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蘭武:反思武氏祠漢畫像拓片題跋之誤

許蘭武:反思武氏祠漢畫像拓片題跋之誤

日前,本人題跋一拓片,出現解讀錯誤,妄加題跋。非常感謝山東臨沂臨闕堂的陳偉老師和有關專家老師。題跋時,本人以為是單獨的一幅漢畫像,其實它是全國首批歷史文物武梁祠的西闕闕身南邊的五層畫像的最上層,妄加解讀成了《孔子見老子》很對不起微信朋友圈的朋友。

如果是孔子見老子的漢畫像,一般情況下都有小朋友項槖(孔子的老師)在。最明顯的是,左側第二個人是跪著的,在漢代推行獨尊儒術的背景下,假如是儒家孔子,必然不會跪著向老子請教。根據陳偉老師的意見,此拓片解讀成“儒師講經”或者“孝老”等或許更穩妥。

許蘭武:反思武氏祠漢畫像拓片題跋之誤

此圖是武氏祠西闕闕身南邊的五層畫像的最上層內容。幸運的是,這幅漢畫像經本人題跋,並未蓋章,還在本人手上。本人會盡快糾正。

武氏祠中,最重要的是武梁祠。武梁故去時(公元151年)已74歲,他的母親早他六年(公元145年)故去。武梁作為次子,他母親故去時,他已68歲,據此推測武梁四兄弟的母親,在漢代平均年齡都不高的情況下,武梁母親應屬高壽。用如此之高規格地建造漢闕,可見忠孝的厚葬風俗,是非常盛行的。

在漢代,對孝道非常重視,有舉孝廉之說。以上描述的年代,系根據巫鴻先生的《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武梁祠》書推斷的。巫先生現在已加入美國國籍,他原是中央美術學院,1980年恢復恢復招考後的第一屆美術史研究學生。

許蘭武:反思武氏祠漢畫像拓片題跋之誤

2018年5月28日,是中央美院建校一百週年的日子,偶然發現了上面的照片,拍照中發現了巫先生(左起第五位)。如今他們個個都是美術界的大咖,左起杜哲森、王瓏、劉曦林、薛永年、巫鴻、鄧惠伯、王宏建、李鐵、劉龍庭、令狐彪。

本人作為孔孟故里人,從內心裡喜歡漢畫,通過這次錯誤,應多加反思,要從點滴中學習。感謝諸位老師和好朋友的幫助。下面是本人新題跋的內容,請大方之家斧正。

許蘭武:反思武氏祠漢畫像拓片題跋之誤

該漢隸拓片來自山東朋友處,僅此一張。其內容豐富,本人解讀不說敢詳盡,只是說來源和理解一下其中沒有疑議的詞語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