油畫上就成了油畫的“韻”。所以說“韻”的含義很豐富。從繪畫的顏色,色調看要和諧,畫面整體要協調,要突出人物的氣質,思想,感情,讓人看了之後能產生某種共鳴,能夠滲透人的靈魂中,油畫的韻就彰顯出來了。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弗雷德裡克·萊頓,又譯洛德·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是英國十九世紀唯美主義畫派最聞名的畫家,在英國繪畫史上享譽極高。

“寧芙”是古希臘神話中棲身在山林、原野、泉水、大海等地的天然界精靈,萊頓畫中的這個寧芙是個泉水仙子,她的韻在於,長袍遮住了半身,雙手抱肩,臉頰稍紅,說明有些羞澀。她在沉思,似乎又在想著什麼。給人以遐想。

Charles Amable Lenoir 《長笛女子》

Charles Amable Lenoir 《想》

《校外老師》歡迎關注,留言,寫不觀點....


校外老師


說到”韻”,必有”律”。

德彪西、貝多芬對中國人來說,還算熟悉,可是還有一個和他們齊名的世界性大音樂家~西貝柳斯,中國人就不熟悉了。

接下來我將要向網友們介紹照片中的人物,雕塑頭像為西貝柳斯,站在雕塑前的為我的好友,上海油畫家徐茂平先生。


這件雕塑品就是世人對西貝柳斯音樂的註解

西貝柳斯是芬蘭人,被芬蘭人尊稱為”國父”。而他的音樂作品為譽為“能聽見的畫”!

上海的知名畫家徐茂平老師,作品在意大利展出時,作品被意大利著名畫家們稱之為“看得見的音樂”……

一箇中國人的油畫作品,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你們說光不光榮!



意大利藝術大師桑德羅-特勞蒂親臨畫展現塲。 特勞蒂乃為羅馬美術大學的終身教授,是"羅馬雙年展"主席。

請看以下徐茂平老師的作品




在徐茂平先生創作這些作品時,他根本不知道世上曾經有過一個這麼偉大的音樂家……

事後,我們趕緊找西貝柳斯的音樂狂聽……發現徐茂平老師的畫與西貝柳斯的音樂共同點~厚重的全景式敘述!

記得我當時非常感慨,大音樂家西貝柳斯自己沒幹的事,沒想到生活在遙遠的東方油畫家,卻在延續著這種“韻律”……


呂永亮


筆者認為,韻即內涵。解讀油畫的內涵需幾步完成。一,作品創作的意圖與真實動機。基點何處,目的指向。

二,創作背景。正確掌握作品所表現出來的社會狀況。(包括外與內深層次矛盾)

三,創作過程。情感變化對作品內涵深度的實際影響力。

四,有關創作故事。素材來源與加工取捨的技術方法。

五,作品完成後作者的深度思考。


溫王祥


  • 說到油畫,無論是中國畫還是西方畫,都飽含著作者創作的靈感、過程以及感情,體現了表達對象的神與韻。

  • 中國油畫歷來重視神似,寫意是中國畫的精神。古人講究“筆不到意到”、“逸筆草草”,輕輕幾筆就能將畫韻表達出來,看似輕鬆實則絕妙。油畫應該說是丟棄了精雕細琢,而把握住了大的神韻,將那種形式美髮揮到淋漓盡致。

  • 油畫的欣賞,應建立在對作者創作過程中,創作背景、歷史時期,甚至是表達思想的瞭解,以便更好的融入到畫作的神韻之中,達到更深層次上的理解。


煤炭科學院


油畫所謂的“韻”應該就是油畫作品所表現出來的“韻味”,可以讓觀看者透過欣賞油畫,感受到創作者的獨特風格和高超的表現手法,從而更好的理解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和目的。因此好的油畫作品是連接創作者與觀賞者之間的橋樑,創作者通過作品與觀賞者進行心靈的溝通。因為油畫有許多不同的派系,所創作的風格也很不一樣。正所謂的“蘿蔔青菜各有所好”,觀賞者通過觀賞油畫,感受油畫中“韻”,從而更好認識創作者,為自己的喜好定位。因此油畫的“韻”是一種意境,一種感覺,是一種可以可以觸動心靈的媒介。油畫的“韻”只有在好的作品才會有,也就是隻有大師級創作者的作品才有。而那種批量生產似的裝飾油畫就不可能有“韻”。而同樣道理,沒有一定藝術修養的人即使看了好的作品,他也不懂得欣賞,更感受不到“韻”,也就是“對牛彈琴”。通俗的講,“韻”就是創作者通過它來尋找“知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