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事件後,京東已出現轉機,爲何馬雲的阿里卻猛跌500億?

小亦樂樂


阿里再跌3000億也扛得住,京東再跌300億得死

阿里再跌2000億也不過是重新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時的發行價左右,而且阿里巴巴不論是業務佈局、還是財務狀況,不管市值怎麼跌,阿里扛得住,因為人家賬面上還有數百億的現金儲備,而且每年都有盈利,並且是淨利潤,每年賬上都能增加上百億。

就京東目前這個狀況,不管是盈利數據,還是業務表現,請問京東再跌200億,還扛得住?那時候估計都不是哭暈在廁所的問題了。

股價波動本來就正常,而且恰逢馬老師宣佈明年離任阿里大家長職位

再者企業股價正常波動豈不是很正常的,阿里巴巴幾千億的盤子,隨隨便便跌幾個點,就是幾百個億,京東跌一半才多少?體量不一樣是不能直接比較的。

企業強如蘋果、谷歌、亞馬遜、臉書、微軟等世界級的科技公司,股價波動都是正常的,這一點本來就沒什麼問題,股價的變動簡直是太正常不過了。

而且就在這段時間,馬老師宣佈明年正式辭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職位,並且已經從現在已經慢慢交出控制權,阿里已經逐步完成了“去馬雲化”操作,並且經過幾年的試驗證明,這個交棒是非常成功的。但是這依然會引起一次股價的波動,資本市場對馬雲的離任自然會作出反應,而股價波動就是最常見的反應。

但是東哥就不一樣了,東哥是自己一身的麻煩事情,自己在美國陷入性侵犯事件不說,而且自己的弟弟也陷入了員工強姦風波,東哥可謂麻煩事不斷。

京東自身業務千瘡百孔

真正麻煩的還是京東自己的問題,京東目前業務狀況真的算是堪憂了,如果說劉強東事件是京東麻煩事情的導火索,但是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京東自身的業務問題,一個老闆醜聞毀不掉一個企業,但是業務的鉛礦百孔卻能讓京東陷入麻煩。

去年京東就曾經因為財務造假的問題被資本市場質疑,負面新聞只是其中的一個誘因而已,今年第二季財報顯示,京東淨虧損超過分析師預期八倍,經營業務淨利潤下降超過了50%,每股收益0.33人民幣,比分析師預估的0.7元要低了一倍多,淨利潤1223億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229億,並且從京東618數據顯示,雖然京東拉長了618促銷的陣線,但是二季度京東商品交易總額(GMV)增速卻幾乎同上季度持平,增速基本停滯。運營投入、研發投入的持續加大,而且京東這兩年做得投資業務基本上都是鉅虧狀態。

因此,我實在是找不到理由,京東的轉機在哪裡,也找不到理由,所謂的阿里猛跌風險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