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一場志在必得的勝仗,卻被一個太監徹底葬送!

正統十四年,北方蒙古草原的瓦剌,兵分四路進犯大明,中路大軍直指大同。消息傳到京城,明英宗朱祁鎮心急如焚。這時大太監王振給皇上出了個餿主意,說瓦剌乃北方一個小小的遊牧部落,實不足懼,大王何不率大軍御駕親征呢,這樣既能彰顯我天朝國威,又能讓大王傳奇的勝利青史留名,順帶著還能去老奴的家鄉轉轉。朱祁鎮一聽這主意好啊,一箭三雕,於是腦袋一熱:“准奏!”

土木堡之變:一場志在必得的勝仗,卻被一個太監徹底葬送!

話說這明英宗怎麼就這麼聽王振的話呢?原來明英宗九歲即位,年齡實在太小,自己連鞋帶都系不好還怎麼治理國家呀,於是由張太皇太后和“三楊”代理朝政,把這大明朝治理的國富民強,實力大增。沒過幾年,張太皇太后駕崩,“三楊”也先後去世,一時之間朱祁鎮就沒人管了,就跟放了暑假的小學生一樣,很容易玩過頭。這不,朱祁鎮親政以後,就越來越寵信大宦官王振,王振也終於可以放開手腳擅權亂政了,倆人玩得很好,整天跟哥倆似的,到處亂竄。瓦剌進兵,王振一下就把朱祁鎮帶溝裡啦。

土木堡之變:一場志在必得的勝仗,卻被一個太監徹底葬送!

一聽說皇帝要御駕親征,群臣反對,都知道這小皇帝肚子裡沒幾碗墨水,萬一被狡猾的瓦剌給算計了就麻煩啦,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呀!可年僅二十三歲的小皇帝心高氣盛,哪兒肯聽勸,再加上太監王振在一旁煽風點火,就一句話:“不聽,不聽,就是不聽!”掙到最後,朱祁鎮答應留下自己的弟弟朱祁鈺守衛京師,自己帶著文武百官和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出征北伐。

本來,按照當時明朝的國力,拿下瓦剌應該是不成問題的。比經濟實力就顯得明朝耍流氓了,單純的比較軍事實力,也是明朝佔優勢。可是,一手好牌硬是被朱祁鎮的好哥們,大太監王振給打壞了。大軍行至大同,大同鎮守報告說瓦剌為誘敵深入故意北撤,王振在明知此情報的的情況下仍堅持追擊,結果明軍慘敗。退兵途中,王振為了讓皇帝幸臨其家鄉以顯示自己的威風,專門讓大軍改變撤退路線,以便途徑他的家鄉。結果大軍走了不到四十里,王振突然叫停大軍前進,心想:“哎!這越走越不對勁呀,前面好像是我的私人莊稼田地呀,再往前走就要被大軍踩壞了。”於是命令大軍立馬掉頭,不去他的家鄉了。這下可把群臣和將士們給折騰壞了,後面有追兵不說,前面還有個瞎指揮的。

土木堡之變:一場志在必得的勝仗,卻被一個太監徹底葬送!

大軍行至宣府,瓦剌追兵趕來。明軍三萬精銳騎兵被殺戮殆盡,其餘人馬倉皇逃往土木堡。到了土木堡,兵部尚書上奏此地不宜久留,還是儘快退至居庸關比較安全,結果皇帝不聽,不對,是王振不聽,命令大軍馬上安營紮寨。可是土木堡附近沒有水源,只有向南五十里才有條河,幾十萬大軍渴得要命。第二天瓦剌就把土木堡圍住了,又使一計,說要跟明軍議和,你們可以南下去找水源了。神奇的是明英宗竟然信以為真,王振也信了,這哥倆兒的智商簡直沒誰了!王振命令大軍去找水,到了河邊真是久旱逢甘霖呀,幾十萬大軍跟下餃子似的撲通撲通往裡跳,亂作一團。瓦剌騎兵看準時機,一個衝鋒殺奔過來!

土木堡一役,明軍幾十萬精銳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隨行的文武百官被一鍋端,明英宗朱祁鎮被俘,戰馬損失二十萬匹。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大太監王振也死於亂軍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